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差点忍不住笑出来。

李忠则愤怒地质问道:“王将军这样的人怎么不觉得羞耻?老夫正与殿下商议国事,居然做出这样的举动!”

王强却理直气壮地说:“有什么可羞耻的呢?”

“李先生四处诋毁我,说我背信弃义、祸乱国家,我都不以为耻。”

“这种小手段根本不值得挂心。”

李忠恼怒道:“王将军,我国百年法律,难道能因你一人而改变吗?”

“圣上自有决断,您还是自求多福吧!”

说罢他愤然离去,远远处传来一声愤怒的哼声。

赵明显得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刑部尚书李大人反对改革秦律这一点,本宫早已预料到。”

王强随意坐下,吃着盘中的水果解渴。

“不只有李忠一个人吧?满朝文武赞同此策的人恐怕很少。”

“殿下很快就要面临诸多压力了!”

赵明有些哭笑不得:“军师有何良策解决这个问题?”

王强摇摇头:“解不了。但或许百姓能给我们答案。”

赵明显现好奇之色:“此话怎讲?”

王强继续说道:“虽然秦国律法号称‘凡事依法处理’,但在我们审阅过程中却发现一些问题——小错重罚、大错通融。”

“比如夫妻和离未去官府登记,则罚二甲……这意味着近三千钱,大约是一个壮丁两年辛苦劳作的结果。”

“若是交不出罚款,只能以劳役抵债。”

赵明深叹:“这确实太过苛刻,所以我们要调整这些法规。”

“秦律还规定采邻家桑叶不到一钱赃款也要服刑三月。贼匪袭扰村民,百步之外的旁人未予帮助也会被判处罚。”

“这不是典型的‘小事严处’嘛?”

赵明点点头:“的确。”

王强微笑继续说:“而朝中贵族们的情况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多有妻妾,鲜有遵纪守法者,法不责众之下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赵明显得有些愧疚,沉默片刻后开口。

王强又提及一些事情,并且指出官员和普通民众之间在惩罚上的极大差别。

赵明清了清嗓子坚定表示:“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及百姓幸福安康,秦律势在必改!”

“不可听少数权贵之声。”

王强调醒道:“殿下的决心很重要,但也需想清楚随之而来的问题。”

“所谓历史评价往往取决于士人之口。”

“然而不论如何骂名或者褒奖,我只问心无愧而已。”

听到这里王强大笑道:”佞臣搭配昏君还真是天生一对呢!”

“先生过誉了。”赵明回应说,并讨论了关于接下来的一些行动方案,如通过发表言论引起重视。

随着时间流逝到了夜间。

李忠的目光依旧炽热似火,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当办报之权被夺去,老朽便预感不妙。”

“若非他暗中怂恿,殿下怎会陷入如此绝境!”

“吾等世代蒙受皇恩浩荡,岂可不为国家尽力?”

“明日尔等随老夫联名上奏,即便以死进谏,也要阻止朝纲 !”

宁腾、陶淳等人听闻,不约而同抬头注视。

“上卿可知晓陛下的心意?”

“是啊,报纸早已传遍天下,难道陛下竟未召您商议?”

“此人虽不堪,更怕……”

蒙毅面色凝重,默然不语。

他也曾进宫请求面圣,无奈陛下刻意避而不见。

回想近日常伴君侧时始皇帝的黯然神态,蒙毅心头涌起一种不愿深究的揣测。

夜空骤然划过一道白光,继而是轰隆巨响。大厅内胆小者吓得转身望向风雨呼啸的窗棂。蒙毅面色不满,呵斥道:“慌些什么?不过一场夜雨罢了。”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愁容满面继续低声议论。

咸阳街头,零落的人影陆续出门,左顾右盼后朝着一个方向疾步而去。似乎是有预谋的安排,街巷中成群人借着狂风骤雨快速汇聚。雷声阵阵,暴雨如注,连打更的人都躲在屋檐下不敢现身。不到一时半刻间,这番异常景象竟然无人发觉。

收到嬴诗曼催促准备回家时,突然一位浑身湿透的侍卫闯了进来。

“殿下,外面有百姓莫名聚集宫前,来意不明。”

扶苏略一思索,声音清脆地回应:“可能是有冤情需申诉……”

话音刚落,侍卫急切喊道:“殿下,绝对不是来找公道的!”

“臣来禀告时,宫外已聚拢数百人之众。”

“更有百姓从各方冒雨赶来,预计不下千人!”

请您速取虎符调兵,并遣送信使通告戍卫军,否则为时晚矣!

---

夜雨倾盆,雷霆交加,扶苏撑起油纸伞,在一名心腹伴随下快步朝宫门行去。

“殿下,这是要往何处?”

王菱华在侍女陪伴下迎面走来,“我听说城内有人作祟,包围在宫门前……”

扶苏目光严肃,“妃子勿传谣言,城中何来乱民。”

“本宫亲自去看一看。”

王菱华拉住他的手臂,焦急道:“不要涉险,君子不应自陷危局。”

扶苏坚定回答:“本宫心底无愧,何惧之事?”

“你照看好孩子,很快便会回来。”

那随行者轻轻点头安抚,随后紧随扶苏离开。

“来人,护驾!”

见劝说无效,王菱华急切调动宫中的护卫,微弱灯火下兵甲铿锵。扶苏回身扫视,厉声命令:“尔等皆退下,勿扰百姓。”

侍卫们面露困惑,停步驻足,却仍不动如山。

那随行者微笑道:“各位忠勇令人敬仰,只是还请理解殿下调和之心。”

“所有责任由本侯承担,必要时舍命相护。”

他向着淋湿的侍卫作揖,与扶苏一同出了宫门。

“让开。”

门外士兵列队警惕,听到命令后盾牌排布,让出一条通道。

人群躁动片刻后涌向前,雨水将每个人浸得湿透,豆大雨点敲打脸庞。

“太子殿下。”

有人首先喊道,立刻伏地叩首于积水之中。

仿佛引起连锁反应,众百姓相继跪拜。

一道刺眼闪电撕裂夜空。刹那光芒中,扶苏目睹一张张沧桑面容。

秋寒冷雨浸润全身,他们默默无声,形成一幅震撼画面。

“众位父老乡亲,请起。”

扶苏飞奔上前搀扶一位老人。

“殿下,我辈有言敢进献。”

老人低沉开口。

“站起来再说。”

“来人,准备衣食、姜汤。”扶苏招呼背后。

老人用力挣脱他的手,再次跪伏:“殿下乃万民希望所托,乞请藏锐自保,待时机成熟再耀世显赫。”

周围传来整齐呼

“施行宽厚仁政、减税降役已迫在眉睫。如果本宫辜负了天下人的期望,甘愿受万民谴责!”

她缓缓点头,随后目光转向咸阳宫的方向。

不知道秦始皇得知今晚的情况会怎么想呢?

“统领,我们是否要集结人手去阻止那些 ?”

“来不及了。”

屋顶上,赵成正密切注视着不远处的动静,这时左校尉的话突然吓了他一跳。

“混账!”

“你见到 在哪里了?”

“都给我回去,我要进宫紧急启奏。”

赵成愤怒地呵斥着部下,飞快地从屋顶下来,翻身上马朝着咸阳宫疾驰而去。

没有人比他对始皇帝的身体状况更了解,哪怕说句大不敬的话,太子扶苏极有可能即将继承大位。

这时候反对他,无疑是自找死路!

在咸阳宫中,烛光摇曳,夜风吹进御书房。赵成披着蓑衣站在殿内,脚边水渍渐现。快速说完所见所闻后,他恭敬而安静地站着不敢出声。

“朕就如此不得人心吗?”

始皇斜卧案几后,略显疲惫。

“这恐怕是朕自寻讽刺吧。”他似笑非笑地说着。

赵成不知如何接话,只能静待指示。

嬴政站起身来,在地图前默立片刻,“你说,未来我的江山会怎样?”赵成心慌不敢回话。

书斋内只闻到长叹:“朕为天子已久,但今日四海分崩,寡人还有何颜面称至尊?”

“陛下此言太过了。”赵成感到无力恭维。“我儿扶苏深得人心,定能承父之志。”赢政不再言语,只吩咐赵成离开。

夜凉如水,赵成从廊间走出,一阵冷风吹过打个哆嗦。

“陛下……咳咳!”听到身后的咳嗽声,赵成等待着,等声音平复后再匆匆离去。

隔日早朝,朝堂依旧井然有序,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老臣蒙义原本要弹劾某官员权谋不当,此刻也不再提起,因昨晚宜 发生的事情已在坊间传开,始皇态度已然明了,他也不敢挑动是非。

一个月后楚地下民高呼 “姐夫”,引起 乱。 回到家中面对妻子和妹妹的哭泣与质问,解释说这是民间误传,并不值得在意。然而嬴诗曼哭喊道:“若非你在皇上那常搬弄是非,怎有今日之事!母亲伤心欲绝,兄嫂听闻后也昏厥过去, ,我们如何交代啊?”

面对责备和焦虑, 依然冷静:“夫人莫慌,民众一时冲动并不足畏,相信陛下不会怪罪于扶苏。”

然而此次事件不同往常,牵连甚广,众人无不忧心忡忡。

祸患太过严重,竟然涉及到国运兴衰!

皇帝绝不会轻易放过。

“夫人,你无需担忧。”

“那些奏章上的危急形势,不过是夸大其词罢了。”

“根本无需出动兵力,殿下一封檄文,不日即可平息事态。”

“你的父皇绝对不会责怪的。”

温和而坚定地握住她的双肩。

“真的吗?”

李若雪泪眼汪汪,半信半疑。

笑着回答:“若骗你便是小狗。”

“我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弄得人人惶恐不安。”

“别慌,不是还有我在嘛!”

当再次见到刘明时,后者一脸尴尬,而刘明则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