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扬州 > 第242章 刘表的烦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江陵城内,刘表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上,脸色铁青。他面前站着几位心腹谋士,个个面色凝重。

此刻粮草被毁的后果已然出现,城内大军人心惶惶,而城内的百姓也是人心浮躁不堪。

\"主公,城内粮草被烧,城外又有张固大军围困,形势危急啊!\"蔡瑁第一个开口,\"依我看,眼下不如从百姓和粮商手中征粮,先解燃眉之急,才能做其他的考虑!\"

\"不可!\"一旁的韩嵩立即站出来表示反对,\"此时强征民粮,必定会激起民变。依我之见,不如退守襄阳,那里粮草充足,城池坚固,足以与张固周旋。\"

刘表听后,内心一阵意动,襄阳城内此刻正是文聘在防守。城内还有三万大军。如果此时退往襄阳,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退守襄阳?\"就在刘表内心思索之际,一旁的蒯良却是冷笑一声道。似乎是对这个提议非常的不屑一顾。

只听蒯良继续说道:\"韩大人未免太过天真。张固既然敢来围城,必定在前往襄阳的路上也布下了重兵。况且,襄阳背靠南阳,只是荆州的一隅之地,就算前往南阳保全一时,等张固平定完南郡其他地方,还有荆南之后,独留一个襄阳还能支撑多久呢?”

韩嵩听后,立刻反驳道:“那依你之见,咱们该咋办。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南郡就是一片死地,根本守不下去了!”

蒯良冷哼一声道:“留在南郡和退守襄阳,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依我看,不如直接投降,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放肆!\"刘表猛地一拍桌案,\"我刘景升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议事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刘表环视众人,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主公,不好了!城内粮价飞涨,百姓已经开始哄抢粮铺了!\"

刘表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而这一切,都是拜那个叫张固的年轻人所赐。

刘表强撑着身子,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手指紧紧扣住座椅的扶手,指节发白,仿佛这样就能稳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心神。议事厅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几位谋士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轻易开口。

“主公!”蔡瑁见刘表神色恍惚,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此时若不果断行事,恐怕局势会更加恶化!百姓已经开始哄抢粮铺,若不尽快控制,城内必将大乱!”

刘表缓缓抬起头,目光在蔡瑁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韩嵩和蒯良。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疲惫和无奈,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蔡瑁,”刘表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说强征民粮,可曾想过百姓会如何反应?若是激起民变,城内自乱,张固大军趁虚而入,我们岂不是自取灭亡?”

蔡瑁脸色一变,正要辩解,刘表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刘表的目光转向韩嵩,语气中带着一丝希冀:“韩嵩,退守襄阳……当真可行吗?”

韩嵩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襄阳城高池深,粮草充足,且有文聘将军坐镇,三万大军足以固守。只要我们及时撤离,张固未必能追上。即便他在路上设伏,我们也可分兵突围,总比困守江陵坐以待毙要好!”

刘表微微点头,似乎被韩嵩的话打动。然而,蒯良却冷笑一声,打断了刘表的思绪。

“主公,韩大人所言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蒯良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张固既然敢围江陵,岂会不防我们退守襄阳?他只需派一支轻骑截断我们的退路,而且张固手上的还不是轻骑,反而是强大无比的名叫玄铁骑的重骑兵,一旦出城,到时候只能被这只骑兵耗死!”

“到时候我们便成了瓮中之鳖!更何况,襄阳城虽然坚固,却是孤立无援,张固只需围而不攻,我们迟早会粮尽而亡!”

刘表的脸色再次沉了下来。他看向蒯良,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那你倒是说说,我们该如何是好?难道真要如你所说,向张固投降?”

蒯良毫不畏惧,直视刘表道:“主公,投降未必是耻辱。张固虽是敌人,但他并非嗜杀之人。只要我们肯降,他必定会善待主公及家眷。若是顽抗到底,不仅主公性命难保,江陵城内的百姓也将遭受战火之苦!”

“住口!”刘表猛地站起身,怒视蒯良,“我刘景升一生行事,岂能向一介晚辈低头!你若是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不念旧情!”

蒯良见状,只得低下头,不再言语。然而,他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屑,似乎对刘表的固执早已看透。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冲进议事厅,跪倒在地:“主公,大事不好!城北的粮铺被百姓抢光了,守军与百姓发生了冲突,已经死了十几个人!城内乱成一团,士兵们也开始骚动,有人甚至想要开城投降!”

刘表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险些摔倒。他扶住桌案,勉强稳住身形,心中却是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

“主公!”蔡瑁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不能再犹豫了!若是再不采取行动,城内必将大乱!依我之见,立刻下令强征民粮,同时派兵镇压骚乱,绝不能让局势失控!”

刘表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先让我考虑考虑!蔡瑁,先派兵镇压骚乱,凡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蔡瑁听闻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躬身领命,匆匆忙忙地快步离去。一旁的韩嵩看到此景,嘴唇微微张开,似是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他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未能开口,最后只是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默默地退到了旁边。与此同时,蒯良嘴角泛起一丝冷冷的笑容,紧接着便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议事厅。

此时的刘表,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的背影,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之感。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刚刚做出的这个决定极有可能会导致江陵城陷入更为严重的混乱局面之中。然而,事已至此,他已然别无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回首往昔,自己在荆州这片土地上辛辛苦苦打拼了十几个春秋,可到头来却发现似乎从未真正将这一大片广袤无垠的地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次如此快速的败于张固之手,细细想来,恐怕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自己对于自身势力的掌控力度不足所致啊!

没有经过浴血奋战、生死搏杀而获取的统治权,就如同那建造在毫无根基支撑的松软沙丘之上的宏伟建筑一般。

不管这座房屋外表看起来有多么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只要稍微遭遇一点点风吹雨打或者轻微的震动摇晃,瞬间崩塌瓦解都将会成为不可避免之事。想到这里,刘表不由得眉头紧蹙,忧心忡忡起来……

就在刘表心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之时,忽然间,又有一名传令兵神色匆匆地疾驰而来。刘表抬眼望去,心头不由得一紧,刚刚才稍稍平复下来的心绪瞬间又被烦躁所占据。他深知,此时此刻这些传令兵匆忙赶来,多半不会带来什么好消息,而只会给自己原本就已经烦乱不堪的心境再添一把火......

\"究竟又出什么事情了?难不成是城内又爆发新的冲突了吗?\" 刘表阴沉着脸,坐在大堂之上,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绝望和无奈,向那名刚到堂前的传令兵发问。

传令兵显然没有料到会突然遭受如此质问,一时间竟有些愣住了。不过很快,他便回过神来,赶忙向刘表拱手行礼,回答道:\"回禀州牧大人,并非城内出现冲突。而是有人从城外射进来一支羽箭,箭上还绑着一封书信。据小的观察,信封上所书乃是城外主将张固写给您的!\"

听闻此言,刘表原本紧绷着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但紧接着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他急忙挥手示意传令兵将书信呈上来。

接过书信后,刘表迫不及待地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上面的内容。只见信中写道,张固欲邀他出城会面,且双方皆不可携带兵器,仅以二人二骑单独相谈。大军可立于两人身后百步之外。

看完信中的内容,刘表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暗自琢磨着张固此举究竟意欲何为?是真心想要与自己商谈要事,还是另有所图设下的陷阱呢?以如今张固军取得的优势,似乎没有必要和自己来上这样一出戏吧?

一时之间,各种念头在他脑海中交织闪现,令他难以决断是否应该应约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