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斯的府邸靠近宫城。一方面彰显这位国君宠臣的地位尊崇,一方面也因为这里距离宫城更近,方便秦王政随时召见。

李斯是楚人,但是在楚国只能担任一个小吏。来到秦国以客卿身份逐渐进入到秦国的政治舞台,在政治上,与其说是秦始皇制定了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些政策,不如说这些政策都是李斯提出的。李斯也特别热衷在秦国的一切事物中留下自己的痕迹。秦权(砝码)、石鼓文和各地记载秦王政功绩的碑文,大多是李斯起草和书写,流通天下的半两钱,钱上的“半两”两个字,也是李斯的亲笔。在这个时代,秦王政的权威震慑天下,而天下文事,一多半都留下了李斯的痕迹。

这本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习惯,但是多年来,秦王政对此并无什么意见。也许是因为身为国王,认为自己的权威来自于上天和血脉,并不介意一个助手在具体事务上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个时代还缺少君权和相权斗争的先例和经验,李斯还没有足够的见识,意识到自己聚拢权柄的危险。

张诚携带着公孙尼子给自己的介绍信,前往李斯的府邸拜见李斯。门房看到是个小童,不以为意,但是仍然将木简传入府内。不久,,就有属官出来引导张诚进入府邸。

李斯的府邸安静的怕人。仆役、侍卫、属官都在廊下的阴影里,看不清面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一切人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府邸中最有权力的人在运转。

李斯的书房开敞宽阔,身后的木架上堆满了竹简,据说秦王政每日要阅读上百斤的竹木简,李斯的工作量只比秦王多,不会更少。毕竟管理一个国家,大量工作都需要通过书面的文件来进行,了解地方工作情况、写出批示、安排政务运转。文字就是力量。在这个时代最懂得文字力量的,就是李斯。李斯是天下一流的书法家,一手小篆圆熟优美,成为天下的典范。

“是上郡的张诚吗,你先坐一下,我写完这卷书简就和你说话。”李斯瞟一眼张诚说。

就有人把张诚引到客位上跪坐下。

张诚一点不喜欢古人这种跪坐的姿势,但是在咸阳,在这种大人物面前,就不得不保持这种长跪的姿势。仆役们给张诚的几案上摆上小点心。张诚并没有去碰。

李斯是一个身材颀长,英气勃勃的中年男人,留着漂亮的须。李斯在几案后端坐,身体挺得笔直,一点看不出疲惫倦怠的神色,一手展卷,一手持一支蒙恬笔,细致的书写着什么。阳光从厅门射进来,落在几案之上,李斯浑身似乎在发着光。

张诚静静的等待着李斯写完手中的竹简。这一刻觉得李斯专注的样子很好看,很儒雅。和自己心目中那种古代隐士高人的形象完全吻合,但是他知道,面前这个男人并不是一个真正儒雅的隐士高人。

如果说远在上郡的公孙尼子专注礼仪和音乐的研习,身上有自然而然的隐逸气质,眼前的李斯,在儒雅外表之下,则充满了对权势的欲望。为了保有在秦国所获得的权势,冒着被驱逐的风险,李斯写下着名的《谏逐客书》,阐述外来人才对秦国发展的重要性;同一个李斯,把自己同门的法家理论家韩非投入监狱,迫害致死。同样是这个李斯,在大秦这个国家,通过无数文书典章伸展着自己的触角,试图把握这个帝国的每一丝权力。也正是这个李斯,在秦始皇死后,勾结中车府令赵高,秘不发丧,隐瞒了始皇帝死亡的讯息,伪造诏书杀害了蒙恬和扶苏。这个李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做了很多事,直到最后,被自己的政治盟友赵高害死。

按照公孙尼子的说法,李斯也是荀子的弟子。而荀子算是儒学一脉。从李斯的身世看,李斯并没有学习孔子一脉流传下来的自我修养与保全的能力。张诚觉得,要是这么看,荀子的儒学大概也不怎么正宗。

李斯放下了笔,看向眼前这个小孩儿。这孩子装束整齐,坐的很端正,看起来是受了礼仪的训练和教育。这个孩子身上还保持着一个普通孩童的稚气,一点儿都看不出毒杀四十多个匈奴人的凶戾狠辣。扶苏、蒙恬和上郡官吏关于那一场毒杀匈奴人的文件,最先送到李斯这里,李斯仔细阅读了文件,深深思考了秦王对扶苏蒙恬的重视和这个事件能产生的影响,才把这些情况上报秦王。果然秦王很喜欢这些文件,并要求宣召张诚来咸阳。

李斯展开了公孙尼子的这份木简,又读了一遍,然后说“这么说,公孙尼子现在是在上郡了,他在那里都做些什么?”

“公孙先生在上郡,经常主持乡人的祭礼,不忙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宅邸弹琴读书。”张诚行了个礼,再回答李斯的问题。

“他倒是逍遥。”李斯叹口气。“一身学问,也不说来咸阳谋个职位,为陛下效力。”

张诚没有回答。这不是自己该参与的讨论。只是从身旁拿起一个小包袱,举了一举“这是小人从上郡带来的一些山野特产,奉献给大人,不成敬意。”仆役接过小包袱,送到李斯的几案上打开,是一个粗朴的陶罐。打开陶罐上的泥封,一股甜香飘散开来。

“是蜜糖吗?”李斯看了一眼,挥挥手,就有仆役用银勺舀一点,当场吃了下去。

“是,小民在乡野养了点蜜蜂,来上郡前取了蜂蜜,献给大人。”

“难为你用心了。”李斯说。“听说昨晚在扶苏的府上,你见到了公子胡亥,他问起你杀了四十多个匈奴人的事儿,这个事儿我也听说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张诚慢慢的讲,李斯就静静的听,不懂之处,李斯问的很仔细。关于烧炭要怎么做,多长时间才能杀死人,怎么样确保房间密封,李斯都一一问清楚,看起来非常有好学之心。张诚说的口干舌燥,李斯看着旁边刚刚吃了蜂蜜的仆役,仆役轻轻点点头,李斯才拿过一只崭新的银勺,舀一勺蜜糖,放到嘴里,慢慢感觉这蜜糖在口中融化,仿佛在沉思,仿佛在享受。

好一会儿,李斯才说:“好,我知道了,回去准备陛见吧,如果在咸阳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这里的仆役,你既然是我同门的晚辈,总是要照应一二的。”

张诚拜别了李斯,走出府邸的时候,两只手的手心都沾满了汗水。李斯这个人,太深沉危险,以后少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