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清谷不知道自己深深的伤害了五十多岁老人的心,即便是知道了她肯定也会说这个班还是比较适合老人来上。

毕竟不是谁的精力旺盛得都像是朱元璋一样。

每天起得比鸡早去上朝,然后批改奏折、接见大臣,没有丞相的时候,所有的活基本上他一人包揽,甚至还有空和后宫的妃嫔生孩子……

张方平、桑弘羊、张居正、王安石等人也明白了朱清谷是用的什么支付方式。

他们现在用不了,也没有办法套入这个模式,但是对于纸币这个东西,他们还是很有兴趣的。

华夏古代的每一个朝代都逃脱不了钱荒这一件事情,所以说到岛国有铜矿,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但要是要开发岛国不是一日之功。

纸币若是真的有用,怕是会比铜钱方便得多。

金银铜这些贵价金属总是会有损耗,而且现在大宗交易的确不适合用铜钱,用金银,金银又不是那么充足。

但纸币也需要一定的国家信用作为基础,这一点朱姑娘是没有说错的。

就连推行纸币这件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

桑弘羊首先拒绝了这个想法,按照朱姑娘的说法就是现在的经济基础还不够,发行纸币对于国家的财政不但没有功,反而是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不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真知灼见。

桑弘羊觉得很是在理。

朱清谷一边骑车一边和古人们闲聊着,一边说说交通,还告诉他们怎么认红路灯,以及一些标志,比如说斑马线,比如说掉头,双实线之类的。

还浅谈了几句《交通法》,其中朱清谷还看到了李斯、张汤的人发出来的弹幕,他们对于法很感兴趣。

无奈朱清谷也不是专业人士,只能似是而非的说了一句,“我们的国家提倡的是依法治国,这是我们的基本方略,也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比如说要交通,就会有《交通法》,要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发展经济,就会有《经济法》;”

“要保护消费者权益就会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不是说按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将国家的兴亡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不可取的。”

“英明的皇帝可以让国家蒸蒸日上,但是昏庸的君主只会让国家衰败,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朱清谷再一次说出了又现实而又残酷的话语。

天幕下的皇帝都有些沉默,因为朱清谷说的就是实话。

但转瞬朱清谷又说,“但是一个制度的产生也必然会和社会环境有关系。”

还是让大家有点余地,可以挽尊的。

车子继续向前行驶,朱清谷指着路过的公园的雕像说,“这个雕像就是革命烈士塑像。”

“为了让他们的事迹可以流传下去,我们总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对于国家的那些苦难,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天幕停留在那手持钢枪,面目不屈,看起来下一秒就会扑上去的雕像上很久很久。

天幕下的人也沉静了许久,似乎真的能够从那雕像上感受到国破家亡之时破釜沉舟、洒头颅抛热血的肃杀和炽烈。

这只是一尊雕像,却是战争当中每一个英雄的缩影。

而我们对于夸奖似乎总是含蓄、谦逊的。

可是这样的雕像却很直白,直白到华夏千古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都生出了酸意。

凌烟阁上不去也就算了,也不知道这史书可曾留有来人姓名?

蒙恬、章邯、项羽表示自己想知道。

樊哙、韩信、萧何同样好奇。

更不用说那下拉列表里清一色的华夏英才了。

很快朱清谷就到了市立图书馆,把共享停在了外面,也有人问关于共享的事情。

朱清谷说,“这些车辆会有人定期维护,在可以停放的范围内都可以停放,车辆上有定位,定位也就是通过特定的手段可以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或者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者服务。”

她打开了手机,然后翻找了一下地图给他们看看,现在自己在的位置。

于是天幕下的人就看见那么小的一个方块,就可以容纳整个地球的方位,然后还可以放大放大、缩小缩小。

甚至能够清楚朱清谷在哪一条街,哪一个位置,而且还能知道周围的地形。

天幕下的刘备眼睛一亮,“若是有这样的地图,那么何须发愁周围之地形?”

“所以之前弹幕说后世打仗打的就是信息仗,如果军队都是用这样的设备,那么敌人也能够破坏,应当如何?”诸葛亮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关窍。

“自然是用科学创造出更加厉害的。”刘备也明白其中关键,“这便是难的地方了,科学犹如天书,自古以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到后世发展之时,那些洋人已经是鼎盛时期了,不知道要何等艰难才能够追上?”

而事涉机密,事涉军中,自然是自己钻研那什么科学,又要拼尽全力去追赶了。

李广也想要一个GpS定位了,有了这个,匈奴藏身之处将不会再有什么秘密!

还有人问着要怎么制造定位,朱清谷指了指天上,“天上的卫星能够俯瞰大地,将大地上的事物都刻录进去,然后反馈到信号当中,被我们所知晓。”

她尝试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话语来告诉他们卫星和定位之间的关系,眼看着他们越问越多,她也快要到图书馆门口了,便也压低了声音说道,“等会进到里面,我也就不说那么多话,因为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不影响别的看书的人。”

“等会如果有问题,我尽量通过打字来回答问题。”

也陆陆续续有古人发的弹幕应答了一声。

(汉·蔡邕:好!不知道朱姑娘可否转一圈,让我等看看都有些什么书籍?)

(唐·白居易:不知道朱姑娘想要看些什么书?)

(明·胡应麟:这图书馆真大,到底有多少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