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扬州 > 第54章 郭嘉归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固望着孙坚的背影,摇了摇头,心中暗道:“看一眼少一眼了,孙坚真是厉害果决,竟敢发此毒誓。果然,他不久后便死于荆州军弓箭之下,真是应了毒誓啊。”

众人见状,纷纷摇头散去。张固也混迹于人群之中,只见长沙军浩浩荡荡地拔寨离去,离开了洛阳,向南而去。

至此,第一个撤离联军的诸侯已经出现,而往后,这样的诸侯只会越来越多。 就在次日,曹操也率领残部离开了洛阳,据传是前往兖州。曹操离去时,袁绍虽极力挽留,却未能改变其去意。

彼时,洛阳城中尚有十六路诸侯驻留,他们整日宴饮作乐,无所事事,而各路诸侯的军队之间也时有摩擦。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的耐心逐渐消磨。袁术在收编了两万白波军后,其麾下大军已增至四万之众。作为粮草官,袁术更多地将物资倾斜给自己的军队,导致其他诸侯的军队开始面临粮草短缺的问题。然而,由于袁家两兄弟合计的军力已超过九万人,众人虽心有不满,却也不敢轻易招惹袁术,只能私下寻求解决之道。

幸运的是,洛阳离陈留不远,广陵军人数虽少,但张固大军的粮草一直由张固的伯父张邈供应,因此并未受到缺粮的困扰。然而,其他诸侯的日子却日渐艰难。

就在这一天的傍晚,张固正在营中休息,张成突然进来禀报,称郭嘉和赵云已经归来。在离开十四天后,郭嘉终于返回洛阳,张固闻讯大喜,立即奔出大营迎接。

张固大步向前,衣袂随风飘扬,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营外的夕阳如熔金般洒落,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似乎连影子都透露着急切与期盼。

远处,郭嘉身着青衫,骑在马上,身姿挺拔。尽管眉宇间透露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归来的兴奋与睿智的光芒。赵云紧随其后,英姿飒爽,手中长枪在夕阳下泛着寒光。

“奉孝!”张固远远地呼唤着,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欣喜。郭嘉闻声,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笑容,轻轻拍了拍马背,加速向前,迎了上去,翻身下马后,两人把臂而笑。

张固放声大笑,郭嘉也随之而笑。突然,郭嘉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

扬了扬手中布包,郭嘉笑道:“主公,猜猜看,我为您讨来了什么官职?”

张固笑道:“观奉孝如此喜悦,想来应是广陵太守无疑,或许还加封了一个将军之衔吧?”

郭嘉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布包递给张固,说道:“主公还是自己看吧。”

张固接过布包,轻轻打开,只见里面摆放着两方印章。他拿起其中一个,只见这印章小巧精致,由白银打造,重量不过百余克。

他翻转印章,只见底部刻有“镇东将军章”五个大字,不禁目瞪口呆。他惊讶地说道:“奉孝,镇东将军?此称号在杂号将军之中也属上乘,董卓竟将此称号赐予我,他莫非是疯了?”

郭嘉神色凝重,低声说道:“主公,此处不便多言,我们还是先回大营吧。”

张固一拍脑门,说道:“对,先回去。”

说罢,三人一同返回大帐。此时,黄忠与徐晃也已来到中军大帐。五人见面,寒暄几句后,张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奉孝,你先说说这镇东将军的事。”

郭嘉答道:“主公,如今的镇东将军已不再是杂号将军,而是重号将军了。”

黄忠闻言,面露疑惑之色,问道:“何时镇东将军也成了重号将军?”

张固则心中明了,镇东将军,或曰四镇、四征将军,在曹操掌权之前,确实为杂号将军。直至曹操掌权后,这些将军的称号才升格为重号将军。

而吴、蜀两国,因为不能承认魏国的正统地位,自诩为正统。则一直沿用汉朝制度,不承认四镇将军与四征将军为重号将军。

自汉朝以来,将军一直分为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两种。重号将军职位崇高,轻易不封,通常由皇帝任命的最高级武官担任,且数量有限,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四方将军等。

这些将军的设立时间也不尽相同,如骠骑将军便是汉武帝特地为霍去病所设,其权力仅在大将军之下。四方将军则包括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个职位。

如今的袁术便是重号将军之一,他身兼南阳太守与后将军之职。而刘备在许都觐见汉献帝后,也被授予了诸多官职。 刘备自此踏上崛起之路。他的头衔也由原本的汉室宗亲,逐步转变为大汉皇叔、豫州刺史、左将军及宜城侯。

杂号将军,亦称列将军,其职位相对较低,封授较为频繁,通常授予中低级武官。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伏波将军、奋威将军、虎威将军、军师将军、镇军将军以及龙骧将军等。

及至曹操掌权时期,四镇将军与四征将军亦被纳入重号将军之列。至南北朝时,四平将军与四安将军亦被增添为重号将军。

面对黄忠的提问,郭嘉解释道:“就在不久前,董卓将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以及四平将军提升为重号将军。”

黄忠点头,疑惑道:“原来如此,董卓此举究竟是何用意?为何会如此突然?”

张固笑道:“此事或许与奉孝有关,还是让他来解释吧。”

郭嘉嬉笑道:“哈哈,主公刚才只看到了一个印章,还有一个未曾查看呢。主公快看看吧。”

张固从布包中取出另一个印章,疑惑道:“这不是广陵太守印吗?有何……大惊小怪……的……”

“什么!!!扬州刺史印!!!奉孝,你到底做了什么?难道你把我卖给董卓了?”

郭嘉见张固失态,于是大笑道:“主公,董卓确实有意招你为婿,但请主公放心,我已经帮你回绝了。主公不必紧张,哈哈哈哈……”

张固冷静地问道:“奉孝,究竟是怎么回事?请详细道来。”

郭嘉在稍作调整后,以沉稳的语调,开始详细叙述过去两周内的种种经历。

那日,郭嘉与赵云二人共骑,自轘辕关疾驰向西,目标直指长安。他们未做片刻停留,自洛阳城外绕道而行,彼时,洛阳已陷入火海,浓烟遮天蔽日。

随后,他们沿崤函古道继续前行,穿越函谷关,沿黄河之畔缓缓西进。至潼关时,恰逢赶上董卓掳掠的百姓队伍,二人打扮一番便混入其中,悄无声息地通过了潼关的守备。

穿越潼关后,他们加快了步伐,迅速抵达了长安城。此时的长安,局势动荡不安,公卿大夫与自洛阳逃难而来的百姓挤满了这座古城。郭嘉深思熟虑后,决定暂不直接求见董卓,而是先探寻李儒的府邸所在。

彼时,李儒正与董卓商议要事,不在府中。二人耐心等候,直至黄昏时分,方见李儒归府。随后,郭嘉携赵云前往李府,以李儒同乡之名求见。

得益于同乡之名的便利,李儒最终同意接见。下人引领二人至李儒面前,李儒望着眼前两张年轻的脸庞,不禁心生疑惑:“尔等何人?为何假冒我同乡之名?”

郭嘉淡然一笑,道:“李文优大人,在下郭嘉,字奉孝。我二人虽非您同乡,但确有要事相商。”

李儒抚弄着下巴上的山羊胡须,好奇地问道:“哦?那你便说说看,究竟有何要事?”

郭嘉目光坚定,缓缓开口:“文优兄,我等此番前来,实则是为董卓大人麾下大将牛辅之事。牛辅将军不幸被我主俘获,我等欲与大人商议赎回之事,以帮尔等安定军心。”

言罢,他轻轻拍了拍身旁的赵云,示意其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密信。赵云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恭敬地将信件双手奉上。李儒接过信件,眉头紧锁,目光在字里行间仔细斟酌。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三人神色各异的脸庞,空气仿佛凝固,众人静待李儒的决断。

李儒审阅完信件后,神色愈发凝重,缓缓放下手中的纸张,抬头望向郭嘉与赵云。 一抹微妙的狡猾在他眼中一闪即逝,他沉声道:“诸位是否隶属张固麾下?此事非同小可,需深思熟虑后再作定夺。”

他起身,在屋内踱步,烛光把他的身影拉得修长,斑驳地投射在墙壁上,宛如幽暗中的魅影。“牛辅将军身为丞相的重要辅佐,若要赎回,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与交换的筹码。你们此行,正是为了这份诚意与筹码而来吧?”

言及此处,他停下脚步,目光炯炯,直视郭嘉:“既然二位有此意愿,可愿随我一同面见董卓大人,亲自陈述你们的立场?”

郭嘉神色从容,淡然一笑:“此事尚不急于一时。若直接与你家主公交谈,一旦谈判破裂,便再无回旋余地。这也是我先来找文优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