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婉兮在洞房内,心跳如鼓。陌无尘进来后,两人相对而视,皆是羞涩又欢喜。就在这时,窗外突然飘进一缕香雾,陌无尘警觉,却已晚矣,两人皆觉意识模糊。
原来那邪恶势力还有余孽,他们用奇毒对付新人。景皓文察觉不对冲进房内,见此情形大惊失色。他匆忙去找解药,可四处搜寻无果。
正焦急时,之前救助陌无尘的云游仙人现身。仙人叹气道:“此乃因果循环,不过这新人不该就此殒命。”言毕,拿出一颗丹药喂给二人。
景婉兮和陌无尘悠悠转醒,对仙人感恩戴德。仙人却说:“莫谢我,往后你们需多行善事。”
而后消失不见。
经此一劫,两人更加珍惜彼此。此后,景婉兮和陌无尘常伴左右,或作画吟诗,或游历山川。
景皓文则专心辅佐父亲,景家日益兴旺,一家人和睦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一日,宫中传来圣旨,召陌无尘入宫面圣。原来是边疆战事吃紧,皇帝听闻陌无尘武艺高强且足智多谋,欲派他前往边疆平定战乱。陌无尘虽不舍景婉兮,但君命难违,只得领旨。
景婉兮心中担忧不已,每日以泪洗面。但她也知道丈夫此行意义重大。陌无尘出发后,景婉兮便在家中操持家务,并时常去寺庙祈福。
陌无尘在边疆历经艰辛,终于大破敌军。但在归途中却遭奸人陷害,传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皇帝听信谗言,下旨将陌无尘打入大牢。
景婉兮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
桃娘满含担忧地看向景婉兮,轻声说道:“女儿啊,你就别再忧心忡忡啦,还是等你哥哥回来之后,咱们再从长计议吧!”景婉兮微微颔首,轻启朱唇回应道:“那好吧,母亲,我便先回房歇息了。”说完,她莲步轻移,缓缓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待到景婉兮的身影消失不见,桃娘这才将目光转向身旁的景渊,面露疑虑之色问道:“景郎,你说陌无尘当真会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吗?”
只见景渊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松,他略作思索后回答道:“依我之见,应当不太可能。此人不过是一介无权无势之人罢了,又怎能有如此胆量和能力去谋逆造反呢?想必其中定有隐情。”
桃娘听了这话,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紧接着又愤愤不平地说道:“确实有道理!那些平日里见不得我们过得好的人,肯定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来找我们的麻烦。这次说不定就是他们故意陷害陌无尘,妄图借此机会给侯府添乱抹黑呢!”
景渊点头,“不过这次未必能如他们所愿,毕竟陌无尘可是我的女婿,无论如何我都会保下他的。”
桃娘道:“我们要不去找平王一趟,一同商榷此事。”
景渊和桃娘赶忙前去找平王。
平王知晓来意后,沉思片刻道:“本王亦相信陌无尘的为人。只是如今陛下正在盛怒之下,证据又看似确凿,不可莽撞行事。”
景渊着急道:“王爷,还请明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陌无尘蒙冤受死。”
平王道:“当务之急是找到真正陷害之人的把柄。听闻那诬陷之人与右相有所勾结,右相近日频繁出入城西一座废弃宅院,甚是可疑。”
于是景渊暗中派人探查那座宅院。不久探子回报,果然发现右相与敌国密信往来,竟是要借此次事件扳倒朝中一些忠臣良将,陌无尘便是他们的一枚棋子。
景渊和平王带着证据面见皇上,将真相呈上。皇上龙颜大怒,严惩右相等人。陌无尘得以昭雪出狱。
陌无尘出牢那日,景婉兮早早等候在外。见到陌无尘憔悴模样,心疼得直落泪。
陌无尘轻轻拭去她的泪水,柔声道:“娘子莫哭,为夫回来了,以后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景婉兮道:“今后你还是别当官了吧,这里面的水太深了,我实在为你担心。”
陌无尘微微一笑,将景婉兮搂入怀中,“娘子所言极是,官场险恶,为夫也倦了。”
回到侯府,两人当即跟景渊和桃娘提了起来。
桃娘道:“你和婉兮回景家村吧,那儿人杰地灵,村民们也很友善。”
景婉兮道:“夫君,你看如何?”
陌无尘道:“好!”
自那日后,陌无尘便辞去官职。他和景婉兮回到景家村,另外买了一处宁静的小院。院里种满了景婉兮喜爱的花卉,每日清晨,陌无尘陪着景婉兮浇花施肥。偶尔兴起,两人还会比试一番诗词。日子过得悠闲惬意。
可好景不长,一天夜里,一伙强盗闯入村子。村民们惊恐万分,陌无尘挺身而出保护众人。他武艺高强,强盗们一时难以得逞。但强盗头目竟掏出一把奇怪的武器,发射出奇异光芒,陌无尘躲避不及被击中受伤。景婉兮心急如焚,她想起曾在一本古籍看到过这种武器的破解之法,于是按照书中所述寻找材料制作解药。
经过一番努力,解药制成喂给陌无尘。陌无尘恢复体力后,最终击退强盗。经历此事,他们决定向村民传授防身之术,之后村庄恢复安宁祥和,他们也在这片土地上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景渊与桃娘结束了京城的繁华生活,踏上了归乡之路,最终回到了那宁静祥和的景家村。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拂着人们的面庞,带来丝丝清新的气息。
景渊和桃娘身着素服,手提着鲜果与香烛,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缓缓前行。一路上,他们沉默不语,但彼此心中都怀着对先人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终于,两人来到了家族墓地。这里绿草如茵,墓碑林立,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显得庄严肃穆。景渊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祭品,然后点燃了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仿佛将他们的思念传递给了远在天堂的亲人。
桃娘则小心翼翼地将鲜果摆放在每一座墓碑前,她轻柔地抚摸着碑石,眼中闪烁着泪光。此时此刻,往昔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那些与亲人们共度的欢乐时光、温馨场景历历在目。
景渊静静地跪在一旁,看着桃娘的举动,他的内心也同样充满感慨。在这片寂静的墓地里,他们默默地倾诉着自己的心声,希望先人能够安息,并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安幸福。
祭拜结束后,两人缓缓起身,手挽着手,宛如一对恩爱的璧人,缓缓地走出了那片静谧的墓地。他们沿着来时那条蜿蜒曲折、铺满落叶的小道,慢慢地往回走着。
景渊一边走着,一边感慨万千地道:“这日子啊,真是如同白驹过隙,一晃就好似还停留在昨天一般。真没想到,我竟能与桃娘你携手走过整整二十六个春秋寒暑。”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柔和眷恋。
桃娘听到丈夫这番话,不禁莞尔一笑,犹如春花绽放般美丽动人。她娇嗔地说道:“想当年,你还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呢,如今可都变成一个老头子啦!不过就算景郎变老了,在我的心里呀,你永远都是那个最俊俏迷人的老头子哟!”说着,她轻轻地将头靠在了景渊的肩膀上。
景渊闻言,满含深情地转过头来,凝视着身旁的爱妻。他伸出一只手,轻柔地抚摸着桃娘那如羊脂玉般光滑细腻的脸庞,喃喃自语道:“倒是桃娘你啊,这些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如同我们初见之时那般美丽动人,简直就是岁月从不败美人呐!”
然而此时,桃娘的心中却涌起一丝疑惑。她暗自思忖着: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的容颜竟然丝毫不见衰老之态?明明自己早已成为一介平凡无奇的凡人,按常理来说,这容貌理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发生变化才对呀。难道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想到此处,桃娘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头。
景渊目光如炬,瞬间便捕捉到了妻子那细微的神色变化,心中不禁一紧。只见他缓缓伸出手去,轻柔地握住了桃娘略显冰凉的玉手,语气温柔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一般,轻声问道:“娘子啊,你这魂不守舍的样子,究竟是在思考何事呢?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一直瞒着为夫不成?”
桃娘微微摇了摇头,轻启朱唇回答道:“夫君切莫多想,我并未有所隐瞒。只是方才突然想起皓文一家如今仍滞留于京城之中,不知近况如何,我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忧罢了。”她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牵挂之情。
景渊听闻此言,剑眉微蹙,略作思索后安慰道:“你不必如此忧心忡忡,这又有何可担心之处呢?若是你着实思念孙儿孙女们,大可以立刻提笔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让他们前来咱们这风景如画、宁静祥和的景家村小住几日,岂不是美事一桩?相信以皓文的孝顺之心,定会欣然应允的。”说罢,他嘴角含笑,眼神里满是对妻子的关切之意。
桃娘听了丈夫这番话,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暖意,轻点臻首应道:“嗯,夫君所言极是。的确是我过于多虑了,想来也确实是许久未曾与孩子们相见了,心中自然是倍加挂念。待明日我便着手写信,盼望着能早日见到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说到此处,她那原本略带愁容的面庞终于绽放出一抹如花般娇艳的笑容。
正当此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空灵婉转。
两人诧异,寻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女子翩然而至。
女子面容绝美,气质超凡脱俗。
女子轻盈地走上前来,如水般的眼眸望向桃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嫣然的笑容,轻声说道:“哎呀呀,这才数年未见,怎的桃娘连我都不认得了呢!”那声音婉转如莺啼,清脆动听。
桃娘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眼前这位女子,心中暗自思忖着究竟是谁。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桃娘越看越觉得面前之人甚是眼熟,但一时之间却始终无法想起对方的身份。直到听到女子说出那句话后,她心头猛地一震,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之色,双手不自觉地捂住嘴巴,难以置信地喊道:“你……你竟然是大姐!”
大姐看着桃娘激动的模样,不禁轻笑出声,眼中满是温柔和宠溺,嗔怪道:“还算你这小丫头有点良心,没有将我彻底忘却。”说着,还伸手轻轻捏了一下桃娘粉嫩的脸颊。
桃娘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般,拉着大姐的手不停地摇晃着,急切地问道:“大姐,这么久没见您,可想死小妹啦!对了,怎么不见其他三位姐姐呢?”
大姐微微一笑,解释道:“她们啊,可忙得很呢!这不,都被山神大人给派遣出去办事儿啦。估计要过些日子才能回来呢。”说完,大姐的目光转向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景渊身上。只见他身材虽不如少年时挺拔,但气质沉稳内敛。
大姐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对桃娘说道:“这些年过去了,看到你和景渊如此恩爱和睦,我也就放心啦。当初我就知道,桃娘你眼光独到,定然不会选错如意郎君的。”
景渊听闻大姐所言,脸上闪过一丝羞涩之意,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他深情地望着身边的桃娘,眼中流露出无尽的爱意。两人相视而笑,那甜蜜的氛围仿佛能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
这时,桃娘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抬头看向大姐,疑惑地问道:“大姐,您这次大老远地赶来,想必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吧?”
大姐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实不相瞒,这景家村附近的山林中有股邪祟之气正在滋生蔓延,如果任由其发展,恐怕整个村子都会遭受灾难。”
景渊皱眉,“那可有应对之法?”
大姐摇头,“暂时没有头绪,但我感应到桃娘身上似有一种特殊力量,或许能克制这邪祟。”
桃娘一惊,“我?可我不知自己有何特殊之处呀。”
大姐靠近桃娘仔细端详,“也许与你容颜不老有关,总之我们必须尽快探寻清楚。”
景渊握紧桃娘的手,“不管怎样,我定会陪你一同面对。”
随后几日,三人在山林周边查探。桃娘尝试运用体内力量,意外发现自己能感知到邪祟的大致方位。顺着感觉寻觅而去,在一处隐蔽山洞前停下。洞里幽黑深邃,散发着阵阵寒意。
大姐深吸口气,“看来答案就在此处了。”
三人鼓起勇气走进洞中,准备揭开邪祟之谜并与之对抗,守护景家村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