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府,梧桐苑内静谧祥和。
微风轻拂,院中的花草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芬芳。
萧氏正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盏清茶,袅袅热气升腾而起。
模糊了她的视线,却也难掩她眼中那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
当听闻新太子竟是九皇子时,她紧绷的心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
唇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暗自思忖。
果然跟上辈子一样,九皇子最终还是登上了皇位。
世人皆传闻九皇子体弱多病,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他吹倒。
可事实上,这些不过是皇上为了保护九皇子而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萧氏知晓,九皇子的身子骨硬朗着呢。
绝非外界所传那般孱弱。
而且,这位九皇子实乃旷世奇才,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与谋略。
想起上辈子发生的种种,萧氏不禁感慨,就连前太子,也不过是为这位九皇子吸引火力的存在罢了。
皇上巧妙布局,将所有人都骗得团团转。
他最最宠爱的儿子,始终只有九皇子一人。
而其他人,皆不过是为他登上皇位所铺就道路上的一块块基石。
就在萧氏沉浸在回忆与思索之中时,“吱呀”一声。
房门缓缓打开。
萧氏抬眼望去,见是苏璃走了进来。
她原本略带凝重的面容瞬间绽放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抬手招呼道:“过来坐。”
一旁侍奉的青画等人见状,皆是心领神会。
悄然退到院子里,只留下屋内的萧氏与苏璃。
院子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秋菊等人或站或坐,轻声交谈着,刻意压低的声音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
而屋内,萧氏与苏璃相对而坐,那叫一个青松。
“姐姐找我过来是有什么事?”苏璃端起一杯茶水,吹了吹,看向了萧氏。
一早,夫人就让青莲去请她过来。
这不,刚吃过早饭,她就来了。
萧氏把手里的茶杯搁在了桌子上,缓缓的开口,“九皇子成了新太子,这事你应该知道了。”
苏璃点了点头。
满是疑惑的问道:“姐姐这有什么问题吗?”
萧氏连连摆手,“没有问题,一点问题没有,我就是不放心跟你唠唠,让长安不用去讨好太子,做好本职就好。”
苏璃心里那叫一个温暖。
笑着点头,“多谢姐姐提点,夫君也是这么吩咐的。”
萧氏就笑。
那个男人,比她还精明,自然知道怎么做对侯府最好。
两人就这么有闲聊着。
正闲聊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只见一名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
额头满是汗珠,声音颤抖地说道:“夫人,不好了!朝堂上因为新太子的事,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几位平日里位高权重的大臣联合起来,公然反对皇上立九皇子为太子。
还在大殿上指责皇上此举有失偏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萧氏和苏璃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惊愕。
萧氏很快镇定下来,皱着眉头问道:“皇上如何回应?”
小厮连忙回道:“皇上勃然大怒,斥责那些大臣目无君上,结党营私,还当场罚了他们一年的俸禄,将他们赶出了朝堂。”
苏璃轻轻咬了咬下唇,担忧地说:“如此一来,朝堂上怕是要掀起更大的风浪了。那些大臣怎会善罢甘休,只怕会暗中使绊子,给九皇子和咱们侯府带来麻烦。”
萧氏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坚定:“不管他们如何折腾,咱们逍遥侯府只要坚守本心,不卷入这些纷争,便不会轻易被波及。只是,还得提醒长霄他们,行事要更加谨慎。”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北长安的声音:“母亲,娘亲,孩儿回来了。”
苏璃起身迎了出去,只见北长安神色凝重,走进屋内后,对萧氏行了一礼,说道:“母亲,孩儿刚从外面回来,听到了朝堂上的事。看来,九皇子这太子之位,坐得并不安稳。”
萧氏叹了口气:“是啊,这天下的局势,越发复杂了。但不管怎样,咱们侯府都要站好自己的位置。
长安,你做好本职,拥护皇权就好,其他的不用理会!。”
北长安点头应道:“母亲放心,儿子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这九皇子,看似低调,却不知他心中到底有何打算。”
苏璃在一旁说道:“依我看,九皇子既然能在众人都未察觉之时被皇上选中立为太子,想必他定有过人之处。咱们尽心为皇上就行。”
正在这时候,北长霄和老侯爷北千夜进来了。
听到苏璃的话,连连点头。
“二夫人说得对,咱们逍遥侯府为皇上办事就行。”北长霄伸手在自己三弟肩膀上拍了拍,“逍遥侯府不参与这些事情,同时,不用去讨好九皇子。”
谁能登上那个位置,他们就为其效力。
北千夜更是一脸的骄傲。
这比他自己被儿子认可还要高兴。
北千夜脸上的骄傲之色愈发明显。
他捋了捋胡须,目光中满是欣慰:“咱们逍遥侯府历经数代,能有如今的安稳与荣耀,靠的就是这恪守本分、不涉党争的家训。如今这局势虽乱,但只要咱们心齐,行事端正,便不会被这朝堂的暗流所吞没。”
北长霄接着说道:“父亲说的对,咱们不参与那些事情。”
北长安连连点头。
一连多日,朝堂之上仿若炸开了锅。
反对皇上立九皇子为太子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位高权重的大臣们。
仿佛被触犯了逆鳞,红着眼、扯着嗓子,在朝堂上极尽所能地陈述着反对的理由。
他们言辞激烈,引经据典,试图从各个角度证明皇上立九皇子为太子乃是大错特错之举。
全然不顾大殿之上那高悬的威严,以及龙椅之上皇帝日益阴沉的脸色。
皇上虽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面对这群抱团的臣子,一时之间也颇感棘手。
每一次上朝,听着他们滔滔不绝的反对之词,皇上的怒火便在胸腔中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