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恒江市服装制造行业的深入了解,张峰和王雪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单一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模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业绩,张峰决定实施一项大胆的计划——多摊位卖衣服。
张峰首先提出了多摊位销售的想法:“雪芬,你看我们现在的进货渠道已经比较稳定了,但销售渠道还比较单一。我想,我们可以尝试在一些隔壁镇租赁临时摊位,把衣服卖得更远更多一些。”
王雪芬听了,眼睛一亮,立刻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把货车开过去,把衣服直接带到那些镇上,这样既能节省运输成本,又能直接面对更多的消费者。”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他们首先联系了几个隔壁镇的集市管理者,了解了租赁临时摊位的流程和要求。
然后,他们开始整理仓库里的服装,挑选出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货品,准备运往各个摊位。
为了确保摊位的顺利租赁和货物的安全运输,张峰和王雪芬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
他们亲自前往隔壁镇,实地考察了集市的规模、人流量和摊位位置,最终选择了几个位置优越、人流量大的摊位进行租赁。
在租赁摊位的过程中,两人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
有些集市的摊位资源紧张,需要提前预订;有些集市的租赁费用较高,需要讨价还价。
但张峰和王雪芬凭借着耐心和智慧,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成功租赁到了心仪的摊位。
与此同时,他们还联系了货车司机,安排了货物的运输事宜。
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他们特意选择了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货车,并亲自监督装货过程,确保每一件服装都被妥善安置。
在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张峰和王雪芬开始着手招募帮手。
他们想到了牛岭村的妇女们,这些妇女勤劳朴实,手艺精湛,是理想的销售助手。
于是,他们驱车前往牛岭村,与村妇委会取得了联系,说明了来意。
村妇委会对张峰和王雪芬的计划非常支持,立刻在村里发布了招聘信息。
很快,就有几十位妇女报名参加了。
张峰和王雪芬对这些妇女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向她们介绍了服装的款式、特点、价格以及销售技巧。
然后,他们把这些妇女分配到了各个摊位上,开始了多点卖货。
随着各个摊位的正式开业,张峰和王雪芬的服装销售事业迎来了新的高峰。
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从时尚的女装到休闲的男装,从儿童的童装到老人的老年装,应有尽有。
妇女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顾客,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疑问,为他们挑选合适的服装。
在牛岭村妇女们的帮助下,各个摊位的销售业绩节节攀升。
张峰和王雪芬也时常在各个摊位之间奔波,了解销售情况,调整销售策略。
他们发现,不同镇上的消费者需求和喜好有所不同,于是他们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了货品种类和价格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确保各个摊位的货品供应充足且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张峰建立了一套灵活的货物调配流程。
每当某个摊位的某种款式服装热销,库存告急时,他们便能迅速从其他摊位调配相同或类似的货品进行补充。
这种跨摊位的货物调配机制,不仅保证了每个摊位都能持续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还避免了因单一摊位库存积压而导致的资金占用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货物自由调配的策略,使得张峰和王雪芬能够根据实际销售情况,灵活调整各个摊位的货品结构。
例如,在某个镇上,如果运动休闲风格的服装特别受欢迎,他们便能迅速从其他摊位调配更多此类货品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根据市场反馈快速响应的能力,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这种货物调配机制还促进了各摊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每个摊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服装销售的情况,共同为提升销售业绩而努力。
然而,多点销售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销售过程中,张峰和王雪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有些镇上的集市管理不规范,存在乱收费、乱摆摊的现象;有些消费者对服装的质量和价格存在疑虑,需要耐心解释和沟通。
但两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一次销售活动中,张峰和王雪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个镇上的集市突然下起了大雨,导致摊位的搭建工作被迫暂停。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两人没有气馁,而是迅速调整计划,把摊位转移到了附近的室内场所。
虽然场地有限,但他们凭借着灵活的销售策略和妇女们的共同努力,依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经过新年这段时间的多点销售实践,张峰和王雪芬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和管理心得。
他们发现,多点销售不仅能够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业绩,还能增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于是,他们决定继续深化这一销售策略,进一步拓展市场。
随着年底张峰和王雪芬进货的频率日益增加,两人对恒江市服装制造行业的了解也逐渐深入。
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略有熟悉,他们经历了多个日夜的摸索与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还对服装制造的生产流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