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臧洪起身回答:“兵械所现有铁匠二百七十余名,其中陈留支援百人,另招募一百七十余名。每位铁匠均配有三名学徒,遵照主公之意,全力制造扎甲,仅少数工匠负责兵器打造。”

张固回应道:“如此甚好,关于兵器,我已有一些构想,稍后我会亲自前往军械所查看。”

臧洪继续汇报:“此外,根据主公指令,我们还招募了六百多名木匠,招收六百名学徒。计划在江边建造战船。目前,已购得大量木材,正在晾晒中。造船的船台也在建造中。”

张固点头,接着询问:“那射阳盐场的情况又怎样?”此时,陈矫起身禀报:“启禀主公,射阳盐场正在扩建,已招募两千多人从事制盐工作……”

陈矫继续汇报道:“目前,我们每日大约能生产食盐二百石左右。”他接着补充道,“然而,主公,实际产量会根据天气状况有所波动。这二百石的产量仅在天气良好时才能实现。”

“此外,”陈矫继续说道,“三千人每日需消耗粟米一百五十石,加之他们的月薪为五百钱。综合计算,每日所需成本还包括二十石食盐。”

张固闻言点头,关切地问道:“季弼,盐场管理严格,工匠们对此是否有异议?”

陈矫摇头回答:“并无异议。盐场不仅为工匠提供一日三餐,每月还发放固定月奉。此外,我们还将其家眷迁往附近,并分配田地。工匠们对此深感感激。尽管有士卒管理,工匠不得随意外出,但他们对此并无太大怨言。”

“其实,工匠们都明白,学会制盐,就相当于掌握了传家的技艺。他们对此都感到非常高兴。”陈矫进一步解释道。

张固无奈地说:“制盐之法虽非难事,但这些盐一旦充斥市场,难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探知。人多嘴杂,早晚会泄露出去。我们能保一天是一天吧。”

随后,张固召集了郭嘉、臧洪、陈矫、步骘四人。他轻敲桌面,缓缓说道:“诸位,我计划推行军功牌制度,以军功为依据进行奖赏,授予田地并封爵。这样既能激励士气,又能避免田地闲置。”

张固目光坚定,扫视着在场的四人,继续阐述道:“军功牌制度应以战场表现为基础,斩敌首级、夺旗破阵、攻城先登等均可视为军功。授田则根据功劳大小进行划分,设立特等功牌、一等功牌、二等功牌、三等功牌等不同等级。分田面积从五亩至百亩不等,并辅以金银赏赐。务必确保公平公正。”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赞同道:“此计甚妙,既能彰显主公的公正无私,又能激发士兵们为军功奋勇拼搏。”

臧洪也表示赞同:“确实如此,这样一来,军中士气必将大幅提升。”

陈矫则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提出疑问:“只是,这军功如何量化,以及授田多少的具体标准,还需我们进一步商讨确定。”步骘补充道:“我们还需防范有人弄虚作假,破坏规矩。”

郭嘉轻轻敲击着桌案,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说道:“子山所言极是,我们应当设立监察之职,以防止军中贪腐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一份军功都能得到公正的落实。”

臧洪点头表示赞同,陈矫则迅速拿出笔墨,开始起草相关的制度细则。步骘在一旁进一步建议道:“我们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奖惩条例,以此来警示众人。”

张固神色凝重地说道:“军功牌制度是我军兴盛的基石,我将此事交给你们四人负责。从制度的设计到确保无懈可击,从监督实施到保证公正无私,从制定奖惩条例到防范奸诈行为,以及监察职责的落实等等,都需要你们认真讨论。七日之后,我大军即将出征,你们必须在此之前将此事公布于全军将士,激励他们建功立业!”

四人起身,齐声应诺。

张固接着说道:“另外,我还要设法让子敬尽快返回,我需要他帮我联络东海糜家。”

随后,张固看向黄忠,吩咐道:“汉升叔父,你率领一千五百人马,去交换回子敬。告诉子敬,我有要事相托,让他速速归来。”

“此外,等我出兵后,你便由毅材担任副将,共领三千人马,从东城起兵,攻打曲阳、阴陵,进而进击寿春。你先进入九江,此事需保密,切勿打草惊蛇。”

黄忠起身抱拳领命,张固又补充道:“汉升叔父,子敬在家屯有六千斛粮草,你无需多带粮草。”

黄忠再次抱拳领命后出发。张固又看向蒋钦,说道:“公亦,你也领兵一千,与周泰会合。等我大军出发,你们便出动,攻打历阳、阜陵,直至合淝。此战你为主将,周泰为副将。”

蒋钦抱拳领命后也出发。张固继续说道:“子龙、公明,你们整顿好虎贲军和骑兵军,七日之后,我们一同出发!”赵云和徐晃也起身领命。

张固起身说道:“好了,事情大多已经安排妥当,你们都去忙吧。子源叔父,你随我去军械所看看。”

不久,张固与臧洪一同步入军械所。 一股铁与火交融的气息迎面扑来。阳光穿透屋顶的裂缝,斑驳地洒在繁忙工作的工匠们身上。他们正位于张固独创的流水线旁,各自履行着职责,一切井然有序。

铁匠们携带着学徒,汗水淋漓地将一块块铁坯投入炉火中煅烧。待铁坯赤红如焰,他们便迅速将其取出,放置于铁砧之上。与此同时,其他工匠接力般接过这些炽热的铁坯,有的锤打成型,有的淬火以增强硬度。

目前,军械所主要忙于为虎贲军制作扎甲。这些铁匠们带领徒弟,将一个个铁片捶打完毕后,整齐地放置于框内。随后,有人将这些铁片送往下一道工序——打孔。打孔完成后,铁片又被送入下一环节,串联成甲。最终,由裁缝在甲内安装内衬,完成整个制作过程。

然而,目前的扎甲仅覆盖使用者的躯干及肘部,如同半袖短衣,主要防御躯干部分,而四肢和头部则无法得到有效防护。由于四肢铠甲的打造过程复杂繁琐,张固决定先为虎贲军和骑兵军尽量配备齐全的躯干铠甲。

张固与臧洪继续前行。另一边,众多铁匠正忙于打造兵器,成品兵器整齐排列,寒光闪闪,充分展示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张固满意地点了点头。

兵器的打造必须由精通的老师傅亲自操刀,与铠甲制作不同,铠甲可以由老师傅带领学徒共同完成铁片的打造。张固与臧洪走近时,一名铁匠迎了上来,连忙向张固和臧洪行礼。

此人正是被张固在虎牢关救下,后又被强行带到广陵的吴修。如今,吴修已成为军械所的负责人之一,负责监督所有军械的打造工作,广陵军的军械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显着提升。

张固看着吴修,微笑着问道:“吴先生,在广陵住得还习惯吗?”吴修苦笑一声,回答道:“主公,哪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您毕竟是我的救命恩人。好在您又命人将我家眷接来了,如今一家老小都在这里,倒也安心了。”

张固闻言,哈哈大笑,接着说道:“吴先生,请你召集所有有技术的大匠,我有要事与你们商量。”吴修召集了所有铁匠,众人围拢成一圈。张固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予吴修,并说道:“吴先生,请过目。这是我希望您能为我打造的长刀,我打算将其配备给虎贲军。”

张固所提供的图纸上,描绘的是中国四大名刀之一的户撒刀。此刀因其产自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这些军队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授给了阿昌族同胞,阿昌族将其技法发扬光大,最终成就了户撒刀的威名。

吴修审视图纸后,说道:“主公,此刀相较于环首刀,刀身更宽,且带有弧度,制作难度恐怕会大一些。”

张固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而且我有明确要求,打造这些刀时,必须使用百炼钢。”

吴修点头回应:“既然主公有要求,我们定会尽力完成,只不过时间上可能会比较漫长。”

张固说道:“时间不是问题,但质量必须上乘。同时,你们也要发挥聪明才智,可以招募人手,带学徒。初期他们可以学习相关知识,后期百炼成钢的过程可以交由他们负责。而你们则专注于用打好的钢坯打刀,这样时间上就能节省不少。”

吴修点头表示同意。张固继续说道:“吴先生,我曾听闻过一些打铁技艺,你试试看能否将其融入到锻造过程中。”

吴修好奇地问道:“主公对打刀的技艺也有所涉猎?这些都是许多铁匠世家的不传之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