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303章 假传军令,张燕的以退为进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3章 假传军令,张燕的以退为进之道

审配瞪着眼眸。

有些错愕,难以置信。

假传军令,还是直接送入黑山军营垒?

这种低劣的手段,怎么可能骗过张燕,蒋奇,使二人支援黎阳,繁阳两地。

“正南。”

“某准你选一个死法。”

荀攸将毛笔放在木架上,神情淡漠道:“邺城被攻破,某可遣人将你与审姓一族合葬!”

“某有一问。”

审配自知逃不脱,不禁问道:“假传军令,你不应该不懂,几乎不可能成功。”

“军令不重要。”

“重要的是给一个援兵的借口。”

荀攸拂袖道:“若没有你,顶多是耗费一些时日,既然有你的符令,便早些结束这场战争,好让春耕继续。”

“黑山军营。”

“一定是有人叛变了对吗?”

审配神情顿时狰狞无比,惊怒道:“既然黑山军营有你们的人,为何还不攻邺?”

“黑山军有你们的人。”

“排除异己,不是你们常用的手段吗?”

荀攸轻笑一声,说道:“眭固,陶升,他们不死,黑山军又怎么完全被张燕所掌控,况且我们的兵事未曾停下,辽东不是已经在攻伐了吗?”

“不。”

“为何会这样。”

“张燕他可是黄巾军出身。”

审配摇了摇头,崩溃道:“你在骗某?”

荀攸目光平定道:“你是冀州士人,难道不明白太平道为何能在冀州起势吗?”

“这……!”

审配吞咽了口唾沫。

荀攸眸子锐利道:“你们利用太平道,孝烈帝,陛下为何不可利用,张燕本就是天子的人,留在冀州是为了埋葬尔等的枯骨。”

“不。”

审配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语。

张燕,黑山军的统帅,竟然是天子的人。

这是什么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又是何等的荒谬。

“杀了吧。”

荀攸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审配有才,天性烈直,却是袁绍的附逆之臣,可惜了。

“不对。”

审配猛然后退两步,悚然道:“兖州之战,背叛的不止是桥蕤,还有张白骑,左髭丈八,所以士间师的军报才无比模糊。”

“猜对了。”

荀攸微微颔首。

“原来如此。”

审配悲凉一笑,说道:“冀州,何人值得取信啊!”

镇国府对于冀州的战争。

一切都变得清晰明朗,却令人愈发的绝望。

黑山军是天子的人,还有数不尽的监州尉在潜藏。

冀州府的高层,他都不敢笃定所有人忠于袁绍,忠于士族的利益。

这场战争。

从始至终便注定了结局。

审配悄无声息死于荡阴神武营垒之内。

仅半日,假军令借监州尉之手,传入黑山军营地。

帅帐之内。

张燕目光掠过军令。

蒋奇蹙眉道:“邺城之令初至,让我们固守荡阴,并保证守住黎阳,繁阳两地,怎么又来军令了。”

“审正南所发。”

张燕把军令递过去,沉声道:“他从邺城发往繁阳,路上遇到了神武军截杀,让我们即刻分兵支援。”

“哦?”

蒋奇心中微微一惊。

张燕捻着手指,淡漠道:“某只负责驻守荡阴,许子远,审正南没有资格调动黑山军,至于繁阳,黎阳崩不崩,与某没有干系。”

“啪。”

蒋奇拍案起身道:“张将军,你这是何意?”

“某何意?”

“审配有资格调兵吗?”

张燕嗤笑道:“某从太行山下来,是袁本初许下重利,可他让于毒,白绕死在了太行八陉,更是把杨凤编入文丑麾下,连张白骑,左髭丈八都在兖州不知所踪,真以为某是傻子吗?”

帐下。

眭固,陶升对视一眼。

二人心中凛然,生怕张燕破罐子破摔,先清除黑山军内部的不和。

毕竟,他们可是率领麾下的黑山军投靠了袁绍,若是真的彻底惹怒张燕,必定会死于营垒之中。

“张将军。”

蒋奇压住心底的怒火,劝说道:“兵事为重,余下之事可以等主公回援商谈。”

“不必了。”

“某对审正南问心无愧。”

张燕摆了摆手,眼底闪过一抹戏谑。

以退为进,以不满而枉顾黎阳,繁阳的危机。

这些可都是监州尉秘传的妙策,可以使蒋奇等人主动出兵支援,从而不让他落下把柄。

用那人的话来说,这叫‘攻心激将’之术。

“好。”

“很好。”

蒋奇揉碎军令,眸子冷厉道:“战时忤逆军令,你难道不怕主公问责吗?”

张燕不屑道:“袁绍让某拦住神武军,某已经做得够多了,除非他能亲自下令让某支援两城,不然不可能冒险分兵,大不了撤回太行山,继续做一个山寇。”

“眭固。”

“陶升。”

蒋奇按剑走向帐外,厉声道:“你们二人立刻整兵发往黎阳,某率五千军支援繁阳,等主公回来之后,某亲自为你们请功。”

“诺。”

眭固,陶升起身拱手应道。

“好一条忠犬。”

张燕眼中满是冷意,叱喝道:“既然听从蒋奇之令,黑山军便容不得尔等!”

“将军。”

眭固脸色微变。

陶升眸子沉着,说道:“将军,既然我们从山中走出,想要助主公谋大业,又何必计较得失。”

“闭嘴。”

张燕按着桌案起身,冷声道:“我们讨伐的是不平之事,要承继‘致太平’之志,可尔等却令大贤良师死不瞑目。”

“某无话可言。”

眭固神情骤冷,按剑走向帐外,说道:“某等当年追随张角起事,本就是为了活下去,搏一个富贵,将军既然附了袁氏,还装什么忠诚之士。”

“滚。”

张燕从桌案上拽起笔海砸过去。

眭固挥臂将其击飞,冷声道:“将军,从今往后某与黑山军再无瓜葛了。”

“某亦是。”

陶升按剑离开帅帐。

这一日。

黑山军分裂。

两方兵马从大营驰骋向黎阳,繁阳两地。

望楼之上,张燕眼眸血红,似乎已经见证两军败亡于旷野。

“将军。”

张宁登上望楼。

张燕转身作揖道:“圣女,怎么亲自来了!”

“为不臣者送行。”

张宁按剑眺望烟尘,清冷道:“只待他们死了,将军便可撤回邺城!”

“圣女。”

“天子在等什么?”

张燕望着远去的烟尘,满是复杂道:“有黑山军相助,冀州数月便可以拿下,为何还要等秋收。”

“辽东有兵事。”

张宁解释道:“冀州之战一旦爆发,败亡之军可能会北上冲击幽州,所以陛下要等辽东之战结束,至少要撤回一部分兵力来支援幽州武骑,同样需要黑山军必要之时锁死冀州主力。”

“如此吗?”

张燕叹了口气,不由问道:“陛下对黑山军有什么安排,或者说对圣女有什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