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到县衙里的人到了码头,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了那几艘大船。

他们是刚来的,没有见到过自己艘船出海的情况,都被眼前的大船惊呆了。

他们是见过水军的大船,水军里也很少有这么大的船,不少人对萧家商行有了怀疑。

肖家商行背后肯定有人,而且这人的地位还很高,一般人是拿不到这么多的大船的。

县衙里的人上船去搜查自己艘船的时候,都没有敢故意找茬,看着船上的标记,还有京城船厂的标志。

顾娇很快得到了消息,他这几天都没睡好,就惦记着这几艘船,听到吕富回来了,赶紧让人给传消息,让人把船带到京城。

吕富来的很快,船上的东西都没动,等陛下先来看看。

他们一行人,去京城的路上都没有遮掩,沿海的码头都看到了这几艘大船。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还有人给京城的好友写信,打听这艘船的主人。

但是萧家商行很有名气,很少有人敢打听他的后台。

吕富望京城的时候,家都没回,直接去了皇宫。

顾娇先关心船上人员的情况,又问了他们路上发生的事情,等听说他们遇到了很多岛屿,对那边的东西更加感兴趣。

顾娇让人把傅轩叫过来,带着儿子去开开眼。

等到他们看到满船的金银珠宝,还有一些没有见过的好东西,对那些岛屿更加重视。

顾娇挑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带回宫,他让墨阳去帮着吕富把东西登记造册,然后全部交给肖家商行,进行拍卖。

本来大家对这几艘船的状况就很关注,听说过两天要进行拍卖,很多人都找关系要去拍卖行的门票。

吕富回家待了一天,就待不住了,赶紧回了商行,去操持拍卖的事情。

这次的噱头很大,只要东西卖的好,顾娇就有信心提放开海禁的事情。

这次拍卖会,傅武得了顾娇的命令,亲自带人去了,刚开始他还有一点不情愿,等看到这些好东,只觉得自己带的钱少,每一件东西都想要。

京城的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他们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好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价格也不低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也想带人出海。

傅武带着一个拳头大到夜明珠,兴冲冲的进了宫,他直接去找陛下,这是他送给他娘的礼物。

顾娇看着儿子进来,让人给他上茶。

傅武把盒子递给小影子,小影子亲自打开木盒,露出里面的夜明珠,兴奋的等着顾娇的反应。

顾娇已经见过这个夜明珠,他手里也有两颗,看着儿子兴奋的模样,他没有扫兴,高兴的接了过来,让人摆到她的书桌上。

傅武看着顾娇喜欢,也很开心。

“娘,海外真是个好地方,要是那边也是我们的多好,这些好东西就都是我们的了。”

顾娇跟着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傅轩走了进来,“估计不行,那边离我们这边太远了,不方便管理。”

傅武也冷静下,跟着点头,是他想岔了,没有考虑距离的问题。

顾娇知道他们考虑的有道理,现在船只比较落后,没有能力抵抗海上的大风大浪,他们这次也是幸运,出去了这么久,只损失了两艘船。

当然带回来的东西,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很多商人,都在找关系,想问问怎么才能出海。

顾娇在朝会上,带着人讨论这件事情,毕竟萧家商行这次交了三万两银子的税金,这已经是一大笔银子,够一个小县城,生活很长时间的。

这些官员能考上进士,都是精通算学的,他们在脑子里过了两遍,大体上就能猜出他们带来的这些商品总的卖了多少钱。

等到想明白的时候,他们眼睛羡慕的都红了,谁家里没有个铺子,要是他们也有船队,连孙子娶媳妇的钱也有。

这些人没有一个反对,就算是自家不能组成团队,也能多买点外面的新鲜玩意。

最重要的是,这次团队带来的见闻,听说外面很多地方有金矿,银矿,铁矿,他们就动了心思。

顾娇这次开海禁的决策,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前来办理出海证的人不少,光保证金就快收了一百万。

经过两年的努力,证明了当时开海禁的正确性,现在全国各处都能买到外面来的新鲜玩意。

还有那些外来的种子,也让他们挣了很多钱。

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孩子们全部送去读书,后来顾娇又制定了政策,孩子超过六岁,全部要送去读书,最少也要读三年。

三年过后他就不管了,愿意读书的可以继续读书,不愿意读书的也可以去找份工做。

现在整个国家都变得不一样了,县衙里有钱,第一选择就是修路,其他县城都有海外商品运过了,他们县城没有,这让人很没面子。

顾娇看着这个盛世,也觉得很欣慰,这是他理想中的国家。

他有些厌倦了现在的生活,他把身上的担子渐渐的往太子身上倾斜,等到他能接过所有的事情,顾娇慢慢的开始不上朝。

刚开始还是两天一休息,慢慢的变成一天一休息,中间的时间让太子去处理事情。

大家慢慢的接受了现在的模式,也认可傅轩的能力。

傅轩觉得不对劲,他娘不是这么不负责任的人,她肯定有什么计划。

现在他没空去深究,彭文秀怀孕了,现在已经九个月的身孕,马上要生了。

顾娇准了她的假期,让她在宫里养着,这是第二个孙辈,她不放心彭文秀一直在外面忙活。

彭文秀把自己手里的活交接出去,大家也适应了太子妃出来抛头露面的事情。

刚开始还有人反对,但顾娇哪里会听他的意见,直接没有搭理。

那些人都是很识趣的,看着反对无效,也没人去触顾娇的霉头。

很快大家就不敢说什么了,太子妃在朝廷任职,也让后宅妇人有了榜样。

越来越多的妇人出来管理铺子,还有人出来做工,再也没有人敢轻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