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扬州 > 第248章 南北两个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一番深入地寻阅新式水军后,张固与郭嘉等一行人骑着骏马踏上归途,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建业。

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三年里,张固一改往日亲自领军出征的作风,反而选择留在广陵,专心致志地处理各类纷繁复杂的内部事务。

在此期间,与曹操之间不时产生的种种摩擦和争端,他皆放心地交由麾下的领兵将领去应对和解决。

这三年未曾四处奔波、南征北战的日子里,张固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喜事——子女们相继诞生。

想当年,自从迎娶了糜家的千金糜贞为妻以后,张固便马不停蹄地投身于疆场厮杀之中,以致于张超为此对他颇有微词,时常发牢骚埋怨他不顾及家庭。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就在这几年间,糜贞不仅成功地为张固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而且张固也信守承诺,依照先前的约定,纳妾迎入了吕布之女吕绮玲以及桥蕤之女江东二乔。

那么此时此刻,张固为何会突然现身建业?原来他此番前来是打算将传国玉玺真正地派上用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话说今年新春伊始,大地逐渐回暖,万物复苏,到处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然而,就在这片春意盎然之中,曹操却果断地采取了一项重大行动——他派遣大军,浩浩荡荡地将汉献帝从许昌接走,并一路护送至邺城,妥善地安置在了自己精心经营的大后方。

对于曹操的这一举动,张固可谓是心知肚明。他深知,这绝非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迁移行动,而是曹操即将对盘踞在南阳的张绣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一个极其明显的信号!毫无疑问,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无比的较量已然迫在眉睫,仿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此时此刻,天下的势力格局已经划分得相当清晰明了。张固雄踞南方,凭借其强大的兵力和稳固的根基,与位于北方的曹操形成了对峙之势,双方互不相让,分庭抗礼。而刘备则巧妙地周旋于西北之地,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随时准备向司隶发起凌厉的攻势。

面对如此紧张复杂的局势,张固心里非常清楚,眼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场决战关乎着各方势力的兴衰荣辱。

要么就是其中一方能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以雷霆万钧之势吞并另一方,进而一统天下;要么便是双方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最终再次陷入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僵持局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这场决战来临前夕,张固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另立新帝!他要通过此举来彻底表明自己与曹操的决裂立场,不再有丝毫的妥协余地。

新帝即位后,必将成为张固手中对抗曹操的一面旗帜,凝聚起更多人的力量,共同抵御曹操的强大威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固决定选立一位刘姓后裔为新帝,以正天下之名。他最终还是拜托刘表选中了刘表同宗的鲁恭王后裔族侄刘成。

此人比较年轻,性情温和,且与汉室血脉相连,正合张固之意。张固命人将刘成从青州秘密接至建业,准备举行登基大典。

建业城内,张固早已命人布置妥当。新建的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旌旗飘扬,选出的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等待新帝登基。

张固身着朝服,神情肃穆,立于殿前,身旁是郭嘉、周瑜等一众谋士将领。扬州风云变幻,今日张固之举,必将震动天下。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刘成身着黑色龙袍,缓步登上高台。他面容清秀,目光中带着几分忐忑,但在一旁张固的示意下,依然挺直了腰板,努力展现出帝王应有的威严。

张固上前一步,高声宣读诏书:“汉室衰微,天下动荡,先有逆贼董卓策立伪帝占据大宝!致天下大乱!今有刘氏后裔刘成,德才兼备,堪承大统。特立为新帝,以继汉祚,安天下万民之心!”

百官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天动地,回荡在建业城上空。刘成微微点头,从张固手中接过传国玉玺,正式登基为帝。张固随即宣布改元“建兴”,以示新朝气象。

登基大典结束后,张固立即以新帝的名义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诸侯共讨曹操,匡扶汉室。

他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将刘成安置在建业皇宫中,表面上尊其为帝,实则自命为丞相掌控朝政大权。

张固深知,此举虽会引来曹操的强烈反击,但也正是他彻底与曹操决裂、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步。

张固也按照约定,任命刘表为司空,伯父张邈为太尉。立了新帝之后,好处便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可以给部下分封官职与爵位。而司徒的位置被张固留下,这是张固给刘璋留下的位置……

其中,郭嘉为光禄勋,刘晔为太常,臧洪为御史中丞兼徐州牧。张昭为卫尉,张纮为太朴兼荆州牧,步骘为交州牧,孔融为大司农,诸葛亮为少府等等等等……

武将方面,因为天下尚未平定,为了以后赏赐战功,所以很多武职都没有任命。只有张超兼任了大将军,黄忠被任命为卫将军,其他等人都封了杂号将军等等……

另外,这些年有战功的人都有了爵位赏赐,从最低等的都亭侯到最高的县侯列侯都有封赏……

整个登基大典共持续了三天时间,等到事务都处理完毕,张固也在新的丞相府内,与众人商议接下来的事务。

只见一幅巨大的舆图被立于墙上,众人都围聚在一起。

郭嘉皱眉说道:“如今,咱们与曹操交界之处共有两处,徐州这边,因为主公几年之前命令挖掘的运河已经通航。所以在徐州我们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运送兵力还是粮草,都可以很快抵达!”

“至于劣势那便是汝南的徐晃部!如今曹操将献帝送往邺城。曹操的顾虑已经显示不见,而汝南一旦被曹操突破,那么咱们核心的扬州,庐江与九江二郡就会直面曹操兵峰!此处咱们不可不防!”

众人听后都连连点头,诸葛亮看着舆图,对张固说道:“丞相!在下一直担忧的还是南阳这里。从锦衣卫的情报显示,这几年刘备通过收拢南阳人口,已经将汉中郡的人口扩充到五十余万!整整扩充了一倍以上!”

“再加上凉州马腾被韩遂偷袭杀死之后,刘备又收降了马腾之子马超、马铁与侄子马岱等人!如果再让张绣拥有南阳,刘备的实力就会继续增加下去!”

张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无奈之色,缓缓说道:“可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如今张绣就横亘在咱们和曹操之间!倘若我们贸然前去攻打讨伐张绣,万一他突然投降曹操,那岂不是平白无故地给曹操增添了一份强大的实力?想必曹操应该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才会一直容忍张绣安然无恙地度过这么多年吧......”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亮忽然抬起头来,神色颇为严肃地摇了摇头,然后朗声道:“主公,您的这个想法恕我实在难以苟同!不管怎样去分析,张绣心中所倾向的对象未必不会是丞相!而如果张绣真的不愿意投降,那张绣便只能算作我们的敌人!既是敌人,那么无论是他最终倒向刘备一方还是曹操阵营,只要能够将他一举彻底消灭掉就行了!又何必顾虑重重、想东想西?”

听完诸葛亮这番言辞犀利的话语之后,张固不禁微微一怔,随后转头看向在座的其他人,开口问道:“诸位对此事又是怎么看的?对于孔明刚才提出的意见,大家不妨都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一时间,堂下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率先发言。过了片刻,只见郭嘉稳步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朝着张固恭敬地拱了拱手,沉声道:“丞相!关于孔明的意见,在下表示完全赞同。反正迟早都是要与曹操展开一场生死决战的,与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倒不如果断出手,先解决掉张绣这个潜在的威胁!可以先选择与张绣接触一二。然后再做打算!”

“咱们把决战的战场放在南阳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南阳比邻汝南,与徐晃部可以遥相呼应。如此一来,中线的实力增强之后,东线的徐州黄忠部也能一起联动,想办法向青州发起进攻!”

周瑜也站了出来,拱手道:“丞相,可行!如今新式水军成立,只要曹操将目光投向南阳,那么等青州一开打,我的水军就可以考虑从乐安国或者是平原郡登陆!从背后一起攻击青州!”

听完三位谋士的意见,张固豁然起身。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命令荆州的张辽做好战前准备!”

“等我抽调兵马!这次我要亲自统领兵马出征!目标就盯在南阳!此战一定要将张绣彻底从南阳赶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