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郑静姝对华家人却不同情。
除了宋香芹和华映萱母子俩,华家人都不值得同情。
郑静姝也好奇,按道理来说,华老太不会害家里,知道毒疙瘩不能吃,怎么还煮来吃呢?
这个孙春丽也不知道。
华老太咬定没煮毒疙瘩,甚至想把责任推到宋香芹身上,但宋香芹根本没做饭。
全程没接触过,华老太无论怎么说都站不住脚。
现在华老头死了,华乔松不在,华家没有主心骨,全家人都很心慌。
虽然华老太说她不是故意的,但谁相信呢?
就如华半香,她就觉得自己是受了牵连。
她阿娘想毒死阿爹,没把控好,让家里人也中招了!
反正不能再让华老太再做饭,她不想再死一次。
华家人都是如此想,更何况村里其他人呢?
大家都觉得华老太是故意的。
孙春丽说:“现在人没了,华家还有的闹,静妹子,你家和华家关系不好,你可千万别来。”
“那个华秀才也是不讲理的,万一他将责任往你身上推怎么办?”
“像他这种读书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她说了一堆华乔松的坏话才离开。
郑静姝还在想华家的事情。
从心而言,她当然希望华老太她们都死了,但华映萱和宋香芹不一样。
华映萱帮了她不少忙,为她探听消息。
母子俩是无辜的。
若是华老太三人死了,等华乔松回来,华映萱必定逃脱不了。
她年纪太小了。
全家人都没了,只有她和宋香芹还活着,不仅奇怪,也太惹人注意了。
平时华映萱和宋香芹母子俩是被压迫的一方。
华乔松不会放过她们。
郑静姝出了歪主意折磨华老太她们,却是真的救了人。
等华乔松与大夫匆匆赶来,三人都还有救。
肚子里的肚子大部分都被催吐出来,大夫再开点药,三人吃了就能好。
只是华老头,再也回不来了。
华乔松很生气,却毫无办法。
他是怀疑过宋香芹,可宋香芹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压根就没胆子做这事。
她忙前忙后,更怕华老太她们出事。
不是她。
华映萱就更加不可能了,八岁大的小孩子,能懂什么?
华乔松排查来排查去,最后确定,是华老太弄错了。
把毒疙瘩挖回来吃。
无意害死了他阿爹。
华乔松带着家里人安葬华老头。
全程阴沉着脸。
大家都以为他是伤心华老头去世。
只有他知道,他更在意另一件事。
他爹年纪大了,自他考上秀才后,也享了不短时间的福。
村里的老人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
现在走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但对他来说,影响很大。
丁忧期间,不能参加科举!
他好不容易等到今年,却要再等三年。
今年的秋闱,他不能参加了!
本来约定,他中了举人,才有底气和资格去迎娶馨菡,现在,还要再等!
他能等,但沈高卓不一定愿意让馨菡等!
华乔松自出生以来,一路顺风顺水,读书期间虽遭小人刁难,但他成绩好又勤奋,父子们对他都寄予希望。
现在,他该怎么办?
华乔松为自身的事烦恼,暂时没空去找郑静姝麻烦。
郑静姝巴不得华乔松一直这样。
她原先听说华老头死还没觉得有什么,但听到华乔松要丁忧,今年不能参加秋闱,嘴角的笑意都隐藏不住了。
萧容时明年参加县试,等到三年,说不定还能和华乔松一起参加秋闱。
她还担心华乔松考上举人,为难她家。
现在好了,这个顾虑暂时消失。
她还有机会,且赢面更大。
因为她有两个人。
还有詹星宇,她要让萧容时以最严格的态度来督促他学习。
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郑静姝想罢这些,对未来更多了几分信心。
她是早死女配没错,但换了灵魂,结局不一定会按照原先轨迹走。
只要按死男女主,不让两人起来,她未必不能在古代闯出一片天地。
再说,华映萱不就是个例子?
重生者,给男女主做绊脚石的女配。
事情轨迹已经发生了偏离。
她要做的,就是让这偏离程度更加离谱,回不来!
郑静姝嘴角上扬,哼着小曲在检查自家的水稻。
金灿灿的水稻弯弯,一片金黄,风吹过来,轻轻摇晃。
当初,陈老太她们说,她家的水稻长不起,就算能长,也没有多少稻谷。
可看现在,她家的水稻比村里任何一家都好!
郑静姝知道是灵泉水起了作用。
看水稻成熟的程度,过几天,就能收割了!
她站在半山腰,往下望去,村子里的景色尽收眼底。
那些金黄色的水稻最为显眼。
村户人家炊烟升起。
每一处都是人间烟火气。
郑静姝慢慢吐口气,她来到这里小半年了。
一切都很好。
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
“小静,小静,你在看稻谷咧?”
郑静姝听到声音,转身去看。
李老太背着几根干柴,手上拿着一捆菜,从不远处的菜地走过来。
她虽年岁大,却是个经常干活的,手脚麻利,走路也稳健。
不像华老太那种养尊处优的老太太,根本不能走这样上下坡路。
郑静姝也往这边小路走来。
“李大娘,您来摘菜啊。”
李老太把背篓底放在石板上,郑静姝帮她放好,用石块在下面垫着固定。
“这不是,我在家也没事,就寻思来菜地看看,捉捉虫,拔拔草什么的。”
李老太笑着过来看郑静姝家的稻田。
她用手掂量了些,沉甸甸的,可重了。
不对。
李老太只知道这水稻长得好,也没认真看,现在一看,那还得了!
这水稻是十几穗的!
一根水稻结了十几个穗!
乖乖,这都有多少粮食啊!
李老太越看越震惊,越看越反应越大。
“小静,你家这水稻,怎么结那么多穗?”
李老太镇定不了,弯腰下来慢慢数。
数到最后人都麻了。
真的有!
不管是绿萝村,还是别的村,大家的水稻最多结四个穗子。
可郑静姝家的呢?
她家的水稻有不止一个!
而是有好十几个!
天呀啰!
要是大家的水稻都是这样,那还愁没饭吃吗?
沉甸甸的,都是粮食啊!
郑静姝有点儿迷茫:“李大娘,水稻不都是这样吗?”
她家的水稻很正常啊。
不同的是,茎秆粗了点,结的稻粒略微扎实。
那是她弄的灵泉水起了作用。
灵泉水的作用很大,她家院门外的花都变异,几乎能开四季。
水稻是粮食,她很重视,弄过不止一次,结得好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