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茯歪着脑袋想了想:“留一点家里吃,剩下的卖了。”
这里的产量极低,一亩好地最高是一百八十斤。
他们家的三亩地,伺候的好,亩产大概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斤之间。
差一点的田地,一百二到一百五十斤,也有收成低于一百二的。
当然,这其中跟雨水天气变化都有关系,或多或少。
粮食上交一部分,大米脱壳要费用,还有损耗。
脱完壳的大米要分成两部分,精米和碎米,两个价钱不一样。
收一季稻子,普通人家能卖个八九百文,已经是顶天了。
贫苦老百姓想吃白米,都是买陈年旧米,家中新米拉去镇上卖。
米和杂面相比,杂面划算,一般都是过年买半斤或者一斤米,吃一回好的。
裴青生将鱼腮抠出来,鱼嘴里冲干净:“娘子,这鱼头真没啥肉。”
剁鱼头的是个高手,一点肉没留在上面。
“也有,就是少。”
谢茯转身去屋里织布,这匹布织完,要立刻换上,最晚十一月底去交货。
收拾好鱼头,配料切好备好,裴青生喊道:“娘子,都准备好了。”
“哎,稍等一下,马上就去。”
两人在家做着辣子鱼头,突然听到一声大喊。
“杀人了!杀人了!……”
裴青生将做好的鱼头盛出来:“好像是钱婶的声音。”
紧接着外面又传来。
“杀人了,快来人啊!高翠珍疯了,她要杀我儿子!……”
谢茯一听,连忙放下烧火棍:“青生,我出去看看。”
那天几个人一块去砍柴,就见她的眼神不对劲,总觉得在酝酿什么。
来到门外,见郑桂花站在门口,连忙走过去问:“桂花嫂子,别是咱们那天说得话,翠珍嫂子放在心里了。”
“我让她别一直受着,可没让她杀人,坏了,这要是出了大事,我可就罪过了。”
郑桂花神色透着不安,脸色开始发白。
“小茯,要是被官府抓去,她会不会告诉县官大人说是听了我的话?我没让她杀人啊!”
“嫂子别担心。”谢茯安抚道,“翠珍嫂子不是说了,不为了自己也会为了孩子考虑,不可能真杀人,翠珍嫂子不会做出那种事。”
但谁也说不好,一个压抑了许久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击。
“桂花嫂子,你在家里等着,我去瞧瞧。”
回头瞥了一眼,田稻穗站在卧房前听着前面的动静。
压低声音道:“桂花嫂子,那天的事不要乱说,你就当没说过那话,没事的,真出了事,以翠珍嫂子的性子不会把你说出来。”
“再说还有我和青生呢,她真要说是你挑拨的,我们给你做证,证明你没说过那些话,田婶在后面呢,别让她看出什么。”
郑桂花后怕地挽着她的手臂:“嫂子后悔了,我瞧她可怜,才提了一嘴,早知道不多管闲事了,你去瞧瞧,别靠太近,小心伤着你。”
“哎。”谢茯拍了拍她的手,“放心,不会有事,我去去就回。”
小跑着来到钱来弟家旁,太爷和里正都在院子中,脸黑的像锅底。
院子中有不少血迹,一把沾血的菜刀落在门槛边。
李永富惨白着脸躺在灶房门边,似乎是被吓晕过去了。
两个小女孩被孟玉珠护在身后,瑟瑟发抖。
钱来弟没看到人,不知道躲哪去了。
裴勇用力敲了一下手中的拐杖,怒瞪着双眼:“高翠珍,你是活腻了吗,敢动手砍自己男人,出了事你去坐牢,连累整个村子不得安宁……”
“太爷。”高翠珍跪在地上,抬起头,打断他的话,“太爷,我家什么样你全都知道,我受够了,我也忍不了了。”
说罢,她撸起长袖。
谢茯倒抽一口凉气,只见两条胳膊上,没有一块好皮肤,发青都是好的,到处都是紫黑色斑块。
她又站起身,卷起裤腿到膝盖上,两条腿上同样如此。
高翠珍神情冷静,面无表情的展示身上的伤口:“我胸前后背还有大腿上,也都是如此,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可以脱下来给你们看。”
“不必了。”裴树拧起了眉头,对跟来的刘玉婷使了个眼色。
后者立刻会意,上前将她的衣袖和裤腿放下来。
几位婶子议论纷纷。
“这杀千刀的李旺家,把人往死里打,没砍死他算他命大……”
“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把人家姑娘娶进门,怎么能这样对待……”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哪有汉子不打婆娘的,要不是她做错了事,李旺家哪能动手打她。”
周围的人一听,齐齐盯着杨二秀。
谢茯不悦地皱起眉,什么时候了,居然还说这种话。
一道身影从人群后面挤到最前面,对着杨二秀的脸,‘啪啪’两巴掌。
“我让你乱说话,让你到处乱嚼舌根,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李桩几时回村的?
远处还站着乔小月和抱着孩子的李春。
边上的人连忙往后退,让出位置,心中纷纷叫好。
该打!
裴勇和裴树两人的脸已经不能用锅底来形容了,简直能滴出黑水来。
“李桩!”
李桩死死薅着杨二秀的头发,脸色阴沉的吓人:“太爷,这是我家的家事,不劳烦太爷和里正。”
没有人上去劝解,更没有人上去帮忙,冷眼看着杨二秀被薅着头发拖回家中。
她的儿子和儿媳妇,像个旁观者。
裴勇揉了揉发疼的脑袋,摆了摆手:“大树,你看着办,一堆糟心事,岁数大了,我还想多活几年。”
瞥见院子外的谢茯,心里很怀疑是她教唆了高翠珍。
谢茯一脸无辜,看她干什么,难道怀疑是她教唆的不成?
裴勇走了,裴树站在院子中,望着沾血的菜刀,还有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李永富,转身问。
“李田家的人呢,哪去了!”
几个人左右来回看,就是没看到钱来弟的身影。
这时,苏翠花开口:“里正,虽然高翠珍有错,不该拿着刀砍人,可真要论起来,是李旺家不对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