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 第229章 李氏震怒,诉公堂求和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李氏震怒,诉公堂求和离

常禄瞳仁地震。

耳边传来有力的脚步声,像石锤般一记一记打在他身上。

他脸色迅速地白下去,身子抖如筛糠。

邱岁“嗵”的一声双膝跪地。

赫然正是宋黎的老朋友,端园里挺身而出,拼死护住宋谨央的工头岁哥。

“草民邱岁拜见陛下、镇国夫人,各位大人!”

“起!”

中宗笑吟吟地看着他。

“你就是‘鲁班手’的弟子?好,好,好,果然明师出高徒!”

中宗连说三个好,所有人赞赏地看着他。

只有常禄,听到“‘鲁班手’弟子”五个字,瞬间软倒。

嘴里连声嘟嚷着:“活不成了,活不成了……活不成了……”

邱岁转向宁谨央磕了个头。

“夫人,感谢您收留之恩!”

宋谨央虚扶他一把,眸中有光点闪烁。

“使不得,该我们感谢你师徒二人!为大乾的未来呕心沥血、献出生命!”

端园事件后,庄子上的一干人等都被顺天府带走。

宋谨央直接将岁哥一干人等留在庄子上。

岁哥成了新的庄头,其他兄弟成了佃户。

这是最好的掩护。

谁能想到一个京郊的庄子,竟是大乾研制火枪的地方?

“陛下,请允许草民带走恩师尸身,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

“准!”

岁哥起身,仇恨又鄙夷地看着常禄。

“你害死了我大乾这么多人,你不配做大乾人!就是天饶你,我也不饶你!”

说完,大步来到死去的老人面前,“嗵”的一声再度跪下,满目含泪。

“师父,小岁来晚了!小岁带您回家!”

师父当初与他告别,他本想替他去,被师父狠狠呵斥一番。

说他身负“鲁班手”传承的重责大任,岂可如此任性?

他含泪跪别师父,打定主意要将自己这一门手艺发扬光大。

常禄绝望地看着一步步远去的人影,透过窗缝依稀望见半道弯弯的月牙。

发出无望的长叹!

此生,只怕再无见月之日了!

深夜。

常府乱作一团。

所有人从热被窝里挖出来,瑟瑟发抖地集中起来。

冯远的脸半明半暗,冷酷地下令。

“搜!”

无数东厂太监举着火把,把整个常府翻了个底朝天。

隔天。

天刚蒙蒙亮。

一个消息如灵蛇走位,传入千家万户。

“什么?常家被抄了?”

“昨儿深夜,我正睡得迷糊,突然对门传来响动,开门一看,吓得我险些尿裤子!东厂出动大批人马,将常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可知出了何事?”

“谁敢问东厂?反正所有人被东厂押走了。”

一旦问到常家出何事,大多摇头,一问三不知。

崔琦站在空空荡荡的常府,震惊至极。

自打画展后,卿如烟在他面前哭诉数次。

闹着要他救卿如尘。

他头疼至极,人都找不到,怎么救?

何况,礼部他不熟,无人可问。

卿如烟不依不饶。

“常娇说,宋黎定然知情!他不是在礼部吗?大人,救您,我只有这一个哥哥,求您一定要救他!”

他无奈,又拉不下脸求宋黎。

更不愿意直接找薛至。

毕竟两人可是死对头。

只得来常府一趟,亲自问一问常禄,到底怎么回事,常娇为何会说那样的话。

可谁知,一大早赶到常府,门户洞开不说,还一地狼藉。

他震惊无比。

第一个反应:难道常府遭贼了?

这个想法刚刚浮现出来,便被他否定了。

京城治安向来很好,哪个贼人如此不长眼,敢在天子脚下生事?

这时,门外有人经过。

“唉!可惜啊,昨儿个还花团锦簇,今儿便人去楼空!一切皆为空,空啊!”

崔琦急步上前,作了一揖问道。

“老人家,常府去了哪里?”

“还能去哪里?被抄家了呗!昨儿个夜里,常府灯火通明,无数东厂……”

那人刚刚说到东厂,立刻捂住嘴,目光中露出惊恐之色,拔腿便跑。

东厂?

怎么会是东厂?

崔琦满腹心事,翻身上马,飞身离开。

他神思不属。

就在快到要宫城的时候,突然前路出现一顶小轿。

险些撞上去。

他大惊,收紧缰绳。

向轿中人致歉。

轿帘掀开,露出礼部侍朗容原的脸。

“崔大人,何事如此着急?”

他心中一动,抱拳一礼。

“大人,您受惊了!下官无意冒犯,不如咱们上七仙楼小酌一番,全当赔罪?!”

容原抚了抚长须,哈哈一笑。

“恭敬不如从命!崔大人先行一步,老夫随后便至!”

王府老宅。

李氏望着几案上厚厚的一叠纸。

上面分条析缕地记录着夫君与卿如烟的一切。

黄嬷嬷满脸痛色。

“主子,爷怎么能这么对您?您里外操持这么多年,爷怎的一点不知感恩呢?”

甲衣也愤愤不平。

“主子,您想怎么做,甲衣都支持您!”

“胡说!”黄嬷嬷大急,“主子,您可不能像夫人般,说和离就和离!您还有三位少爷,他们可个个都是好的!

爷虽有了外室,也并不是说心里没有您啊!”

李氏惨然一笑。

崔琦心中有她?

笑话!

遭遇危险时,他果断抛下自己,走向卿如烟的一幕,还历历在目。

自己早该清醒的,不是吗?

这么多年,她愚蠢地以为,一定能感化崔琦。

为了讨好他,她放下红缨枪,拿起绣花针,洗尽铅华,替他安排一切。

这么多年缝缝补补,还是补不齐心上的缺失。

罢了!

她认命了!

黄嬷嬷眼见李氏面上现出决绝之色,顿时大急,就怕李氏狠心学宋谨央。

可,怕什么来什么!

李氏起身走到妆奁盒前,打开最下一层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书。

“走吧!”

打头外走去。

黄嬷嬷一脸懵地拦住她。

“主子,您这是干么去?”

“告状,和离!讨回嫁妆银!”

李氏大步向外走去,将门虎女的风姿尽显。

黄嬷嬷急得跺脚,还想上前阻拦。

却被甲衣拦下。

“嬷嬷,难道您想主子忍气吞声一辈子?眼看着爷的白月光登堂入室?是不是还得替他们操持喜宴?”

黄嬷嬷瞬间噤声,双眼大睁,眸中尽显惊恐之色。

看着李氏和甲衣的背影,后知后觉地惊醒过来,迅速追赶上去。

顺天府门前的大鼓又被敲响。

甄容正为李先生身死一案发愁。

李先生的死因已经确定,是被人从后面用重物击倒,后勒紧脖颈,窒息而死。

死后被绑上大石,沉入泠河。

端园的湖与泠河竟然相通,不知怎的,尸身没有沉到河底,反而来到了湖底。

郑笛意外落水,发现了尸身。

若非如此,只怕李先生将永远沉尸水底,冤屈永不见天日!

其他线索一概全无!

无凶器、无目击者,连可疑的对象也没有。

正当他头疼欲裂之时,门前的大鼓被敲响。

他不得不放下案情,升堂问案。

李氏疾步而入。

“大人,臣妇状告夫君崔琦,不顾大乾礼仪法度,用臣妇的嫁妆银子豢养外室,还望大人做主,允准臣妇和离,并讨回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