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当时很受宠,受宠就算了为官还胡作非为。

所以被当时的宰相魏元忠多次上奏弹劾,于是怀恨在心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找到了担任凤阁舍人的张道济。

要求他诬陷宰相魏元忠谋反,结果怕死的张道济还真就答应了。

虽然后来张道济在朝堂对峙的时候直接改口拒绝指控宰相魏元忠,但是最终还是和宰相魏元忠一起被武则天贬官。

也就是传说中的流放岭南。

张道济另一个毛病就是贪财,姚元之生前和张道济政见不合,且积怨颇深。

姚元之担心他死后被张道济毁名声,所以让自己的儿子在张道济来吊唁的时候奉上大量的金银财宝撰写碑文。

结果张道济收到大笔的金银财宝之后答应了这个请求,在碑文中,张道济详细的叙述了姚元之的生平。

大大的夸奖姚元之生前的政绩,把姚元之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据说那篇碑文是当时最好的一篇墓志。

而实际上呢,张道济和姚元之生前已经是水火不容,恨不得对方名声尽毁。

这篇碑文一出,张道济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法说姚元之的坏话了,毕竟碑文里你怎么夸的,你就得认,不能打自己的脸吧。

虽然张道济喜欢钱但是没贪污,虽然曾经受胁迫差点干错事,但最终及时悬崖勒马。

整体来说张道济身上有些污点,但是也是一名政绩非常卓越的贤相。

随后王修缘再次拿起另外两块龙尾石砚查看起来。

不过不出所料,一块是唐朝名相宋璟的使用过的砚台,另一块是唐朝名相张子寿张九龄使用过的砚台。

王修缘嘴都笑的合不上了,因为无论是宋璟还是张九龄都堪称是一代传奇名相。

宋璟在公元680年中进士,那时候他才17岁,当时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

直到开元二十五年才去世,已经是唐玄宗时期,中间历经了五位皇帝。

为官期间公正无私、为官清廉、敢于直言进谏,在开元年间与姚元之同心协力共同辅佐唐玄宗李隆基管理大唐,创下了开元盛世的好场面。

满唐三百年,唐朝的宰相大多都非常的靠谱,更是被后人总结前有房杜、后有姚宋之说。

而且宋璟能诗擅赋,《新唐书·艺文志四》收录了宋璟的文集十卷,《全唐诗》收录其诗篇六首,《全唐文》收录其文章十八篇。

同样是文采斐然的典范,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为官的时候造福了天下百姓。

至于张九龄那就更不用多说了,也是年少成名春风得意的代表人物。

二十二岁就高中进士,也就是公元702年的时候,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就被委任中书侍郎一职,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为官期间张九龄也是造福一方百姓,到了朝廷中枢也是任用贤臣,官声非常的好。

不过相对于他的官运亨通,张九龄在诗词歌赋方面的名声更大一些。

张九龄七岁的时候就能诗善赋,单单是《曲江集》中就收录了二十卷他的文章。

《晚霁登王六东阁》、《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咏燕》、《赋得自君之出矣》《答陆澧》等一系列上了教科书的诗都是他的作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这两句千古名句都是出自张九龄的笔下。

寻常人有一句诗能被称为千古名句都能笑到死,张九龄一个人就有两句,可见其文采之卓越。

王修缘几乎是满心欢喜的把砚台放进箱子,一下子就收获了四位唐朝名相的文房用品,他真的超级开心。

不过单单是在这里发现四位唐朝贤相使用过的龙尾石砚来看,王修缘就猜到了墓主李璟的心思。

李璟当时搜集这些贤相使用过的物品,应该是真的求贤若渴借物思人啊!

毕竟他继位之后,初期的南唐凭借李昇打好的底子连灭两国,一跃成为无论是经济还是国土面积都是当时最强的国家。

要是这个势头继续保持下去,说不准南唐当时还真的能一统华夏,毕竟当时的后周国力真的不如南唐实力强劲。

可惜紧接着南唐的朝堂就发生了两党相残的惨剧,把南唐这个最强的国家硬生生的玩成了半残废状态。

所以李璟希望能出现几个姚元之、宋璟、张道济、张九龄这样的贤相来辅佐他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唐朝中前期的宰相一个个的都是济世之才。

早期的名相特别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王珪、陈叔达、裴寂、刘文静、萧瑀等等。

根本数不完。

到中早期还有杜正伦、?卢承庆?、?裴炎等都是能力卓绝之辈。

哪怕是李义府这样的寒门出身,发达后即使在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可是依然把朝堂管理的井井有条,政令通达。

根本就不会出现李璟在位期间破事,整个朝堂都快被玩散架了。

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以前,准确的说是在宰相李林甫死之前,唐朝的宰相每一个能力都非常靠谱、

人品先丢在一边不谈,但是他们的能力一定是没问题的,所以朝廷再怎么烂,也就是武则天胡搞丢掉安西那个程度了。

但是从杨国忠开始,也就是杨贵妃的哥哥当上宰相开始,唐朝的宰相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就跟大唐的国力一样,一步步的在走下坡路,这些人大概率也是能臣。

也许只是当时的皇帝和国力不行,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吧,当然世家门阀也有很大问题。

王修缘叹了一口气,看得出来这李璟还是有心的,也想当个好皇帝,奈何能力是真的不行啊。

大家只能说李璟菜,但是真不能说他坏,实际上他也没昏庸到哪里去,只是恰逢乱世,他的能力把控不住而已。

收起这些价值连城的文房四宝,王修缘走出了左侧室。

现在李璟的整个墓穴只有两处没有搜寻了,那就是主墓室和后室。

他并没有直接走进主墓室,而是先顺着包围着主墓室的回廊去了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