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思源轻轻点头,瞧了一会儿后才缓缓步入,挥手遣开年轻人,亲自搀扶福伯漫步。

“哦,是少爷……来了,你事务繁忙……不必来此”,福伯察觉换人,当即抱怨道。

秦思源但笑不语,“无妨,我不过来瞧瞧母亲,顺道来探望您”。

福伯也不再多言,心里虽然高兴,但是闲叙几句后便开始逐客。

秦思源无奈,只好嘱咐几句,然后转头离开。

出了庭院没有多远,便遇到母亲李秀娘带着数位女子前来,秦思源赶忙行礼。

李秀娘也不客套,自任院长以来,甚少回秦家庄,将两个侄子与女儿的教养之事皆抛诸脑后,一心扑于养济院。

秦思源为养济院立下规矩,供给钱粮,人员则多由李秀娘招募的妇女组成,其中不乏从官军手中解救的可怜女子。

她们有家难归,又历经磨难,秦思源便将她们安置于此,使其有食可果腹,亦有自身之事业。

李秀娘上下打量儿子,看他容光焕发,身体健康,便不再理会,直言道:“思源,部分男童已然十二三岁,不宜再与女童共处,你作何打算?”。

秦思源明了其意,此时代孩童多早熟,母亲担忧他们接触多了会行差踏错。

略作思索后,应道:“那就将十二岁以上孩童分出,我另建两所学校,让他们男女分开学习”。

李秀娘展颜微笑,点头称许,“如此甚好,你安排妥当后,便来接人,我还有事情,先行忙碌去了”,言罢,携数位女子匆匆而去。

秦思源哑然失笑,暗自思忖,有事业之女子当真招惹不起,连亲子也不顾了。

瞧着母亲背影,他非常无奈,也大步流星地离开,董屠于一旁见此情形,也有些好笑,只是顾及秦思源的面子没有笑出来而已。

回到秦思源时已经快中午了,苏明哲也到了这里,两人也没有废话,简单吃了一点东西之后就启程。

一个时辰后,两人到了保宁卫驻扎地,这是重新选址的保宁卫,军工作坊也一起搬来了这里。

这个基地非常巨大,不但两万保宁卫驻扎在这里,一万多军工匠人也都呆在这里。

因此,这里戒备森严,还专门划出了一块三万亩的土地种菜等等,满足这几万人的需要。

而且这里还专门有个养猪场,里面几千头猪、上千只羊,有几百个后勤兵专门饲养,为这里的人提供了充足的肉食。

雷虎等人远远的站在门口,看到秦思源的骑兵队伍过来,马上迎了上去。

“大人”,雷虎直接行了一个军礼,后面的十几人也全都跟着行礼。

秦思源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听说你媳妇又给你生了一个儿子?和林云的女儿是同一天?”。

“嘿嘿”,雷虎咧开一张大嘴,“确实是这样的,属下想和他定个娃娃亲,那小子居然不愿意”。

秦思源瞟了他一眼,“我怎么听说你想给你两个儿子都定娃娃亲?”。

雷虎、林云他们是同一年成婚的,也就是崇祯二年,都是福伯找来的良家女子。

不过到现在生了两个孩子的也就雷虎和林云,雷虎一连生了两个儿子,林云生了两个女儿。

雷虎这人也是脸皮厚,想同时给两个儿子和林云的两个女儿定亲,这种情况林云怎么可能答应。

直接一口拒绝了,结果就是一个孩子的亲事都没有定下来。

“行了”,秦思源摆摆手,“林云每天事情很多,别拿这种事情去烦他,他已经够忙了”。

雷虎呐呐不敢多言,秦思源没有理会他,和后面的人打起了招呼。

“王师傅,身体可曾大好”,秦思源笑着问道。

王冶钢赶忙行礼,“已经好了,多谢大人关心”。

接着就是郑强、马逸群,站在最后的却是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两个外国人扶胸深深鞠躬,“见过大人”。

这两人一个叫阿方索,一个叫哈维,那个阿方索是个落魄贵族,对枪械很有研究,哈维也是一个资深制枪师。

两人都是西班牙人,之所以能来这里,也不是他们愿意的,而是熊宁元的妻族和暗夜合力的结果。

他们和家人被直接绑架来了这里,不过秦思源也没有亏待他们,考验一番之后,直接给了四级匠师的待遇。

这让他们从最初的惶恐到了接受,到现在已经安之若素,毕竟,他们离开家乡就是为了过好日子,这里的生活可比在西班牙好多了。

就是阿方索这个落魄贵族,在西班牙的日子都没有在这里的好,也坦然接受下来。

一番闲聊后,在雷虎的引领下去了靶场。

王冶钢直接拿了一支枪过来,“大人,这是我们刚刚研发的华夏三号,请您过目”。

秦思源接过这把枪,这是一把燧发枪,它主要由枪身、燧石击发装置等部分组成。

从工作原理来讲,扣动扳机时,燧石与金属产生摩擦而产生火花,火花落入火药池,点燃火药,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将弹丸推出枪膛。

它的出现使枪械的发火方式有了很大进步,相较于之前的火绳枪,燧发枪的点火更加可靠,射击过程也相对简便。

而且,它在潮湿环境下的表现也更好,因为火绳枪的火绳容易受潮,而燧发枪受此影响较小。

这把枪重约十一斤左右,长一米四,枪托是木制,前方有插槽,可以在前方插一把刺刀攻击。

秦思源对枪械其实不是很了解,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于是他给出了建议,画了简单的图纸。

但是对于枪械的研发一直进展不大,一是王冶钢等人困于旧有理念,二是基础机械工艺确实不行。

直到阿方索和哈维这两个洋人来了之后,这才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而这一把已经是第三种型号。

燧发枪在西方其实已经装备了,而王冶钢他们在弄懂了原理后,生产出了华夏一号。

后来秦思源给那把枪提了很多意见,这才有了这一把华夏三号,属于三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