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171章 道衍开口,四藩请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道衍开口,四藩请旨

朱棣眯着眼睛,听着御史刘官的觐见,连动摇大明的根基这样的话都能说出口,他很火大。

但心中也是无奈,不能降下惩罚。

文死谏中的文,就独指文官。

如果处罚史官,那么以后在朝堂上谁还敢死谏?

但这御史,实在过于……迂腐。

要不是知道他们大多数与士绅阶级没有勾结,又从来没有什么贪污,行使的职责也只是在监督自己这个皇帝的规范,再加上李世民夺皇位手段也是通过武力,但人家不仅能容忍史官的谏言,还能容忍大唐魏征那个第一喷子!

在这些buff的叠加上,朱棣对于这些史官还真不能治罪!

只是这些史官迂腐守旧的模样,让朱棣无语至极。

“刘爱卿你应该能够看出来,此计策一定能够极大的减轻百姓负担。”

“民以食为天,朝廷只有安济百姓,才能够国运昌盛,这不是之前你们一直给朕提倡的吗?”

“怎么,如今这些都不成立了?”

刘观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接话。

对啊,他们每一次觐见的言论,无非就是让朱棣重视国力民生。

如果反驳,岂不是自己之前所说的话……欺君!

在朱棣用魔法打败了魔法之后,解缙看了一眼朱高炽,稍稍犹豫一番,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陛下,这减轻的负担无非就是让百姓每一顿多吃一些饭罢了,可这样做是在有损祖制,臣相信那些百姓也是如此想法,如遇危难,宁可饿死也绝不失祖制!”

“再者饿死、累死是小,祖制是大!宁死而不失祖制,此乃为百姓的本分!”

这一番极端言论一出,不仅是朱棣,就连在场的所有文官集团都沉默了。

但随即还是有数位文官站出来力挺解缙,意思就是说百姓的性命在祖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朱棣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解缙,又扫视了一圈方才出言附和的文官,心中一阵冷笑。

他坐上这个皇位以来凡是自己支持的,文官集团就拼命反对;凡是自己反对的,文官集团就举起双手双脚支持。

就像下西洋一样。

本来朱棣还以为真是自己触碰到了祖制,会动摇大明的根基。

可与陈羽沟通一番过后,朱棣知道并不是自己的决策不对,而是要想增强国力就必须狠狠的触碰到士绅阶级的利益。

毕竟初次与陈羽见面是对方就说过:

海上有着数不尽的财富。

朱棣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就算贸易可以赚些钱,但也达不到如此夸张的程度。

可经过与陈羽数月来的接触来看,大航海上必定有着海量的财富。

遍地的金银。

后来经锦衣卫调查发现,虽有祖制海禁,可依旧有士绅与沿海官员勾结下海走私。

这样一来,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这些士绅拼了命的阻止自己,无非就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一群道貌岸然的假仁义!

百姓如此艰苦,都快要饿死了,这些官员竟还拿祖制来反驳!

这不是愚蠢、迂腐!

而是很聪明、自私自利的表现。

毕竟只有祖制能来压自己!

刀兵自己还真不带怕的。

道衍听着解缙的发言轻轻的摇了摇头,这家伙要遭殃了。

他本来还很看好解缙这位人才,可没有想到这家伙竟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洪武帝虽有些地方做的不好,可是所颁布的大部分祖制,都是为了百姓能够更好的安定,否则也不会出现洪武时期新增垦田总面积将近两百万顷。

面对朝中众人的指责,道衍不慌不忙的微微一笑,随后正色道:

“按照你们口中只要坚守祖制,那么国家就可以稳定,大明就可以国力昌盛。”

“可你们身为朝廷命官,难道不知道百姓才是一个王朝的根基?洪武帝所颁布的制度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百姓的利益,比如洪武一朝的立誓杀尽天下贪官!”

道衍顿了顿继续说道:

“你们知不知道人头税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百姓身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民间甚至有许多被人头税逼到逃进深山老林。”

“还有徭役,本身更加的不合理!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

“秦一统六合,最终为何会落个暴秦的名声!陈胜、吴广、刘邦不都是被徭役逼到造反?而且天下苦徭役久矣,造反时天下百姓纷纷响应!”

“还有暴隋……”

细数完历朝历代的赋税祸端之后,道衍顿了顿,回过身来,扫了一圈,厉声道:

“深山中躲避人头税的人就不需要你们去问了,你们可以去民间挨个问问百姓的真实想法,有哪一家的男丁甘愿抛开自己一家妻儿老小、一家的田地,去选择服徭役!”

“我来之前已经问过,没有人!你们可以不相信,待会私下里也可以在亲自去问,若有不对,可以亲自质问我,而不是在朝堂上摆出一副假仁义、假慈悲,老衲不吃这套!”

面对道衍的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在场的文官集团并没有人选择出来接招,哪怕是解缙也是如此。

虽然道衍的定位不是文官,可是论口才还是见识在场的文官都没有一个人有信心胜过这位老和尚。

再者他们心中当然知道自己这一放确实有些没有道理,但摊丁入亩也太狠了!

每年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利润砍半都是轻的!

就在这些文官准备跳过道衍,死磕祖制的时候,齐王,代王,岷王,周王四藩王对视一眼,周王站出来对着解缙说道:

“之前整天口中嚷嚷着要善待百姓,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搞什么减免赋税,可如今大明即将出现这样的利民政策,相当于每天都可以让百姓过上减免赋税的日子,朝廷也会因此增加赋税充盈国库,你们反倒率先跳出来拒绝!”

“道衍大师说一个王朝的覆灭,徭役脱不了干系,千年以来的历史中,新朝的建立都会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税收改革,后续会还在此基础上完善,千年以来莫不如此。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大明能够更好的延续国运,而摊丁入亩这样的利国利民之举,为何在你们眼中就是动摇大明根基?何其荒谬!”

“可是你们要知道哪怕实施了摊丁入亩,对于你们这些读书人来说还是会享有一定的赋税减免,可是我们这些藩王勋贵有吗?那必然是有也不能接受!为了天下百姓,我们愿意让利于民,愿意帮助陛下打造出一片永乐盛世!”

齐王在周王话音落下之后,开口附和道:

“废除徭役,实行摊丁入亩乃大势所趋,今后历朝历代必然如此进行下去,像你们这些假仁假义的读书人……哼,阻拦历史大势,自会被天下万民唾骂!”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