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这个待遇一出,就把台里众多的明星们都羡慕死了。
无线五虎签的都是二线明星的合同。按照人气来说,他们无线五虎是港台新晋的一线明星。
但以前的一线明星光有名,根本赚不到钱。像梁朝尾他们都几个人,都得合伙租房住,想在无线台赚钱那是白日做梦。
他们只能在无线多增加曝光度,提升自己名气后,想办法和无线台解约。
无线台策划了新的明星制度以后。
瞬间把当下无线台的明星们都打动了,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给大家发钱。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95%以上的明星们,都纷纷重新签署了续约合同。也算让这些明星们,一个个的都看到了曙光。
尤其是华仔的待遇,让无线台一众明星们嫉妒的要死。
李天九亲自发话,要为华仔打造一部量身定做的电影。推向整个亚洲,这是86年的重点项目。
听说电影没等拍摄,老板就已经联系了樱花国的几大厂商。光是樱花国的投资,就把剧组的资金全都解决了。
哗,这一消息使得整个娱乐圈都沸腾了。
别看娱乐圈的人都没发话,港岛的大牌明星都在冷眼旁观着。对于北天王这个人,娱乐圈的人越是了解,他们心底越是害怕。
一提到北天王李天九这个名字。
不少和港岛大明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上流社会子弟们,都纷纷告诫着自己娱乐圈的朋友。
“千万不要去招惹李天九,到时候惹出什么事来,找他们父辈们都不一定好用。”
头上多了一片天,还一脚踏进了他们的行业。大明星们心里面,都有着抵触心理。圈内明星们都在盯着李天九是如何运作的。
大家对于北天王敬畏有加,但不妨碍这些人,看着李天九的笑话。想看看一个外行人,是如何把无线台给搞垮的。
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矮骡子能把娱乐公司玩转。
谁都没想到。
4月份无线台突然报导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无线台最新运作的《天若有情》电影还没开拍,铺天盖地的宣传就传遍了整个港岛。
传媒加上报纸的连番报道,使得这部电影还未开拍影响力就扩散开来,成了众人今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
一举抢占了多日的头版头条,轰动了港岛,让所有人都知道了无线台今年的大项目。
为什么会造成这么轰动的效果?
去年《开心鬼撞鬼》拍摄完毕。
一经上映当即引爆了观影热潮,成了一部合家欢的电影。2780.7万的港岛票房,成功排在85年的票房总榜第三位。
打破了成隆想包揽票房榜前三的美梦,把《警察故事》都踩在了脚下。成了港岛娱乐报纸的多日头条,传得沸沸扬扬的。
最让人惊讶的事,剧本编剧里面挂着李天九的名字。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李天九是挂羊头卖狗肉,篡夺了别的知名编剧的署名权。
不少名人作家,都对李天九口诛笔伐,声称他是污染娱乐圈的最大恶人。
等这事闹的沸沸扬扬,报纸上到处都是对李天九批判声音的时候。李天九知道火候到了,立马让自家名下的报纸。
报道了这个事情的具体情况。
《开心鬼撞鬼》剧本的创意是李天九提供的,他公司名下的编剧们帮着完善剧本。所以电影主创的编剧上,才会把李天九的名字排到首位。
这个报道一出,不仅把自家报纸的销量提升了一大截。还让港岛的普通人都意识到,李天九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社团大佬。
圈里的人都沉默了,他们知道李天九创意的含金量。在电影方面,创意是剧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李天九挂这个名字是实至名归。
轰轰烈烈的娱乐圈口水战持续了几个月,把李天九知名编剧的名声打造了起来。
另外,圈内人都懂了一件事。李天九这个江湖大佬,还是非常讲道理的。关于作品和编剧方面的争论,你可以随意的批评他。
他也会找人在报纸上反驳你们。
刚开始双方的大战,还有不少人担惊受怕。怕引爆李天九的怒火,使得自己小命不保。
一段时间过后。大家发现只要是你针对作品和编剧方面的事,李天九是丝毫不在意的。也没有派人找他们的麻烦。
这回圈内的一些影评人可来劲了。
李天九踏入娱乐圈早就让这些人不满了。碍于他社团大佬的身份,没人敢随意的招惹他,怕受到狠辣的报复。
既然北天王你敢接受批评,那就来吧!
港岛八十代的影评人素质都不低,都是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人。
都说文人用笔如动刀,真真的让李天九大开眼界。明着是挑他剧本里面的毛病,实则借着这个机会,指桑骂槐把李天九骂得狗血淋头。
里面的词句,没有一定的文学水准,根本理解不了里面的含义。一个个引经据典,翻找各种资料,对着李天九贴脸开大。
李天九岂能示弱,他也雇佣了一大帮文人墨客。对着这些倚老卖老的家伙,一顿爆锤。
这场骂战,吸足了社会各界的眼球。
港岛的报纸每天卖得飞起,双方的骂战,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怕大家看不懂,很多文字信息,都被报社的编剧们给翻译了过来。
具体解释着里面的含义。
刚开始老百姓们都是看个热闹,慢慢的这场骂战让港岛不少老百姓们,回过味儿来。
很多人都是头一次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一个个典故,一个个词语戳进人的心灵深处。阵阵强烈的酥麻感,从尾椎骨直接窜到天灵盖。
让他们大感震撼。
他们发现,文字的力量太强了,词句太优美了。那些文人墨客的笔锋如刀,让他们见识到了词句的力量。
不少普通百姓回家都趁机教育子女,告诉他们一定要学好汉语。
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词给具体化了。
李天九也算间接了为汉语做出了贡献,让不少崇拜西方国家的青年们,头一次见识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并间接的促成了一波学习汉语的文字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