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上海弄堂里吃泡饭的咪道 > 第36章 宁波女人的绯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作者:沈东生

1、

这两天,一则“桃色”传闻刮遍了整弄堂里的角角落落。

弄堂里,随处可以听到有人神秘兮兮地讲“晓得伐,宁波女人和弄堂口摆煎饼摊头的老头子轧饼头了,就是乱搞男女关系,懂伐,乱搞男女关系。”

还有人讲得更加露骨,更加粗糙,讲啥:“宁波女人跟山东老头老早困到一张眠床上去了,啧啧啧,臭哄哄的山东老头子,哪能让伊困得到身上去,喔唷,腻性煞了,腻性煞了,吐也吐得出来……”

平常,弄堂里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弄得满城风雨,一顿饭的功夫就会家户欲晓。对“轧饼头”一类带颜色的传闻,就更加传得疯快,不管是真是假,一眨眼的辰光,当事人就像衣裳被剥得精光一样……

老底子“轧饼头”要被当着流氓捉起来的,还有被判刑的,甚至连吃“花生米”的事体也有过,“轧姘头”是一桩蛮严重的事体。哪能好瞎讲?

不过,假使要追究这些闲话的源头是啥地方。却没有人晓得,大家也不想晓得,只想茶前饭后有点谈资而已。

好在,这个被传为轧饼头的当事人——宁波女人。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当然还有一个人,也木知木觉地成了“轧饼头”的男主角了,伊更加不晓得是哪能一桩事体。这个人就是做煎饼的老头子。

2、

做煎饼的老头子是啥人?

做煎饼的老头子只是在弄堂口摆了一只摊头,并不是弄堂里厢的人,也不住在弄堂里,住啥地方也没有人晓得。

做煎饼老头子的摊头摆在弄堂口,有一段辰光了。辰光一长,跟弄堂里厢的人也能讲得上两句闲话,弄堂里的人就晓得做煎饼的老头子姓张,是山东牟平人,口气还蛮大,称自己为“山东张”。

山东张欢喜聊天,平常,山东张一边做煎饼,一边跟无论是认得的,还是跟初次见面的人都会闲聊,聊着聊着,必定会聊起两桩事体,一是讲家乡的“牟平酒”,讲啥,一口酒吃下去,一条热线从嘴巴开始,一直热到喉咙,再热到胃里,直至热到肚肠里,还一路热下去,连屁眼里也会热彤彤,人就飘飘然,象坐上云团上,成仙了一样。所以山东张言之凿凿地讲,山东牟平出名酒。一般不吃酒,不懂酒的人倒也真会被山东张唬牢了。

还有一桩事体,山东张讲伊家乡有过一支队伍,叫“铁道游击队”,还信誓旦旦地讲,同铁道游击队的队长“老洪”是老乡,还碰过面。不过,大家都晓得,铁道游击队是在枣庄,牟平最多跟枣庄同在山东,至多沾点光而已。至于山东张到底碰没碰到过“老洪”,更加无从考证。不过当时,电影“铁道游击队”正好在上海热映,弄堂里的人都看过电影“铁道游击队”,对“铁道游击队”的神奇,简直是顶礼膜拜。因鸟及屋,弄堂里厢的人对山东张也就有了一点肃然起敬的意思了。

看来,山东张对山东感情蛮深。不但对“山东张”这个称呼感到自豪,还对自己山东的家乡也感到自豪。

山东张既然对家乡这么热爱,爱得不惜夸大其词,那么,山东张为啥要离开山东,跑到上海来谋生呢?

简单地讲起来,山东张屋里是做山东煎饼的“世家”,虽然只局限于摆摆摊头而已,不过也传承了好几代,据伊自家讲,家有“秘方”,还每每讲到“秘方”两个字,就会压低一点声音,好像唯恐别人偷去秘方一样。

山东张屋里做煎饼代代相传,煎饼一代比一代做得好。传到了山东张手里,山东张的煎饼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已经赫赫有名了。

所以,在山东的地面上,凡是山东张摆过摊头的地方,山东张的煎饼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巧的是,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山东张的财路,山东张落魄了,因为山东张靠穿街走巷谋生,跑的地方多,资本主义尾巴就比较长,比较粗,因此就差点被送去劳动改造,迫不得已,趁着夜色,在内裤袋袋里缝了“盘缠”铜钿,偷偷离家出走,稀里糊涂,跑到了上海,就想在上海碰碰运气。

山东张一到上海,也不晓得跟啥人烧香拜码头,上海又无亲无眷,当然也寻不着生活做,日子就不好过,眼看带出来的铜钿银子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急了,一急想到了老本行,倾其所有,添置了工具,想靠做煎饼谋生。结果山东张挑着担子,到处游荡,还是没有寻到落脚的地方,眼看再下去要断炊了。

一天,走到了这条弄堂口的辰光,天落雨了,就躲进了弄堂口的半节头屋檐下避雨,嗳!屋檐外头雨落得老大,屋檐下却干干燥燥,一滴雨也落不到,山东张灵机一动,摊开家私,就在弄堂口摆起了煎饼摊头。

啥人晓得,弄堂里厢的人,早上一向欢喜吃泡饭,至于山东煎饼是啥东西?咪道哪能?没有吃过,也不想花钞票去尝试。

接下来,又遭遇了宁波女人的驱赶,还吵一场相骂。老话讲,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眼看煎饼摊也摆不下去了。

还好,有张老师主持公道,讲了公平闲话,不但摊头摆了下来,张老师还第一个吃了山东张在弄堂口做的煎饼。

张老师一吃煎饼,就满口称赞,讲:“好吃好吃。煎饼确实做得又脆又香又甜,加上祖传秘制酱料,一口咬下去,可以酥末四扬,香气久漾不散,嘴巴里还会回味良久,吃了还想吃。”张老师是有学问的人,张老师讲好吃,就一定好吃,弄堂里就有人跟样了。

张老师这话真没有讲错,吃过山东张做的煎饼的人,都有张老师的感受。

老古话讲,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多少辰光,煎饼的香咪道就传遍了整条弄堂,加上有张老师这个贵人的相助,山东张的煎饼生意兴隆了起来,还兴隆得不得了。每天,山东张的两只手忙得像陀螺,停也停不下来,风箱“呼啦呼啦”地拉,竹头铲子“丝啦丝啦”地转,门前头,装钞票的铁罐头里,钞票就天天塞进去,天天塞进去,塞得满满的,虽然都是零票子,积少成多。山东张还是开心得笑不动了。

想不到,树大招风,人怕出名,幺蛾子来了。

3、

第一桩事体就是山东张和宁波女人打了一场遭遇战。

天天坐在木头房子门口头的宁波女人第一个对煎饼摊忍受不下去了。

宁波女人的木头房子正对弄堂口。老早,天天坐在门口纳鞋底,清静、安逸,是弄堂口的一道风景线,只要一进弄堂,就可以看见宁波女人在纳鞋底,照现在的讲法,是个活广告,宁波女人卖鞋底的生意做得行云流水,不露声色。对宁波女人讲起来,这就是生机,这就是生命线。

现在,弄堂口的往日清静,安逸,被煎饼摊一天一天地侵蚀,只剩一片闹哄哄,乱糟糟。一个外头来的老头子,在弄堂口抢了地盘不算,还要抢风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进弄堂,只看见煎饼摊头,不看见坐在门口头纳鞋底的宁波女人了,宁波女人卖鞋底的生意被煎饼摊彻底淹没了,照现在的讲法,广告效应没有了,来买鞋底的人越来越少了,收入一落千丈,煎饼摊头等于断了宁波女人的生路。宁波女人恨得牙床骨咬得发痛。当然是一肚皮的怨气。一门心思要寻机会报复一记。

机会寻到了,宁波女人发现山东贪图方便,每天收摊以后,大概嫌装煤球的麻袋份量重,每天搬来搬去吃不消,想想也不会有人来偷,就放在弄堂口的半截头的屋檐下头,省得每天搬来搬去。

夜深人静,趁着夜色,宁波女人拎了一桶冷水,把煤球麻袋浇了个通透。

第二天,山东张生煎饼炉子的辰光,一看煤球变成了煤粉,无论如何也烧不着火,只腾起浓浓的青烟,熏得山东张眼泪淌淌滴,鼻涕流得一嘴巴,一连好几天,天天弄得焦头烂额。

宁波女人远远地看着,暗暗窃喜,满面孔的笑嘻嘻。心里想,看侬哪能办?

山东张一琢磨,明白了,有人暗中作梗,是啥人在作梗心里也有点数目,调转是别人,相打也肯定要打的,但,山东张不敢追究,生怕得罪了老土地,摊头也没得摆了。

从此只好辛苦点,背着煤球麻袋,天天来回奔波……

宁波女人没有了出气的地方,还有点泄气。

突然有一天,宁波女人看到山东张又把煤球麻袋又放在了屋檐下头,没有搬走。

宁波女人心里一喜,夜头里,宁波女人又来使坏了,还加了一把劲,朝麻袋结结实实浇了两大桶水……

一早,宁波女人又坐到木头房子门口头,要看山东张的笑话了。

结果,山东张的煎饼炉子照样顺利地点着了火,火头还蹿得老高,煎饼摊照样顺利开张。

宁波女人一打听,原来山东张把煤球换成煤块,煤块烧前头,还特地需要浇浇水,宁波女人等于帮了山东张的忙,做了义务劳动。

山东张得了便宜还卖乖,一面生火,一面嘴巴里还念念叨叨,声音老老响,讲:“煤块一浇水,火头烧得更加旺。”闲话好像是诚心讲给宁波女人听的。

一场遭遇战,宁波女人没有赢,当然愤愤然,不过心里还是不得不暗想,这个死老头子还真有一套……

4、

第二桩事体就是楼弄堂里差点酿成一场“弄堂大战”。

追根溯源,起因也是山东张的煎饼摊。

山东张对有知遇之恩的张老师感恩有加,又念及是本家,只要一看见张老师的人影子,远远地走过来,生意再忙也要腾出手来,先做一只面料大一点的煎饼,酱料也特别多放一点,张老师刚刚走到煎饼摊前头,脚还没有立停,就抢先递了上去。

张老师感谢得连连躬腰,一副谦卑的样子,照平常讲起来也没毛病,这是礼貌……

不过,宁波女人不是这样看的,宁波女人肚皮里的本领就对山东张有一股怨气,现在更加鼓胀起来。心想连弄堂里为数不多的,最有文化的张老师,看起来人模人样的,竟为一卷煎饼折了腰,一吃“特殊煎饼”,胳膊就要往外拐。难怪当初要帮山东张的忙,支持山东张摆煎饼摊,现在看来起张老师当初的动机就不纯。进而宁波女人看透了人心的叵测,于是从对山东张的怨恨连带对张老师的人品也有了新的评价。

不能小看宁波女人的能量,宁波女人一旦成了“九斤老太”,就会举一反三,对张老师样样看不惯,样样不适宜,在宁波女人眼睛里,张老师几乎成了隔壁偷斧头的张三了。宁波女人还欢喜讲,成了祥林嫂,逢人就讲张老师,逢人就诉张老师。

因为宁波女人到处讲,说讲多了,大家开始琢磨起来,观察起来。一琢磨,一观察,有了重大发现,发觉张老师屋里现在不烧泡饭了,天天早上拎只篮头到煎饼摊头装煎饼,老婆、小囡一人一卷煎饼,捧着去读书、捧着去上班。

这一发现,就让每一个盯牢张老师从山东张手里接过“特制的煎饼”的眼睛,更加盯牢张老师的另外一只手,看伊是否掏钞票。

不出所料,大家又发现,张老师的另一只手并没有掏钞票。好家伙,事体就大了。于是,大家的眼神变得两样了,不光有羡慕、更加有嫉妒,更加有恨了。

其实,这些人的本意也不是要帮宁波女人主持公道,只是想,有便宜,大家沾沾。张老师哪能好一个人独吞呢?

于是,弄堂里,人的心思也乱纷纷起来。

落雨天,张老师屋里没有人,被头在雨里淋着,也没有人帮忙收了,挺淋,湿透为止,还有人讲风凉闲话,“作孽呀,张老师夜里哪能困觉!”

弄堂里扫地的辰光,扫到张老师门口前头就停牢了,张老师门口有再多的垃圾,就是不扫过去。

等等等等……

张老师到底是有文化的人,沉得牢气,不动声色,不怒不爆,每天照样到辰光到煎饼摊拿煎饼,到上班辰光,照样捧着煎饼边吃边走去上班。碰到人还是笑嘻嘻问一声:“饭吃过伐。”弄得宁波女人和一帮想给张老师颜色看的人拳头像打在棉花上,用不出劲。

直到有一天夜里,宁波女人又拎了一桶水,要浇山东张装煤球的麻袋的辰光,看到有一个人,踏部黄鱼车进弄堂来,有点像是张老师,宁波女人吓一跳,赶紧退回了屋里,透过门缝朝外看,想看看张老师半夜三更要做啥。

只看见张老师踏的黄鱼车在弄堂口停了下来,心里更加紧张,难道张老师要偷煤球?

想不到,却看见张老师从黄鱼车上搬下两只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放到半截屋檐下头,接着气喘吁吁地踏着黄鱼车走了。

宁波女人等张老师走后,跑过去,解开麻袋一看,是两麻袋煤球。这才醒悟过来,错怪了张老师。也连带又一次觉着山东张还真有一套,连张老师也被俘获了。

5、

煎饼的名声从弄堂口传开去,传遍了整条弄堂,还传到弄堂外头去了,在附近一带有点小名气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恰恰因为煎饼的好吃了,就出事体了。

山东张刚刚做了几天热络生意,山东张也开心了没有几天,煎饼摊头就被弄堂里一批又一批凑热闹的小赤佬围得水泄不通,天天准时报道,天天轮班围牢煎饼摊不肯离开,弄得弄堂口只看见人头,不看见摊头。煎饼摊的生意淹没在了人海里厢,没有办法做了。

老早点,弄堂里的小赤佬实在没啥好吃的东西,一卷煎饼可以让小赤佬们忘记回家,忘记读书,有事体没事体围牢煎饼摊看野眼。

本来小赤佬围牢煎饼摊也就是闻闻香咪道,咽咽馋吐水,并没有捣蛋的意思……

小赤佬们团团围牢煎饼摊,生意不好做,山东张就不开心了,火急火燎起来,山东人脾气出来了,又是喊,又是叫,还把铁勺在铁板上敲得“当当”响,想赶走小赤佬,闲话还讲得蛮难听的:“滚,统统滚开!”

这还了得!一下子惹恼了众小赤佬,山东张就倒霉了。

果然,突然之间,煎饼老头的帽子被小三子摘走了,当成皮球,抛来抛去,山东张想去抢帽子,铝锅里的勺子又被拿走了,把炉子上的铁板当成了镗锣,敲个不停,叮叮当当穷响。山东张刚刚护牢炉子、铁板,冷不防,裤裆被不知那个下作胚掏了一下,痛倒不痛,却羞辱万分……

小赤佬一向人来疯,只要事体一开头,只要兴头上来了,捣蛋事体就搞不败地搞,花样就层出不穷,山东张被耍得像一只猢狲了。

最后,山东张精疲力尽,叫也叫不动了,喊也喊不动了,只有一张哭丧的面孔,坐在台阶上叹大气……

宁波女人远远地看了几天,看出点苗头了,暗暗笑嘻嘻。再看了几天,有了心思。就来管闲事了。对闹哄哄搞成一团的小赤佬,拔直喉咙喊?起来?,声音老老响:\"统统排好队,每人发一只煎饼,统统免费。吃好马上滚蛋,明早还有煎饼吃。\"

山东张一听急得叫了起来:“凭啥,我要折本折死了??。”一面讲一面抬头,看见又是前一阵子来寻过麻烦的女人,心里一沉,心想完蛋了,又要撞枪口了,宁波女人就像黑洞洞的大口径的枪口,对牢了山东张,山东张又不敢顶撞,只好求饶:“大妹子啊,我是小本生意,折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