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第182章
京城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愁绪般绵绵不绝。张诚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朦胧的雨幕,心中满是忧虑。科举改革悬而未决,朝堂上的斗争愈发激烈,而边疆虽暂时平定,却仍有暗流涌动。
“大人,林姑娘求见。”管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张诚的思绪。
“快请她进来。”张诚转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林婉儿一身劲装,发丝上还挂着雨滴,匆匆走进书房。“张大人,我刚得到消息,那些守旧大臣竟勾结了一帮江湖势力,企图在科举改革实施前搞破坏。”她的脸色凝重,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张诚眉头紧锁,“竟有此事?看来他们为了阻止改革,已经不择手段了。婉儿,你可知他们具体有什么计划?”
林婉儿摇了摇头,“暂时还不清楚,不过我已经让兄弟们在京城各处打探消息,一有动静便会立刻回报。”
张诚感激地看着她,“辛苦你了,婉儿。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两人正说着,沈瑶撑着伞走进书房。“相公,雨下得这么大,你们也不注意避避。”她的语气中带着关切,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这是刚煮好的姜茶,快喝了暖暖身子。”
看到沈瑶,林婉儿微微有些拘谨,“沈姐姐。”沈瑶微笑着回应,“婉儿妹妹快坐,这么大的雨还赶来,定是有要紧事吧?”
林婉儿将得到的消息又说了一遍,沈瑶听后,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相公,这可如何是好?这些守旧大臣实在是太过分了。”
张诚沉思片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瑶儿,你帮我留意朝堂上的动向,看看那些大臣最近有什么异常举动。婉儿,你继续盯着江湖势力,有任何消息都立刻通知我。”
两人纷纷点头,各自领命而去。张诚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在这艰难的时刻,她们不离不弃,与他并肩作战,这份情谊让他无比感动。
接下来的几日,张诚一边忙着筹备科举改革的具体事宜,一边密切关注着各方动向。林婉儿的江湖兄弟们在京城四处打探,终于发现了守旧大臣与江湖势力勾结的据点。
“张大人,据点就在城西的一座废弃宅院里,里面似乎聚集了不少人。”林婉儿匆匆赶来,将这个重要消息告诉张诚。
张诚立刻召集幕僚商议,决定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前去探查。“此次行动务必小心谨慎,不能打草惊蛇。我们要摸清他们的计划,掌握足够的证据,才能在朝堂上一举揭露他们的罪行。”
夜幕降临,雨依旧在下。张诚带着林婉儿和几名身手矫健的下属,悄悄来到了城西的废弃宅院。他们小心翼翼地潜入,只见宅院里灯火通明,一群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等科举开考那天,我们就动手,破坏考场,让张诚的改革彻底泡汤!”一个满脸横肉的江湖汉子恶狠狠地说道。
张诚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大胆,竟敢直接破坏科举考场。他向林婉儿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悄退了出来。
回到府邸,张诚立刻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连夜送入宫中呈给皇帝。同时,他开始部署防御措施,加强对考场的守卫。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第二天,朝堂上,守旧大臣们突然发难,指责张诚滥用职权,私自调动兵力,意图谋反。
“张诚,你未经陛下允许,擅自调兵遣将,到底有何居心?”一位大臣指着张诚,声色俱厉地问道。
张诚心中明白,这是守旧大臣们的阴谋,他们想先下手为强,打乱他的计划。他镇定自若地说道:“诸位大人,我调兵是为了保护科举考场,近日有江湖势力意图破坏科举,危及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我身为朝廷官员,怎能坐视不管?”
守旧大臣们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的话,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就在这时,皇帝开口了:“此事朕会派人调查。张诚,你若真有证据,便呈上来,若敢欺君,定不轻饶。”
张诚领命退下,心中暗暗着急。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扳回局面。
回到府邸,沈瑶看到张诚脸色凝重,心中担忧不已。“相公,朝堂上情况如何?”
张诚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沈瑶听后,沉思片刻,“相公,我或许有办法。我父亲与其中一位守旧大臣有些交情,我去求求他,看能不能从他口中套出些什么。”
张诚犹豫了一下,“瑶儿,这太危险了,那些人不择手段,我怕你会有危险。”
沈瑶轻轻握住他的手,“相公,我不怕。为了你,为了科举改革,我愿意冒险一试。”
张诚看着沈瑶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与不舍,但他知道,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好吧,你一定要小心,有任何危险,立刻回来。”
沈瑶点头,次日便前往那位大臣的府邸。她以拜访长辈为由,见到了那位大臣。在交谈中,沈瑶巧妙地引导话题,终于从大臣的夫人那里得知了一些关键信息。原来,守旧大臣们不仅勾结江湖势力,还打算在皇帝面前呈递一份伪造的证据,彻底扳倒张诚。
沈瑶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立刻告辞,准备赶回府中将消息告诉张诚。然而,在她离开大臣府邸的路上,却被一群黑衣人盯上了。
“沈姑娘,这么着急走啊?跟我们走一趟吧。”为首的黑衣人拦住了沈瑶的去路,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
沈瑶心中一惊,但她强作镇定,“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住我的去路?”
黑衣人并不答话,一拥而上。沈瑶虽然不通武艺,但她自幼聪慧,临危不乱。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寻找机会逃脱。
就在沈瑶陷入困境之时,林婉儿恰好路过。她看到沈瑶被黑衣人围攻,立刻施展轻功冲了过去。“放开沈姐姐!”她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手中的长剑寒光闪烁。
黑衣人见林婉儿武艺高强,心中畏惧,但为首的黑衣人却恶狠狠地说道:“上,抓住她重重有赏!”
林婉儿毫不畏惧,与黑衣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她剑法凌厉,几个回合下来,便将黑衣人打得落花流水。
“沈姐姐,你没事吧?”林婉儿收剑,来到沈瑶身边,关切地问道。
沈瑶脸色苍白,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婉儿妹妹,多亏有你,不然我今天可就麻烦了。”
两人回到张诚府邸,沈瑶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张诚。张诚听后,心中大怒,“这些人真是胆大妄为,竟敢伪造证据!”
林婉儿气愤地说:“张大人,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揭露他们的阴谋。”
张诚沉思片刻,“我有一个计划。我们将计就计,让他们以为阴谋得逞,然后在关键时刻拿出真正的证据,揭露他们的罪行。”
接下来的几天,张诚按照计划行事,故意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让守旧大臣们以为自己的计划即将成功。而在暗中,他则与林婉儿、沈瑶等人一起,收集证据,部署防御。
终于,科举开考的日子到了。考场外戒备森严,张诚亲自坐镇,以防不测。而在朝堂上,守旧大臣们带着伪造的证据,准备向皇帝弹劾张诚。
“陛下,张诚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请陛下明察!”守旧大臣们跪在地上,将伪造的证据呈了上去。
皇帝脸色阴沉,看着手中的证据,正要发怒,张诚却突然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话要说。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真正意图谋反的,是这些守旧大臣!”
说罢,张诚将林婉儿等人收集到的证据呈了上去,详细揭露了守旧大臣与江湖势力勾结,企图破坏科举改革、陷害他的罪行。
皇帝看完证据,龙颜大怒,“来人,将这些胆大妄为的大臣统统拿下!”
守旧大臣们惊慌失措,纷纷跪地求饶,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张诚终于成功地揭露了他们的阴谋,科举改革也得以顺利进行。
回到府邸,张诚疲惫地坐在椅子上。沈瑶和林婉儿走了过来,看着他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
“相公,你辛苦了。”沈瑶轻轻为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林婉儿也说道:“张大人,这次多亏了沈姐姐和大家的努力,才让那些坏蛋的阴谋没有得逞。”
张诚看着这两个深爱着他的女子,心中满是温暖。“不,是多亏了你们,若没有你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不可能度过这次难关。”
在这场科举风云中,张诚经历了无数的考验,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沈瑶和林婉儿,她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张诚支持与力量,她们的爱与忠诚,成为了张诚最坚实的后盾。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风雨,但张诚相信,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