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江山百美图 > 第45章 他与我,都活不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半个时辰后,高蓉已经在那两名下人的掩护下出了“王府”,而且已经坐进了高尚进的军营,高廉出许城之时,曾特意嘱咐过他,让他住进军营,一是能安定军心,也能提防有人对军权下手,还能借助军营来保护自己。起初,高尚进不以为意,但,当霍庆中回到许城之后,高尚进越想越觉得,父亲的话极有道理,便直接搬进了军营里住着,高蓉自然也是知道的。

只是,让高蓉没想到的是,高廉居然也已带着两千在辰亭关“侥幸逃生”的士卒,进了城,她一直在临时王府里住着,若不是高家的人给她传递些消息,她还能去哪里听得到外边的事儿?李苕可从来不会主动跟他提及这些“外务”。

“混蛋!老子现在就去王府,宰了李苕这个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狗贼!”高尚进大声道。

高廉心里也有些慌,他从辰亭回许城,这一路行来,刚过汲新,便被邓大中率军拦住,幸亏有李胤给他的令牌和书信,不然,他就被邓大中给一叉子刺死在汲新了。邓大中见了宁王令牌,又看了高廉捎给他的书信,确信是王爷把高廉放回许城,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一路骂骂咧咧,亲自率军把高廉给送到了许城外,又命令围城军卒,让开一条路,放高廉进了许城。然后又特意去找杨世奇说明高廉回了许城的事儿。

杨世奇一身紫铜甲,生的八尺之躯,白净面庞,国字脸,威风凛凛却又透着几分睿智,无论是那份气势,还是那一身的气质,一看便知,典型是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之才。

杨世奇听闻是宁王放高廉回许城,不禁低头沉思片刻,便露出一抹释然的笑意,急忙令副将带人佯装追击,还特意让火炮军,朝城墙上军旗最密集的所在,打了几炮。

其实,要是真狠下心来一鼓作气,这几日下来,许城的城墙早就被炸的千疮百孔,有不少地方已经被炸的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只要集中炮火猛轰两轮,这城墙肯定会坍塌,宁王军就能一举攻入城中。

但,眼下宁王还没有完全打通到许城的通路,并没有给他下攻占许城的命令。而且,城中叛军还有不少,若是贸然攻城,宁王军肯定能夺下许城,但,伤亡肯定也不小。杨世奇料定李胤肯定是想借着围攻许城,吸引各方目光的同时,先把除了徐郡,颖河两郡,其它中州各军彻底掌控起来,如今已定陈郡,等打下许城,叛军只能向西退却到颖河郡了,到那时,再一鼓作气,彻底歼灭。不过,眼下叛军主要首脑已全都在许城,只等王爷一到,将许城攻破,叛军也就随之瓦解了,倒是能少费不少力气。

不说杨世奇如何盘算,只说高廉回到许城军中,原本正跟儿子高尚进,和几名心腹校尉商谈日后出路。高廉知道,李胤一向说话算话,他如果真能杀了李苕主动投降,李胤肯定会保他活命,就算皇帝不同意,李胤都一样会那么做。不过,李苕毕竟是他的外甥,又是女……曾经的女婿,还是由他高廉一手扶植起来,让他杀李苕,他心里还是下不得决心。

不过,高蓉来了,而且是从王府逃出来的,高蓉把李苕说给她的话,原原本本学给了高家父子,却并没说李苕要逼她改嫁给霍庆中得事儿,她心里还在想,那应该是李苕气头上说的混话。

高尚进听完大怒,当即就要带兵去王府杀李苕。高蓉虽恼恨李苕,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一个母亲,哪能舍得让旁人杀自己的孩子?忙一把扯住高尚进,哀求道:“苕儿那头脑,哪里能想到这些?必是那霍庆中和张泽楷之流,从旁挑拨所致,只需杀了那霍、张几个小人,苕儿……”。

“他改不了!而且,他与我,都活不成!”高廉突然打断他道。

“大哥!”高蓉心里一惊,她自幼便听大哥高廉的话,大哥也待她极好。

“我和他死,你与尚进才能活。就算眼下他不死,你我、尚进都得死,你我死后,他没了倚仗,一样还是死!而且从他的属下刺杀太子那一日开始,他就已然是必死之局,皇帝和护龙卫不会让他活着,呵呵……我自问,一身才学不比陈文锦差,可……呵呵,眼界却没有陈文锦高明啊,竟然选了李苕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辅佐。”高廉眼角通红,但表面却很平静。

“大哥……”。

“尚进!去召集所有部署,我高廉一生都在为高家算计,如今已是末路,也该为天下百姓做点事了!咱们就算拼死,也要除掉霍庆中,绝不能让他继续牵连百姓了。”

高家父子迅速集结部属,可他们哪里知道,李苕回府发觉高蓉不见了,便差人让霍庆中派兵搜寻,那霍庆中一想便猜到高蓉去了高尚进军营,料到高尚进肯定会对李苕下手,便抢先调集麾下,亲自来围高尚进军营。

两下里迅速战做一团,高尚进虽年轻,究竟不是霍庆中对手,没几个回合便被霍庆中一刀砍死,高廉也被乱兵所杀,霍庆中带兵冲入营中,要来掳走高蓉,哪知高蓉听闻高廉已死,知道李苕霍庆中必要来掳掠,怕是不能幸免,索性一根袍带,把自己吊死在了门梁上。

霍庆中本以为,只要高家父子死,其麾下必定会顿做鸟兽散,但高廉终究为官多年,麾下有不少死忠,见高廉为霍庆中所杀,反而激起心中愤恨,竟拼死向前,越战越勇,反而将霍庆中麾下逼得节节败退,霍庆中将高廉父子二人首级砍了,挂到城墙上示众,依然不能让高家麾下部曲就此罢兵,反而越战越勇。

“兄弟们,丞相有遗命,斩杀霍庆中,献城宁王,归顺朝廷!”有高廉的死忠麾下大喊着激励士气。

“哼,无知杂碎!居然还想归顺李胤!本将将尔等全部斩尽杀绝,看李胤可会前来……”

“轰!”一枚炮弹恰巧落在了城门内,似乎是故意打霍庆中的脸。

“宁王军攻城了,兄弟们!宁王殿下大军攻城了。”高廉麾下似乎打了鸡血一般,浑然忘了,他们也是叛军。

“轰轰……”一轮接一轮的炮弹打在城墙上,原本就已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城墙,再也经不住那炮火的轰击,彻底倒塌。

“将军!将……将军,城墙倒塌,宁王大军杀来了。将军快下令……下令突围吧,迟了可就来不及了。”有校尉奋力杀到霍庆中身边,大声回报。

“娘的!宁王军竟在此时大举攻城!快,去王府,把李苕带……”。

“报,将军,宁王军麾下大将邓大中,亲率步卒攻城,如今已经从缺口处杀进来了!宁王军大已然快到了,赫丘城苍星河也已打出朝廷旗号,朝这里杀来。”

“传令退兵!退往禹川,快!”霍庆中慌了。眼下城池不保,就算他杀了李苕,李胤也不会跟他停战和谈。他只有退往下一城,闭城坚守,携全城百姓为筹码,才有可能获得停战的资本。

于是霍庆中顾不上李苕,也顾不上继续跟高廉那几千麾下残军厮杀,直接带麾下士卒出了西门,仓惶西逃。可其麾下,多为中州旧日守军,如今见高廉已死,裕王大势已去,哪里还肯继续追随霍庆中送死?当即丢掉兵刃,跪地等宁王军进城。霍庆中只得两三千心腹部曲,狼狈逃窜。

两个时辰后,李胤赶到许城,邓大中杨世奇已经派兵赶着那些降卒,在修补城墙。城中百姓倒是并不曾受太大牵连。

“末将典军将军杨世奇,参见主公!”杨世奇一身甲胄,来到李胤身前,单膝跪地。

“杨兄请起!”李胤一见杨世奇,便心生一股亲切感,从表象和这次攻打许城之战上来看,杨世奇应该是个外表儒雅又不失威严,性格谨慎,善于捕捉战机,且能临机决断的将才,而李胤麾下,如今虽有数员大将,可徐世虎、高擎,邓大中,邱佛陀这四个,都是只善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勇武之士,王彦章和高掣虽稳重些,但要他们独当一面,还是却了些大局观,只能用作战场冲杀,或者守一城安稳,李胤麾下缺的就是大将之才,这杨世奇,虽不够统帅之才,但独自领兵征讨一方,指挥小区域作战,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多谢主公!”杨世奇不多做言语,起身拱手抱拳一礼后,直接退到一旁,等候李胤问话。

这让李胤对他评价又高了几分,识礼法,知进退!这样的人心思细腻,行事谨慎,能当大用。

“战况如何?可曾统计过战损?战报呢?”

“回主公,我军全赖火炮之威,阵亡不足五百,多是死在争夺城墙缺口,或是被流矢射杀,伤两千余。”杨世奇抱拳回复道。

“嗯!缴获如何?”

“高廉李苕自占据中州以来,四处搜刮各郡县钱粮,多集中在此地,李苕穷奢极欲,修造王府挥霍不少,如今其所造王府,日夜赶工之下,已近竣工。府库所余银两,尚且有四百余万两,粮草十三万石!”

“娘的,之前朝廷国库空虚的还不如我一个王府所存,原本以为各州府库也不会有多少结余,没想到这中州倒是富足的很!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各州府平日皆是阳奉阴违,只知道向朝廷哭穷,与朝廷之间隔阂已深。”李胤似有所悟,不禁嘟囔道。

“王爷,李苕已被擒下,该如何处置?”邓大中问道。

“不急,先把他押进大牢,明日再说,这会儿,本王还顾不上收拾他!”李胤说完,转向杨世奇,吩咐道:“杨兄,传令下去,全军城外修整一日,阵亡将士,皆按朝廷所定三倍抚恤,受伤将士全部集中,交给随军郎中医治,切记,不仅要想尽一切办法,救活治好每一个受伤的士卒,而且还要往最好里医治,不要心疼药材和银子!”

“是!”杨世奇心中一暖。

“犒赏全军,无论官职大小,全军一样,每人十两,重伤士卒翻倍,所有花费,全在府库存银。”

“王爷,那可是库银,朝廷若知道王爷……”。邓大中瞪着一双大眼,一脸不怀好意的提醒。

“库银个粑粑!李苕挥霍无度,中州府库还哪来的余钱?咱们这叫缴获!老子的宁王军是在替朝廷干活儿,朝廷一个子儿不给,一两粮食不调拨,本王不能让我的麾下将士白白送死,更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替我卖命!”李胤斜着眼道。

“嘿嘿……!跟着主公打仗,就是痛快,比俺当初打家劫舍当山大王时,还痛快。”邓大中嘿嘿怪笑,一旁的杨世奇也面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