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官家!”

“此事,是否不妥啊!?”

富弼眉头微微一皱。

虽然……

他心中也承认,孙志高有才华,有能力,且有大功劳。

可是……

这一个侯爵说实话,就已经有些过了。

更不要说……

还要兼任枢密副使了。

最主要的是……

其本身就是朝廷的三司使啊!

掌管天下财政,如今还能掌管军队,这……

就有些不合适了。

“……”

韩琦也是眉头微微皱起。

不过……

却没有开口多说什么。

“……”

“……”

按照道理来讲,既然作为当朝宰执的富弼出言,必然会有不少官员声援。

可现在……

场中除了富弼出声外,却是没有一人站出来。

他们不傻!!

孙志高这年轻人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

自从科举入仕过后。

一路高歌猛进。

这官职那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朝堂之上过去同孙志高作对的人,也不是没有。

首先就是那御史中丞齐牧。

结果呢!?

噶了!

然后就是那谏议大夫司马光??

结果呢!

直接被仁宗发配到了翰林院。

连朝会都不能参加。

听说,最近已经无聊到去修史书了。

还有王善泉……

虽说不是主动同孙志高结仇,可却是主动被孙志高查案查到头上去了。

结果呢!

那下场……

可老惨了!

落得了一个杖责流放的下场。

而这还不算完!

午门外!

二百杖一次性打完,直接打的晕死多次,最后血肉模糊,吐血而亡。

连流放都省了。

“怎么?”

“富相觉得不妥?那你说说有哪里不妥?”

仁宗眼神虚眯。

目光落在富弼身上,眼神当中意味不明。

“额……”

富弼皱了皱眉。

一时却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富相!”

“不必紧张!”

“如实说来就是!既然你觉得本官家对忠勇侯的封赏不妥。”

“那你倒说说是哪里不妥?”

“可是忠勇侯的功劳不够?”

“可是忠勇侯的能力不足?”

“还是说……”

“忠勇侯资历尚浅啊!”

仁宗每次询问。

仿佛都宛如一记重锤,砸在韩琦的心中一样。

“呵呵!”

“你们这些人,一个个倒是资历够了!”

“可你们有什么能力!”

“朝廷财政处于危机当中,怎么没见你们有所解决??”

“如同军械案那样的窃国之案!”

“你们怎么没有察觉!”

“兖王叛乱!”

“为何还要忠勇侯力挽狂澜?”

“嗯?”

“朕今日就是要封孙爱卿为侯爵,就是要让孙爱卿兼任疏密副使。”

“如何?”

仁宗眼神发冷。

经此生死一遭,仁宗心中已然有所明悟,资历有何用,倚老卖老有何用?

都不如孙志高的一根。

“……”

富弼直接被仁宗怼的哑口无言。

最终……

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保持沉默。

“……”

孙志高沉默了少许。

待到仁宗不再开口,这才上前行礼道:“微臣谢官家隆恩!”

“嗯。”

仁宗点了点头。

目光落在孙志高身上,怎么看怎么满意。

此前……

其实他还因为孙志高要将兖王赶尽杀绝的事情有所不满。

可现在回头再看……

那兖王果然是一个狼子野心之辈。

此前孙志高不能领悟自己的心思,那种倔强的行为。

立刻就变成了一心为公。

此子,简直完美,从其身上,仁宗实在是挑不出任何毛病。

微微一笑。

将目光从仁宗身上移开,落到百官身上开口道:“召禹州团练使赵总全进京,立为皇储。”

在仁宗开口过后。

富弼,还有韩琦等人,立刻瞳孔一缩,紧接着就是面色大喜。

官家!

愿意立皇储了。

这是喜事!

大喜事啊!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

要是有皇储立下。

此次兖王的叛乱,或许就不会发生。

“……”

孙志高则是微微一愣,

赵宗全!??

此次由于兖王谋逆提前爆发,那赵总全没有前来汴京勤王。

没想到……

这皇位却还是落在了对方身上。

这位乃是知否剧情当中,意外继承皇位的皇帝,是虚构人物。

其原型是北宋宋英宗赵曙。

本是皇室里最与世无争的皇子,默默无闻,无心皇权,只想安稳度日。

可兖王发动逼宫夺权政变,仁宗将兵符和册立诏书秘密送给赵宗全。

在顾廷烨等人劝说下,他带兵入京粉碎阴谋,继承皇位。

继位后,他想改革朝纲积弊,却因太后垂帘听政、不肯交权而受阻。

热衷在宫中种麦子,此举一是提醒自己不忘体察民情的初心,二是降低太后戒备,三是体验劳作苦,心系百姓。

平定太后势力后,他坐稳皇位。

而在本来的历史上……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乃是宋朝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曾孙。

幼年时期,

就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赵宗实。

宋仁宗一直想亲生皇子继承皇位,赵宗实的储君之路波折。

庆历三年豫王赵昕夭折。

宋仁宗再次培养赵宗实,但仍未放弃生子。

直到嘉佑七年,宋仁宗立赵宗实为太子,赐名赵曙。

次年仁宗病逝,赵曙继位。

在位期间,与辽和西夏无大规模战争,命司马光专修《资治通鉴》,继续任用仁宗时改革派重臣,命大臣推荐人才。

不过因曹太后垂帘听政,其执政才能受限,在位四年。

“啧……”

孙志高挑了挑眉。

如果……

要是这位继承皇位的话,倒是比仁宗要强一些。

不过……

比其儿子,还是要差上不少,那位才是心有大志的人物。

四年!

要不,让人在路上给他宰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