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6,开局狂赚百亿 > 第121章 企业家对话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远嘴角微扬:“我知道。无限接近10%,而不是直接达到10%,可以避免过多监管介入。”

“采用与收购戴姆勒股份类似方式。”凌远语气沉稳,“通过海外基金和合作伙伴分批购入,将股权分散在不同主体名下,但最终归属于星瀚的体系。”

胡军略作思索,说道:“但即使是9.9%的比例,英伟达这种高度敏感的公司,仍会引发市场猜测,”

“所以,操作必须低调。”凌远淡然道,“但接近10%是必要的。这样的比例可以让星瀚成为英伟达的核心投资者之一,对话语权和技术合作至关重要。”

胡军缓缓说道:“我明白了。持股比例控制在9.5%-9.9%之间,同时分阶段完成操作,不一次性集中买入。”

“这样既能掌握英伟达的重要股份,又能降低市场对星瀚动机的敏感性。”

凌远点头:“正是如此,留有余地,不触碰红线,是最佳策略。”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对了,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戴姆勒股份的情况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胡军快速回应:“目前我们已持有超过5%的股份,成为了戴姆勒的第三大股东,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凌远嘴角微扬:“很好。按这个节奏持续推进,确保低调稳健。”

胡军问道:“凌总,英伟达的合作,除了收购股份,是否需要同步技术合作推进?”

凌远语气平静:“汽车厂明年才投产,技术团队还未到位。”

“我们不能仅依靠现有资源,而是要提前引入英伟达的技术优势,用技术合作支撑工厂的形象与吸引力。”

“首要任务是签署GpU采购意向协议,确保首批订单锁定英伟达的平台。”

“这将增强外界对我们汽车厂技术实力的信心,同时能在未来量产时实现快速落地。”

胡军疑问道:“如果工厂尚未投产,英伟达会否认为我们缺乏基础?”

凌远语气笃定:“告诉他们,我们新能源车厂首年目标30万产能,三年内百万产能。”

“虽然现在未投产,但我们的规划和星瀚的资金实力足以支持这一目标。”

胡军语气郑重:“明白,凌总,我会安排团队立刻展开行动。”

凌远靠在沙发上:“记住,这次行动必须精准且无懈可击。未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的核心战场上,我们要掌握最重要的武器。”

挂断电话后,凌远将手机放回桌上,凝视着窗外的夜景。

这次的资本动作不仅是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支撑,更是星瀚集团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争夺话语权的重要一步。

次日清晨,博鳌论坛会场,座无虚席,聚集全球各地的商界领袖和精英。

今天的焦点活动之一便是企业家对话会,话题将围绕未来的科技创新与新能源产业发展。

作为论坛上最年轻的企业家,凌远被安排在对话会的发言环节中进行演讲。

当主持人宣布凌远的名字时,全场响起掌声,其中夹杂着窃窃私语。

“星瀚集团的凌远?这位既做矿产又做新能源?这两行业也能扯上关系?”

“听说他年纪轻轻就掌控数千亿资产,真是难以置信。”

“星瀚集团的新能源车厂还没投产,他在新能源领域有发言权吗?”

“别小看他,他一举押中英国脱欧,一战成名。今天就看他能不能说服我们这些‘老家伙’了。”

好奇,审视的目光聚集在凌远身上。

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目光平静。演讲台后的巨型屏幕随即亮起,显示出他的相关资料:

凌远

星瀚集团董事长

年龄:23岁

主要成就:

成功押注鹰国脱欧,累计收益数百亿美元。

通过战略收购实现全球十大酒店集团地位。

以820亿华国币全资收购国内顶级商业地产项目。

正在建设超百万平新能源车厂。

屏幕上,数据和照片交替出现,让人不由得多了一分期待。

凌远走上台,环顾四周,面带微笑。台下的讨论声逐渐安静下来。

他停顿片刻,开口说道:“各位前辈、朋友,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未来的看法。”

“......”

“星瀚集团希望能在新能源、AI、芯片、自动驾驶这些领域积极探索,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话音刚落,会场内便响起了热烈掌声。

主持人微笑着向观众区示意:“现在我们开放提问环节,各位可以就刚刚凌总的发言提出您的问题。”

第一个提问者是欧洲某车企的高管:“凌总,您的新能源车厂还在建设中,而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都需要长期投入。您是否低估了这个行业的难度?”

台下窃窃私语,显然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凌远笑了笑:“难度?这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他稍作停顿:“传统车企在转型上犹豫不决,技术更新缓慢。而星瀚从一开始,就围绕新能源和智能化设计了全新的供应链和生产模式。”

“传统车企转型需要10年,而我们只需要2年。”

“在这个行业,慢一步,就意味着被淘汰。我们没有时间去等,所以我们选择领先。”

高管微微一愣,显然没料到凌远会如此直接。

台下有人低声议论:“这小子说得够硬气,但好像有点道理。”

“2年?会不会太自信了,车厂都还没修好,2年首批就能下线?”

第二个提问者是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凌总,新能源行业众所周知是‘烧钱大战’,不少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即使您今天资金充裕,未来还能坚持多久?”

这个问题一出,台下不少人露出了认同的神色。

凌远目光平静:“坚持多久?星瀚不需要‘坚持’。”

屏幕上适时显示出一组数据:

星瀚集团资产总值:超3,000亿元华国币。

新能源车厂一期投资:150亿元,资金100%自有。

项目当前进度:建设完成15%,预计明年投产。

凌远语气平静:“星瀚集团的资金从来都不是问题,绝不会像那些‘靠烧钱取胜’的企业一样在关键时刻崩盘。”

台下一片哗然:“星瀚的底气真够硬,这不是普通的新兴企业,简直是个怪物。”

“他哪来这么多钱?还从不融资,鹰国脱欧的盈利都用光了吧。”

第三个提问者是一位北美科技巨头的高管,他笑着问:“凌总,您刚才提到生态链融合,但这种全产业链布局对资源整合力要求极高。”

“请问,星瀚作为一家新兴企业,凭什么能打造出完整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