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锦泽内心感到无比的温暖,不自觉的吐露出了心底的想法,脸上带着愁苦。
“蜜蜜,或许是我太冒进了,钱没挣着还亏了好几亿的债务,我真怕给不了你好的生活,还让你以后的生活变得更差。”
“我现在已经没有可支配的资金了,今天组的这个局,凑到的钱也是杯水车薪,支撑不了第一栋大厦完工……。”
他把目前遇到的困境一一和陈蜜蜜述说,眉头深深的皱起。
陈蜜蜜一听,瞬间就联想到了后世开发商的房屋预售制度,也许可以借用一下。
“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前面建的这几栋大厦我们划分出来规划成一个小区,先慢慢把贷款还了再安排后续的事。”
“华国现在恢复高考,京市大学生人口密集,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家立业,泽哥,你说他们会想在京市落户不。”
尉锦泽一点就透,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落户需要在京市有房子,蜜蜜你的意思是我们建房子卖吗?”
陈蜜蜜点头,“我们手里的投资资金并不是很多,为了加快房子建设进程,我们可以采用住房预售制度。”
“弄一个房子的模型出来,摆在一个沙盘里,要摆好看点,然后印制一些传单海报,先收取一部分定金……。”
在楼还没有建好时,提前收购房款,给出的价格要比平时低,乐意买的人指定多。
而且还有隐形的收费,像是什么物业费、管理费什么的,一楼可以用来做门面出租赚出租费。
以后商圈建起来,无形中都会支持商圈的消费这些。
还能这样??
尉锦泽豁然开朗,他深深皱起的眉也因为陈蜜蜜的话慢慢舒展开来。
蜜蜜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奇思妙想,很稀奇又很特别。
他烦恼那么久的事情,也被她的只言片语解决了。
最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看着尉锦泽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模样,陈蜜蜜略感无奈。
她只是说了后世一些很普遍的房地产营销策略而已,也就是现在的人们单纯没有见识过。
所以觉得很厉害,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可见他有多兴奋。
尉锦泽在脑海里默默的盘算着方案,第二天天不亮就早早起了床,专门找人定做了几套很漂亮精致的户型,摆在沙盘里。
上面有着介绍,国际商贸中心售楼部。
印制了许多单子在学校周边和京市周边发起来,有钱的、会买房的,总之尉锦泽一个都没有落下,这些都是妥妥的财神爷。
又招了两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做了专门培训,说话甜有技巧,短短两天就收了好几十套房子的定金。
这定金,尉锦泽还划分了几种方式,可以全款预订,可以半款、可以付百分之二十。
并且,提前预定的话,还可以先选自己要哪一栋,能指定,先到先得。
这个方案吸引了很多人,没到一个月,一个小区的住宅已经被预定完了。
还有许多人没有预定到,都预约了下一栋小区,有不少人来拿着传单来问房子,订单已经积压了厚厚一沓。
每天都有预定款进账,京市有钱的人多,大家都舍得花钱。
有钱人还专门定了小洋楼,面对定做的高价位也不介意,眼睛都不眨的直接付了全款。
因此尉进泽的手头越发宽裕起来,对接下来要做的事也有了信心。
杨红兵又往施工队招了不少人,尉锦泽专门给施工队起了名字叫华建一局。
三环那块地每天都是轰隆隆的机器运作声,一个个工人干劲十足,干得热火朝天的。
对于建筑进度,尉锦泽很上心。
他亲身参与建房,除了上课和晚上休息的时间,他跟工人们一样起早贪黑,拼了命的干。
他想把这些活做好,让定房的没定房的人都看看房子的品质有多好、用的材料有多扎实。
只要前期把名声打出来,后期就不愁没有进项。
地砖、灯具、水电、腻子、墙漆这些,一项项都是他利用上课之余的时间亲自找的厂家。
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比优势。
用的都是良心踏实的材料,没有一点儿偷工减料的小心思在。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在工地外用大大的横幅拉了一圈。
横幅上的标语:‘不是所有的建筑公司,都叫华建一局。’
寓意华建一局在建筑领域能稳步发展,以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赢得市场认可。
‘国际商贸中心,首都地标性建筑,与你相约。’
这两句话无疑是一大宣传,付定金的没付定金的人每天都要在工地外看好几眼。
每每映入脑海的就是国际商贸中心,这几个字的含金量非同寻常,跟有魔力似的引诱大家下订单。
一砖一木他们都能看到,清楚知道质量好坏。
大家潜意识里都认可了华建一局的实力,还有未来的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局势。
现在不买,以后买不起。
大家更信任的结果就是,订单量急剧暴增。
许多有钱人嗅到了三环这一片的发展前景,一个两个都来定制房子,也舍得砸钱。
订单太好,华建一局白夜班轮着干,这个月白班李二涛全程盯着,晚上换杨红兵。
蒋欢的生意也好到爆,盒饭供不应求。
工人们做的都是下劳力的活,她做菜舍得下料,肉多、量大、味美、价钱好,保证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