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圣妃的十世为人 > 第59章 全力以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圣妃站在扬村的高处,目光坚定地望着后方的半山腰。

圣妃对着身边的初二和初三说道:“初二、初三,我们必须为羊村的长远发展做打算。如今水源问题至关重要,我决定在那半山腰修建一个水库。”

初二皱了皱眉,说道:“圣妃,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工程量巨大啊。”

初三也附和道:“是啊,圣妃,不过您既然决定了,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圣妃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放心,我自有办法。我们可用本源之力来建造。”

说罢,圣妃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一股强大的光芒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初二和初三也赶紧施展自身的力量,与圣妃的光芒汇聚在一起。

光芒笼罩着半山腰,土石纷飞,一个巨大的水库逐渐成型。圣妃还在水库这个蓄水池上设置了闸门,仿照现代的水库一样设置了放水的闸门、引水渠道。

初二兴奋地大喊:“成功了,圣妃!”

初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下扬村的用水就有保障了。”

圣妃看着初具规模的水库,说道:“还没完,我们要把水引进水库里蓄起来后再把水库里的水引到扬村去。”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月色黯淡,繁星点点。圣妃神色自如地召集了 8 个化身。

圣妃压低声音说道:“现在水库已经建成,但地下阴河的水还未引入。我们绝不能从他们原来预计的地方开洞口,以免被人发现又来搞破坏。”

化身初二应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圣妃?”

圣妃目光坚定:“我们从另外一个他们看不见的岩层中开一个口,悄悄地把水引到水库里。”

众人纷纷点头,跟着圣妃悄悄地绕路前行。他们小心地避开可能被山洞里的人发现的路线,来到了一处隐秘的角落。

圣妃双手凝聚力量,光芒闪烁:“大家一起,集中精力!”

众人纷纷施力,岩石逐渐被破开,一个洞口出现,地下阴河的水开始缓缓流出,朝着水库的方向流去。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圣妃带着老大爷来到水库边上。

老大爷看到水库里已经有了一半的水,惊喜地说道:“哎呀,这可太好了!”

圣妃微笑着说:“大爷,水已经引来了,待到水库装满水后,你们就可以放这个水库里的水下去,食用以及种庄稼用都行。”

老大爷连连点头:“好嘞,圣妃,我们一定珍惜这水。”

圣妃郑重地叮嘱道:“但是要讲卫生,而且不能浪费水。我只给你们开了那么大一点,多了害怕受到水灾的侵袭。”

老大爷拍着胸脯保证:“圣妃放心,我们都明白的。”

经过一番努力,清澈的水流顺着开辟好的渠道,欢快地流向了扬村。

老大爷步履蹒跚地走到圣妃面前,脸上带着忧愁说道:“圣姑娘,我们虽然有水了,可是您说叫我们种庄稼,但是我们没有种子啊!这两年,为了填饱肚子,我们把能够种的种子全部都吃光了,这该怎么办?”

其他村民也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是啊,我们去哪里找到种子就好了,要是有种子,我们一定能够把它种好。”

圣妃看着村民们急切又期盼的眼神,微笑着宽慰道:“放心吧,我会叫人给你们送来。”

随后,圣妃转头对着几个花生化身说道:“你们几个,去准备种子。”

几个化身领命离去。

他们名义上是出去买种子,实际上是从圣妃的空间里拿出了玉米种、水稻种、土豆种、大豆种,还有其他的瓜果蔬菜、红薯种等。

当他们带着满满的种子回来时,村民们都围了上来。

一个小孩好奇地问:“这么多种子,都是从哪儿来的呀?”

初三笑着回答:“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找来的,大家可要好好珍惜。”

村民们满心欢喜,纷纷向圣妃和花生化身道谢。

一位大妈激动地说:“谢谢圣姑娘,谢谢你们,这下我们有希望了!”

圣妃说道:“大家别客气,只要大家勤劳耕种,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阳光明媚的春天,微风轻拂,正是播种水稻秧苗的好时节。圣妃带着工具,站在一片水汪汪的田边,周围围着一群充满期待的乡亲们。

圣妃高声说道:“乡亲们,咱们先把水放进田里,让土壤充分湿润。”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问道:“圣妃,水要放多深才合适呢?”

圣妃耐心地回答:“大概没过脚踝就差不多啦。”

乡亲们纷纷行动起来,放水淹田。

田弄好后,圣妃拿起一把稻种,示范着说道:“大家看,像这样均匀地撒下去。”

一位大爷凑过来:“圣妃,这撒多撒少有讲究不?”

圣妃笑着说:“别太密也别太稀,凭感觉,多试试就有经验啦。”

很快,稻种播下了,大家又开始种植其他的瓜果蔬菜、红薯、土豆等。

来到山上,圣妃指着一片空地说:“这里适合种玉米。”

有个大嫂好奇地问:“圣妃,那肥料咋整?”

圣菲回答道:“你们可以用树叶草来发酵,之后可以用草木灰做肥料。”

另一个乡亲惊讶道:“这能行?”

圣妃肯定地点点头:“放心,准没错,大家试试看。”

乡亲们干劲十足,按照圣妃说的方法,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正当大家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的时候,凤凰的声音突然响起。

凤凰急切地喊道:“圣妃,圣妃,我们之前在路过大山的时候,我们几个去抓了一些野兔、野鸡、野猪放进空间里,你看现在已经繁殖了很多了。你可以给村民一些种,让他们养起来,既可以改善生活,又有肥料啊。”

圣妃听闻,眼睛一亮,说道:“是啊,这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她转身叫来初一、初二、初三等人,吩咐道:“初一、初二、初三,你们几个去把空间里的小猪仔、野兔和野鸡给每一家村民都送一些。每家送两头小猪仔,几只野兔,几只野鸡,让他们养起来。”

初一应声道:“好的,圣妃,我们这就去办。”

初二有些疑惑地问:“圣妃,每家送的数量要不要有所不同啊?”

圣妃想了想,说道:“不用,就统一标准,公平分配。”

初三接着问道:“那要是村民们不会养怎么办?”

圣妃回答道:“你们送的时候跟他们简单讲讲养殖的方法,告诉他们等生猪长大后,既可以改善生活,又能有肥料。”

初一、初二、初三齐声说道:“明白了,圣妃。”

随后,他们便开始行动,一家一家地去送小猪仔、野兔和野鸡。

村民们收到这些动物时,都十分惊喜。

一位大娘感激地说:“谢谢圣妃的好意,我们一定好好养。”

另一位大叔也说道:“这下子生活可有盼头了。”

初一、初二、初三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着养殖的注意事项,村民们认真地听着,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圣妃正和众人在村子里商议着后续的发展计划,这时一个村民满脸兴奋地跑了过来,大声说道:“圣妃,我们家的白菜已经长大了,红薯、土豆也都长大了。”

圣妃先是一愣,心里暗道:“这么快吗?”

初一在一旁说道:“圣妃,我们来这里已经有半年时间了,也该长大了。”

圣妃点了点头,说道:“走,咱们去庄稼地里看看。”

众人一同来到了庄稼地,只见黄灿灿的稻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高高的玉米杆挺立着,长长的玉米棒子饱满地长在玉米树上。红薯地里,翻开土就能看到一个个硕大的红薯,土豆地里也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乡亲们在田间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一个小孩欢快地在田埂上奔跑着,嘴里喊着:“丰收啦,丰收啦!”

圣妃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欣慰地笑了。

这时,圣心的声音响起:“是啊,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舍己为他的第一步啊。你们也做的很对。”

圣妃回应道:“只要大家的生活能越来越好,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一位老大爷走过来,拉着圣妃的手,激动地说:“圣妃啊,多亏了你们,我们才有了这样的好收成。”

圣妃说道:“大爷,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众人望着这片丰收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张县的县衙中,县令张贵正坐在案几后,眉头紧锁地处理着公文。这时,一个下人匆匆忙忙地跑进来,跪地禀报说道:“大人,小的刚刚得到消息,杨村那边突然有水了,而且他们还种上了庄稼,听说有几个陌生人在那里指导他们。”

张贵一听,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惊讶与疑惑的神情,说道:“竟有此事?这里巳经干旱了两年了,水已被二皇子的人引到山的那边去了。怎会突然就有水还种上了庄稼?那陌生人又是从何而来?”

他思索片刻后,立即命令道:“你速速去准备书信,我们明天去杨村一探究竟。快送信到我大哥那里,让他也带人一同前往。既然他们都能够生产种庄稼了,那我们就要去开始收税了。还有,务必调查清楚他们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以及那几个陌生人的身份。另外,通知山洞里的人,叫他们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也去查一下。”

下人连忙应道:“是,大人,小的这就去办。”

张贵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这杨村一直贫困,如今有此变化,定有蹊跷。若能从中获取些好处,也不枉我一番操劳。”

第二天,张贵带着一众衙役,与他大哥章洲知府张林率领的人马会合,浩浩荡荡地朝着杨村进发。

路上,张贵的大哥说道:“张贵,你说这杨村能有啥秘密?”

张贵回道:“大哥,不管怎样,先去看看再说。若真有发财的门道,咱们可不能放过。”

大哥张林点点头:“有理!”

到了杨村附近,张贵命人先去打探情况。不一会儿,探子回来禀报:“大人,杨村看起来一片繁荣,庄稼长势喜人,村民们都在田间忙碌。”

张贵冷哼一声:“走,进村!我倒要看看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