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用AI制造神药 > 第20章 突然冒出来的全国首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突然冒出来的全国首例

交代完毕之后,廖晓涛刚想离开,就被病人拉住了,“请问您就是廖晓涛主任吗?”

“对啊。这就是我们急诊科的廖主任。”廖晓涛还没有出声,金苗抢先回答道。

“那廖主任,如果是我在急诊科手术的话,是您主刀的吧?刚才您可是说了的啊。”病人急切地说。

“对啊。”

“那我不去普外科,我想留在急诊科,请您帮我手术吧。”

“为什么呀?”廖晓涛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普外科那边的医生,是专业做这方面的手术的,可能水平会比我们高啊。”

说真的,阑尾炎这种小手术,廖晓涛是真的不想做了,没有任何挑战性,实在是浪费时间啊。要做就做一些难度大一些的。

“不。不。我不想去普外科。我更加相信你。请您帮我做手术吧。”病人坚持要留在急诊科。

然后,病人打开手机,从头条中调出一条新闻:某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恭喜双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晓涛主任首次在一小时以内完成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含麻醉等全过程)。

原来如此,难怪今天病人看着廖晓涛的眼神都不对了。有这样的名医在身边,对治愈疾病就更加有信心了。

这就是名医效应。

“这些无孔不入的供应商啊。”廖晓涛没有想到,器械供应商竟然以这种形式,将手术透露了出去。

廖晓涛将昨天手术的几个人想了一遍,看到金苗眼神躲闪的样子,心中哪里还不明白呢?名利动人心,队伍不好带了。

廖晓涛还没有来得及感慨,院办彭利华主任的电话打进来了,“老廖,你昨天完成了一宗全国首例?股骨内固定术全过程不足一小时?”

“如果你是说昨天的股骨骨折内固定术,那是的。但是,那就是普普通通一台手术而已,算什么全国首例啊?”

“怎么不算啊?你怎么不跟院办报一下啊?”

“昨天的手术,就是做得比较顺一点而已,时间短一点点而已。这种手术,就算是一甲医院的医生都能够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吧?”

“老廖,让我怎么说你好呢?这是快一点的问题吗?这是将整体的手术时间往前提了将近20分钟,快了将近三分之一啊。20分钟时间,对病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还要我说吗?”彭利华将廖晓涛埋怨了一番。

“你这样子说,好像有点道理啊。”

“唉。全国首例,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呢?我们双大附一的重点学科这么多,全国首例、首次的次数再多也不嫌多啊。如果你搞多几宗全国首例,到时候搞一个廖晓涛医疗团队,多好的事情啊。”彭利华还不忘顺手画饼。

没办法,这些医疗方面的专家,很多都只知道埋头苦干,“偷偷摸摸”就把大事给干了,根本不知道宣传啊。但是,各大医院排名评比的时候,就看着这些。

刚才的时候,彭利华已经严重批评了院办,全国首宗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还是从新闻看到的。

为了附一,为了让这些牛皮哄哄的专家服服帖帖的,我真是操碎了心啊。要不是我的话,这个家,得散啊。彭利华连自己都pUA了。

刚挂了彭利华的电话,廖晓涛有接到了新闻科科长的电话,“老廖,我已经拿到了手术全过程的视频,你个人的镜头不是特别清晰,今天你要是上手术的话,我通知人员去补拍一点镜头。”

自从上次打完舆论战之后,作为全国少有的掌控粉丝千万的官方号的人员,新闻科科长已经抖起来了,一般的大咖,都得求着他,这是直接通知廖晓涛配合工作。

“我一会儿在急诊手术三室,做一宗阑尾炎的手术。”廖晓涛想着医疗团队的问题,形势比人强,无奈,只好答应了。

全国首宗带来的效应,持续还在放大。

不过,廖晓涛挺烦这些的,将手机一放,瞪了金苗一眼,带着岳阳就进入手术室,准备手术了。

将全国首例当作烦恼的,也只有廖晓涛了。

金苗其实心里很忐忑,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全国首例的一助,心情就舒畅了,廖晓涛不带自己手术的郁闷暂时被压制住了。“全国首例一助的光环,应该能够让自己顺利晋升为主治吧?”

虽然患者非常配合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之类的,但是,麻醉过程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需要的时间也是摆在那里的。

这也就是很多名专家都想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医疗团队的根本原因。

一台手术,一个病患,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越是基础的,像手术一助、二助和器械护士这些,用得顺手和用得不顺手的,对主刀医生的影响还真的不是一点半点。

在一些重要的手术当中,甚至给医生擦汗的护士,都是专用的。

彭利华画出来的大饼,让廖晓涛开始琢磨医疗团队的可能性。

眼前这个岳阳,似乎就是团队的很好人选,除了一直神神叨叨的之外。

廖晓涛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他见过岳阳的,是在其他场合见过岳阳的,但是越想反而越想不起来了。

进入手术更衣室之后,廖晓涛特意提醒岳阳,不要太快了。上一次手术,岳阳洗消的速度,可是给了廖晓涛深刻的印象。

“岳阳,病人刚推进去,麻醉还需要一点时间。我们洗手、消毒、更衣,可以慢慢来。不然的话,进入手术室了,还得等。”

“嗯。我知道的。为了减少医生双手被污染的可能性,最好的衔接就是医生更衣之后立即到手术室进行手术,中间不要有任何的停顿。谢谢廖主任的提醒。”

“不错。看你的功底非常扎实,上次缝合的也不错。这些技术是怎么学来的?”

“这个,我当时实习的时候,碰到的带教老师,正好是我的老乡,我借机跟他学习了很多东西。训练多了,基础就扎实了。”

“你当时实习的时候?”廖晓涛敏锐地抓到了一个关键词,“当时”,而不是现在实习。

恰好在这个时候,手术提示他们要洗手、消毒和更衣了,一时就忘了追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