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六安古城,自张固与孙策激战并陷入僵持局面以来,城中的氛围愈发紧张。一日,张固与谋士郭嘉并肩漫步于城墙之上,审视着周遭的局势。

张固沉声道:“奉孝,我等是否应加速推进,尽早击溃孙策之军?毕竟,舒县与六安相距甚远,若陈温在舒县无法抵御袁术的进攻,一旦袁术攻破舒县,黄祖再行撤退,届时,我军恐将孤军奋战,对抗袁术大军。”

郭嘉闻言,微微颔首,沉稳回应:“主公勿忧,舒县已有斥候严密监视。自那次挫败孙策以来,袁术大军并未发起攻城之战,想来当前局势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张固点头,目光远眺袁术军营,只见营内主将旗帜已由“孙”字更换为“纪”字。他心中疑惑,对郭嘉道:“奉孝,有消息称孙策似乎返回了袁术军中,而袁术则派遣纪灵领兵前来,这似乎表明他对孙策已失去信任。”

此时,典韦匆匆登上城墙,疾步至张固面前,急切禀报:“主公,子龙骑兵传来急报,孙策率领约三千兵马向南而去,已离开前方军营。”

张固闻言,眉头紧锁,转向郭嘉:“奉孝,袁术此举何意?他刚为纪灵增兵四千,又任由孙策带走三千兵马,这岂非自相矛盾?也不像是疑兵之计啊。”

郭嘉面露凝重,未立即作答,而是蹲下身来,以石子在地上划拉着,口中念念有词。张固见状,不禁笑道:“奉孝,你这是在做什么?”

郭嘉突然站起身,神色坚定地说:“主公,但愿是我算错了。但如若无误,您之前提出的速战速决之策,需提前付诸实施!”

张固满心疑惑:“奉孝,你究竟算出了什么?”郭嘉皱眉答道:“主公,若袁术真对孙策失去信心,那他为何还要让孙策与纪灵一同领兵前来,又任由孙策带走三千兵马?此举实在不合常理。”

张固愣住,追问道:“奉孝此言何意?”郭嘉自语道:“因此,只能推测孙策带走的是他本部经常率领的兵马。他向南而去,究竟有何目的?莫非黄祖那边有所动作?”面对是否继续围攻舒县的抉择,张固的思绪骤然明晰,他脱口而出:“丹阳郡!奉孝,莫非孙策已奔赴丹阳郡?”

郭嘉闻言,眉宇间浮现出一抹凝重,沉吟道:“主公,嘉亦有所预感。然而,袁术岂是宽厚之人?他竟遣三千兵马助孙策前往丹阳,此举无异于为孙策铺设自立之路。倘若此行为孙策擅自决定,纪灵理应加以制止,为何未见阻拦?”

张固忆及《三国演义》中孙策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的情节,遂向郭嘉阐述:“奉孝,孙策手中握有孙坚遗留下的稀世之宝。倘若他将此宝献予袁术,以袁术贪婪之性,断难拒绝。”

郭嘉面露惑色,追问道:“即便是稀世之宝,又怎能抵得上三千精兵与一郡之广?究竟是何等宝物,竟有如此威力?”

张固微微颔首,语带肯定:“若是传国玉玺,分量足矣。不错,正是孙坚于洛阳所得之玉玺!彼时奉孝未在洛阳,随后我等又急于返回广陵,故而此事奉孝未曾知晓。”

郭嘉闻言,神色大变,惊呼道:“传国玉玺?如此一来,一切便豁然开朗。看来,真正的变数不在庐江,而在丹阳。吾本以为智计无双,却未曾想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固宽慰道:“此事非奉孝之过。然而,孙策此人非同许贡、刘繇之流,实乃劲敌。若让他在丹阳站稳脚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攻取庐江郡!”

郭嘉闻言,点头赞同:“主公所言极是,时不我待,不可再拖延!”

典韦搔了搔头,说道:“主公,军师,您指的是那日的那位年轻人吗?在我看来,他似乎并无过人之处。”

张固神色凝重地回答:“毅材,人家能将传国玉玺这样的稀世之宝轻易赠予,这份胸襟,已超越其父。”

郭嘉并未理会典韦,只是在一旁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开口言道:“主公,明日可率兵前往纪灵大营前挑战。若纪灵应战,凭我军精锐之师,必能大败于他。若他坚守不出,则可命子龙领兵向西扫荡,袭扰袁术的粮道,以此逼迫纪灵出战!”

张固闻言,点头赞同:“好,就依奉孝之计行事。”

次日,张固率领全军,倾巢而出。他身披银甲,手持长枪,立于阵前,阳光下铠甲闪耀,熠熠生辉。他高声喊道:“纪灵匹夫,可敢出营与我一战!”

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激起层层回音。然而,纪灵大营内却是一片死寂,唯有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无人应答。纪灵随袁术参加过讨董之役,对于张固典韦的勇猛,非常了解。

张固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纪灵的营寨,只见寨门紧闭,守军严阵以待,箭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寒光。

见状,张固怒喝一声,挥枪直指营门。身后大军士气高涨,战鼓雷动,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气势,直冲云霄。

面对如此场景,纪灵并未选择出战,而是坚守于营寨之中,呈现出一种避战不出的态势。这座大营经过孙策和纪灵的修缮,拒马,木桩营墙,箭楼。甚至围着大营一圈,还挖了一圈壕沟。属实难以强攻!

张固见状,无奈之下,只能率领部队撤回城中。回城后,张固立即下令,由赵云率领骑兵部队,对袁术的运粮队进行袭扰。

赵云迅速领命,随即带领精锐骑兵向西进发,马蹄声震耳欲聋,尘土遮天蔽日。自六安失守以来,袁术的运粮路线已向西调整,以避开六安地区。同时,由于袁术分兵与张固对峙,其单次运粮的数量也显着增加。

赵云接到任务后,带领骑兵部队在密林与山丘间灵活穿梭,行动迅速且悄无声息,如同鬼魅一般。经过数日的搜寻,他们终于发现了袁术一支运粮队的踪迹。

夜幕降临,赵云率领部队悄然接近袁术的粮草队伍。在火光映照下,只见粮草堆积如山,守备虽然严密,但在骑兵的突击之下,运粮的士卒很快便被杀的溃散而逃。

赵云眼神凌厉,挥手示意,骑兵们迅速散开,点燃火把投向粮堆。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烈焰肆虐,粮草迅速化为灰烬,夜空被映照得通红。袁术军的惊呼声、混乱声此起彼伏,而赵云等人则已趁机撤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与绝望。

粮道遭受袭击,军粮被焚毁的讯息,迅速传递至袁术处。近日以来,袁术自获得传国玉玺后,心情颇为愉悦,甚至对蜜水的饮用也增加了不少。

然而,这一消息的到来,却使得袁术手中新换的,用来喝蜜水的玉盏再次被愤怒地掷于地面,摔了个粉碎。他在帐内怒吼道:“纪灵这个无能之辈,他是如何守护粮道的?传令给他,倘若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定叫他提头来见!”

阎象眉头紧锁,提醒道:“主公,孙策已从六安分兵三千离去,纪灵仅率七千兵马,兵力上并不比张固占有明显优势。更何况,张固手中还拥有一支骑兵部队,对纪灵部队进行袭扰,使其难以做出有效应对。”

袁胤接着说道:“如此情况,纪灵在六安的作用何在?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张固不断骚扰我军粮道?目前,我军尚有四万大军,若无粮草供应,大军将如何维持?”

杨弘挺身而出,拱手建议:“主公,不如派遣大军四处劫掠征粮,想必能够筹集到大军所需的粮草。”

见袁术似有采纳之意,阎象大惊,连忙劝阻:“主公,此举万万不可。若我军攻下庐江,庐江郡的百姓便将成为主公治下的子民。若对百姓进行劫掠,必将失去民心。未来,主公又如何能够统治庐江郡呢?”

面对阎象的反对,杨弘怒不可遏,质问道:“阎象,那你有何良策?”

袁术的目光转向了阎象,后者随即进言道:“主公,派遣骑兵部队以确保粮草辎重的安全运输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应加速推进对舒县的攻城战役,一旦成功占领,应立即调转矛头,反击六安。”

杨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可笑!此举固然英勇,但皖县之黄祖势力又该如何应对?”阎象冷静回应:“一旦舒县落入我手,仅需派遣一支小规模部队监视黄祖即可。只要我们成功击退张固,黄祖若非愚昧之辈,定会知难而退,主动撤军。”

袁胤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此计恐难行通。目前,军中粮食储备已告急,新粮尚未成熟收获,而且已两次遭张固劫掠焚毁。眼下,营中粮食仅足以支撑四万大军七日之需。若派遣骑兵护粮,则胜算难料,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依我之见,不如暂且撤退,重新夺回六安,击退张固。这样,我们可先占据庐江郡半壁江山,待秋收之后,粮食充足,再图谋庐江全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