送结婚礼物是一个比较费考量的事情。
处于这个年代,何雨亭和王小羽又都是军人,送什么三转一响什么的显得俗气,他们也用不上。
思来想去,何雨柱和郑筱兰一商量,就送一对儿瑞士的梅花情侣手表和一对儿国产的英雄金笔,还有两本教员语录。
这两样礼物都是工作和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又都是可以随身携带的。
礼物上边儿都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结婚日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纪念意义。
尤其是教员语录,含义深刻!
王小羽新媳妇进家门,他们探亲假又短,何家可不会委屈了她。
婚房放在95号院那边肯定不合适,人多嘴杂,环境又差。
何雨柱早就和郑筱兰商量好了,就用他们97号院儿的正房给他们当新房。
何雨柱他们俩人则是住到了客房,反正外界这些房子都是个摆设,他们几乎每个夜里都会住进黑诊所,偶尔还会去香江潇洒一番。
何雨亭和王小羽两人感动的一塌糊涂的,尤其是王小羽,他第一次住这种房子,感觉很新奇。
她就像个好奇宝宝,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卫生间和厨房都没放过。
她最喜欢的就是书房了,里边的书籍都超过部队的阅览室了,简直是知识的海洋。
房子本身也挺有意思,没有暖气也不冷,明明是木头房子隔音效果还挺好。
尤其是柱子都不是埋在地下的,房子却很牢固。
明明是仿古的建筑,偏偏里边都现代的很,比楼房住着都舒服。
何雨亭也不明就里,根本就解释不清。
于是何雨亭只好请来郑筱兰帮忙解释一下,郑筱兰挺喜欢这个妯娌,于是就详细地给他介绍了一下。
王小羽和郑筱兰的性格接近,都是那种爽朗大方的女性,几日相处下来已经成了闺蜜。
郑筱兰时不时地传授王小羽一些御夫之道,什么抓住男人的胃,管住男人的钱包之类的。
何雨柱偶尔听到一些,却很不以为然,却也没有说什么,闺蜜之间说这个也是最正常不过得了。
就跟男人在外面吹嘘家里都是自己说了算一样,回家不该怕媳妇怕媳妇,该当妻管严当妻管严?
何雨亭一个当兵的有几个津贴啊?那点钱就是个抽烟钱,干别的也不够用啊。
再说了,部队都是吃食堂的,就算王小羽会做也没地方做去啊,说回来她菜做得再好能有何雨亭做的好吗?
夫妻之间玩些小把戏,也算是情趣,要是真的按什么所谓的御夫之道行事,必然适得其反。
郑筱兰自己也没实行不是?
家里弟弟妹妹们也很喜欢你王小羽这个嫂子,何雨晴也经常过来找她们聊天。
老五和老六哭着喊着要搬过来和新嫂子一起住,何雨柱干脆让何老四和徒弟搬到一起,把一间房子让给两个小孩子。
何雨柱自己也没闲着,该做的事情也得做。
何雨亭已经是大人了,有些招式也该教一教了,要不然被女人笑话床笫之间只有三板斧,岂不丢人现眼。
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何雨柱向何雨亭传授了真男人六式。
分别是五禽戏中的虎戏——猛虎扑食 ,鹿戏——角抵,熊戏——熊晃腰胯。
还有八段锦中的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腰肾;还有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这六式就是壮腰固肾的招式,对男人大大有利。
可是何雨柱却忘记了,何雨亭和王小羽俩人都在部队,又不在同一个单位,一个月能同房几次都不一定呢。
不可能像现在这段时间一样,俩人可以每个晚上都腻歪在一起。
教完之后两天,何雨柱才想明白这一点。
不过,他也不好意思提醒何雨亭,朝令夕改的成何体统啊?
……
程前和何雨晴的婚期提前到了一月八号,最大的原因是何雨亭和王小羽的假期只有半个月,如果放在一月十八号,他们俩就赶不上了。
何雨亭1963年12月娶媳妇,何雨晴1964年1月出嫁,也算是隔年了,不犯忌讳!
这一天,程家接亲的车到了,新郎上门接亲,何雨亭背着妹妹出了大门。
何大清和浦霞都有些舍不得,尤其是何大清,家里儿子多,可是他偏偏最喜欢女孩,在这个时代也不多见。
何家的陪嫁算是很丰厚了,不仅两床被褥都是崭新的,现金装了一信封,另外还有的两块上海手表。
何雨柱和郑筱兰送了一台缝纫机和两匹布添做嫁妆。
这么多嫁妆在这个时代算是很丰厚了!
说实话,就算是把三转一响都配齐了,对于何家也不算啥,但是那样做了何雨晴夫家脸上就不好看了。
你看,房子是单位分的,要是家里大件都是媳妇娘家陪嫁的,男人就没地位了,以后吵架事叽里呱啦一说,男人的面子就彻底没了!
再说了程家也是医学世家干部家庭,人家也都是有头有脸的,而且不差钱儿!
程家家出两辆自行车,一台收音机,还有全部的家具,出的东西比何家多一点,面子上好看些。
有时候做事真不是你给的越多就越好!
程家的婚宴同样也没大操大办,就在医院分的房子里摆了几桌,参加的都是最亲近的人,越是层次高的就越是低调。
婚宴内容却都是实实在在的,何大清帮忙请的厨师,何雨柱留给提供了主要食材。
程家没有白要,按市场价付钱,何雨柱也没客气。
这样做也是让程家有里有面!
要是妹妹和妹夫以后有困难的时候,何雨柱肯定不会袖手旁观,那时的支持就是不能谈钱的了。
亲人之间也得有点人情世故。
婚礼和婚宴都很热闹,程家人都是从事医疗事业的,他们也跟何雨柱也打过交道,算是熟人,大家都能谈得来。
就是程前的那帮同学有点放不开,他们生怕何雨柱用英文跟他们交谈。
直到婚宴结束,何雨柱和娘家人都走了,他们才活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