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七百一十三章 出兵伐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之后,京城之中,此时已是夜晚。

夜色笼罩下的紫禁城,白日里高大辉煌的宫殿,在晚上却显得有些阴森可怖,犹如潜伏在黑暗中的巨兽一般,一动不动,只有星星点点的烛火,仿佛巨兽的双眼般,在黑暗中闪烁不停。

太监和宫女们,睁大了眼睛,在黑暗中努力地辨认脚下的道路,来来往往地穿行在紫禁城的宫殿群中,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唯恐不小心看不清道路而摔倒在地。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前几日便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太监,恰好有份紧急的文书到来,让他给皇上送去,不敢耽搁皇上的大事,于是老太监一路匆匆急行,结果老眼昏花之下,一个没看清路,一脚踏空,从三十多级的台阶上滚了下去,当场就把腿摔折了。

这几个月来,此种事情有增无减,相比往年其他皇帝在位时,夜晚宫中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气象,如今紫禁城的夜晚分外黑暗阴森,偶有点点灯火闪烁其间,仿佛鬼蜮一般,而这些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的太监宫女们,看上去便像是鬼蜮中的各种孤魂野鬼。

但内廷的总管太监刘元斌依旧无动于衷,一点也没有增加各宫殿夜晚用烛火数量的意思,太监们心里清楚,下令削减烛火用度的,不是他,而是当今皇上。

不仅仅是烛火,便是扫帚,熏香,乃至于宫中常用的种种器具和用品,数量也都被大大地削减下来。

皇上已经缺钱缺到这个地步了么?关于这个话题,宫中的众多太监和宫女们,既不知道,也不敢问。

紫禁城外面的围墙,高大坚固厚重,带给城内之人无穷安全感的同时,却也仿佛一个巨大的牢笼,完全隔绝了宫中人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这些的太监和宫女们,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外面已经是民不聊生,流贼四起,也不知道凶残的清兵入侵河北山东,将大片繁华富庶的城府变为空无一人的焦土,但他们知道,皇上近来的心情,是一日差过一日,一天不如一天,因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更已是家常便饭,见怪不怪。

这阴森黑暗的紫禁城,似乎已预示着这老大帝国的风烛残年,预示着帝国那一片黑暗的前途。

崇祯皇帝的御书房内,宽敞高大的屋子里,也只点了四根蜡烛,昏黄的烛火努力地吞噬着黑暗,然而在浓重的夜色中,它们的火光是那样的渺小与微弱,不停闪烁的火苗,也映照得屋中的众人脸色,随之变得阴晴不定。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依旧穿着他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龙袍,他的脸异常的消瘦,脸上的黑眼圈也很重,仅仅二十余岁的少年人,两鬓却已经变得斑白一片,长出了无数的白发,他的眉宇之间也有着掩饰不住的倦怠之色,但崇祯却依旧在强打着精神,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冷眼打量着身边的臣子们。

相比有些即位后便吃喝玩乐,不理国事的逍遥皇帝,崇祯的命运可谓是可怜可叹,他自从即位登基以来,这个老大帝国的重担,便被交到了他的手中,往昔的宁静和幸福便从此离他而去,操劳和疲倦则永远陪伴在他的左右。

从最初的雄心勃勃,立志打算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的君王,到现在的浑身伤痕累累,只为了这朱家的江山而苦苦挣扎,鞠躬尽瘁,只求能尽量维持住这老大帝国的基本运转,崇祯就像一名绝望的旅人一般,在苦难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却迟迟看不到这趟苦难之旅的尽头究竟在何处。

连续不断的天灾,碌碌无能的手下,野心勃勃的反贼,鹰视狼顾的外寇,这一切一切,便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一般,压在崇祯皇帝那瘦弱的身躯之上,使得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如同那溺水之人一般,拼命挣扎却越来越难以呼吸,无力回天。

尤其是去岁清兵的那一场破关入侵,更是沉重地打击了大明社稷的元气,河北,山东糜烂一片,赤地千里,无数昔日兴旺的城镇皆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原本能为朝廷缴粮纳税的地方,摇身一变而成了嗷嗷待哺,急需朝廷拨款予以援救的重灾区。

河北的全部地区,以及山东的北半部分,全是灾区,各地的主官奏折犹如雪片般地纷纷飞入宫中,内容洋洋洒洒不一而足,然而核心的意思都一样,请朝廷速速拨款拨粮救灾。

然而对崇祯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他没有钱。

清兵退去之后,崇祯终于如愿罢免了刘宇亮的首辅一职,便如同一个牙疼了好几天的病人,终于寻到了牙医,三下两下拔下了那颗令他痛苦不已的烂牙,但一时的痛快过后,崇祯却沮丧地发现,他手头没有合适的首辅人选了,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众多大臣一个个装聋作哑,谁也不愿意接手这首辅一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大明,宛若一个旧病缠身的病人一般,沉疴已久,难以回天,诸位大臣自认没有张居正的魄力与政治手腕,也没有赵无忌那样无中生有,神乎其神的财神手段,是以对这首辅一职,人人都是敬谢不敏。

干这活不但累,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被皇帝当成替罪羊拿下,谁愿意去做?

悲哀啊,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人羡慕不已的官职,如今却成了众官员避之不及的雷区。

崇祯在痛恨诸多大臣没有担当,不肯作为之余,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他依旧认为自己是贤明的君王,依旧在徒劳地寻找着,可以辅佐自己的像张居正,戚继光那样的能臣干吏。

只是事到如今,大明的人才也变得慢慢地凋零起来,崇祯能够选择的余地,也是越来越小。

清兵入侵一役,文武双全的总督卢象升战死沙场,随即曾力擒闯王高迎祥的能臣,西北巡抚孙传庭,也因他和杨嗣昌及高起潜的矛盾,被两人中伤,从而慢慢地被崇祯疏远。

孙传庭最后更是因为崇祯对自己的意见置之不理,而拒绝接受崇祯的任命,主动托病隐退,导致崇祯一怒之下,将他免去官职,打入大狱。

赵无忌当初便是因屡次抗拒崇祯的旨意,让崇祯火冒三丈,一度传旨免去赵无忌所有官职,而如今孙传庭竟然也敢违逆崇祯的心意,崇祯这下子如何能忍?

于是老孙也只能乖乖下课,去大牢里养他的病去了。

不过还好,崇祯现在还有精明强干的三边总督洪承畴,他还不完全是无人可用。

在崇祯的旁边,宦官高起潜眯着一双毒蛇般的眼睛,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侧,他便如同一只忠犬般,向来只听从崇祯的命令,遵照崇祯的旨意行事,当然,私下里他是一定也是要顺便捞捞钱,揽揽权的。

东厂提督,总督京营的大太监曹化淳此刻也在场,他微微低头,鼻观口,口观心,目不斜视,一副恭谨之态,

次辅薛国观和礼部尚书杨嗣昌二人皆都是面无表情,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二人总会如哼哈二将一般,出现在崇祯的身旁,他们也是目前崇祯最信任的两位臣子,两人的忠诚毋庸置疑,但两人的能力,那就只能呵呵了。

崇祯的注意力,集中在屋子里另外的两个人身上。

洪承畴静静地站在一旁,他身着绯色官袍,腰间系着一根玉带,胸口绣着一只仙鹤的补子,昭示着他一品大员的身份,此刻他的脸色十分的凝重,目光中也是遍布阴霾。

洪承畴的对面,许久不曾露面的兵部老尚书张凤翼,居然破天荒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今日的老尚书相比以往,看起来精神了很多,一副满面红光的样子,崇祯怜其年岁已高且又身有重病,便特赐锦凳一个,让他可以坐着说话。

清兵去岁的入侵,使得崇祯彻底地看清了皇太极的真面目,这就是一头吃人的饿狼,他的胃口很大,永永远远也喂不饱,此次遭殃的是山东,是河北,下一次又是哪里?是大明权力的中心京师,还是江南的膏腴之地?

大明和满清,两者之间,已成不死不休之局,两者之间,只能有一个存留下来,等待失败者的,只有灭亡一途,再无他路。

不过还好,去岁清兵入寇,势如破竹无能能制的关键时刻,卧病在床一年多的青州知府赵无忌突然苏醒过来,其后他更是振臂一呼,毅然起兵抗清,赵无忌率领手下的黑旗军堪称是所向无敌,连战连捷之下,将满清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十万清兵,被他打得最终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就连满清成亲王岳托,也死在了他的手中,而岳托的尸体,也早已被崇祯献祭太庙,告慰列祖列宗,而赵无忌也以此大功,被崇祯封为钦州伯,从此便远赴广西,远远地离开了大明的政治中枢。

一想起赵无忌,这个让他又爱又恨又怕的臣子,崇祯的心头便涌起一股非常复杂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感觉,崇祯自己也说不出来。

“朕现在是看明白了,满清这条饿狼,再不打死它,它就要亮出獠牙吃人了!”崇祯恨恨地说道,“如今清兵新败不久,早已丧胆,朕准备集中手头兵力,全力征伐辽东,务必要把鞑子这个心腹大患,一劳永逸地铲除掉,不知洪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