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网游动漫 > 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吗? > 第5章 明朝的中国传统服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在形式、特点上有诸多鲜明之处,以下是具体解析:

1. 男子服饰:

- 道袍:

- 形式:直领,大襟,有暗摆,两侧开衩。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

- 特点:这种服饰较为宽松,穿着舒适自在,体现出明代文人的闲逸之态。其整体风格简约大方,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展现出一种质朴的美感,很符合明代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

- 直裰:

- 形式:交领长衣,不必加摆(加内摆叫道袍,加外摆叫直身)。两宋时期的直裰不开衩,元明时期两侧开衩。后背有一条直通到底的中缝,前襟上也有一条中缝,系扎的腰带络穗、丝绦。

- 特点:它延续了宋代的基本样式,但在明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更加适合明代的社会文化氛围。直裰通常是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穿着,体现出他们的儒雅气质和文化修养。

- 圆领袍:

- 形式:圆领袍起源很早,到明代时,各种补子、蟒纹、飞鱼纹、龙纹等出现在了圆领袍上。

- 特点:成为官员的固定穿着,也是皇帝的常服。这些纹饰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服饰的装饰性,更重要的是成为了区分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明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 曳撒:

- 形式:最初是蒙古族发明的服装,元朝灭亡后,明朝采用了曳撒形制,并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具有明代特色的样式。它的特点是前襟分裁,后襟不断,两侧有摆,便于骑马和行动。

- 特点:在明朝中期,锦衣卫采用曳撒样式,开创出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形式,也就是飞鱼服,使得曳撒在明代成为一种具有特殊身份象征的服饰,武官也多穿曳撒。

- 方巾圆领:

- 形式:儒生所着服饰,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 特点:这种服饰是明代男装的代表形式之一,体现了明代儒家文化的影响,展现出文人的端庄和儒雅。宽袖的设计既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念,也便于文人进行书写、作画等活动。

2. 女子服饰:

- 凤冠霞帔:

- 形式:凤冠是皇后及贵妇们的重要礼冠,以金丝网为基底,上缀翠凤,并点缀着璀璨的珠宝流苏。霞帔宛如两条彩练绕过女性的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坠金玉坠子。

- 特点:在明代,凤冠霞帔是命妇们的礼服,彰显出尊贵与典雅。凤冠的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华丽,体现了明代高超的手工艺水平;霞帔的色彩鲜艳,纹样精美,与凤冠相互搭配,更显庄重。不同品级的命妇所佩戴的凤冠霞帔在装饰和纹样上有所区别,反映了明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 褙子:

- 形式:样式继承自宋代,一般有合领和对襟两种样式。

- 特点:无论贵族还是庶民皆可穿着,根据穿着者的身份和场合的不同,功用有所区别。对襟大袖的褙子通常为贵妇们的礼服,而对襟小袖的褙子则更适合普通妇女作为便服穿着。褙子的穿着方便舒适,既可以单独穿着,也可以搭配其他服饰,是明代女子日常穿着的重要服饰之一。

- 比甲:

- 形式: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马甲,形似褙子但无袖,比后来的马甲、坎肩要长一些,通常两侧开叉及至膝下。

- 特点:最初为元制服饰,但在明朝时期,北方妇女对其尤为喜爱,将其作为日常服饰穿着。比甲具有保暖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服饰的层次感和装饰性,体现了明代女子服饰的多样性。

- 马面裙:

- 形式:马面裙始于辽宋时期,经过明朝的发展,其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简洁而大方。

- 特点:与清代的马面裙相比,明代的马面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而不太强调装饰性。马面裙是明代女子的主要裙装之一,穿着方便,行动自如,适合日常活动。

- 水田衣:

- 形式:用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因其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

- 特点:这种服装的制作方式独特,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感。它打破了传统服饰的单一色彩和图案,展现出明代女子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追求。水田衣在明、清时期的妇女中广受欢迎,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服饰。

3. 共同特点:

- 整体风格:明朝的汉服以端庄典雅、气度宏美着称。在经历蒙古帝国元朝的统治之后,明朝为重塑礼仪与民族自尊心,全面恢复了汉族服饰的特点,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展现出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

- 服饰比例:与唐宋时期相比,明朝服饰的最大特点是上衣逐渐拉长,下裳逐渐缩短,形成了上长下短的衣裙比例,使得服饰更加修身和合体。

- 衣领变化:衣领从宋代的对领蜕变为以圆领为主,同时出现了立领,立领的造型独特,能够很好地修饰脖颈线条,成为明朝服饰的重要特点之一。

- 色彩图案:服饰色彩十分艳丽,各种颜色都被广泛地运用到服饰中,如红、黄、绿、蓝等。图案精美,各种花卉、鸟兽、山水等图案都被巧妙地运用到服饰中,并且注重图案的布局和排版,使得服饰更加精美、高贵。

- 等级分明:从官员的官服到命妇的礼服,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通过服饰的颜色、纹样、材质等方面的差异,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穿着者的身份地位,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等级秩序。

明朝时期传统服饰反映的等级制度、社会风貌、审美观念以及服装服饰颜色特点如下:

1. 等级制度:

- 官员等级区分:

- 官服图案:明代官服中的补服具有明确的等级标识作用。文官补服上绣飞禽,武将补服上绣走兽,且不同品级对应不同的鸟兽。例如,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等;武将一品、二品用狮子,三品、四品用虎豹等。这种严格的规定使得官员们在穿着官服时,能够清晰地被识别出品级的高低,等级制度通过服饰图案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 服色差异:官员的服色也因品级而异。一品至四品官员服绯袍,颜色较鲜艳,凸显其较高的地位;五品至七品官员穿青袍,颜色相对暗淡一些;八九品官员则着绿袍,等级越低,服色的鲜艳度和高贵感越弱。

- 命妇等级体现:命妇是指有封号的妇女,主要是官员的母亲、妻子等。命妇的服饰同样根据丈夫的官爵高低来确定。一、二品命妇霞帔用蹙金绣云霞翟纹,三、四品命妇采用孔雀纹,五品命妇采用鸳鸯纹,六、七品命妇采用鹊纹,八、九品命妇用绣缠校花纹。这些不同的纹饰和图案,反映了命妇们因丈夫品级不同而产生的等级差异。

- 平民与贵族的界限:平民百姓的服饰在材质、样式等方面与贵族有着严格的区分。贵族可以穿着丝绸等高档材质的服饰,并且在服饰的制作工艺和装饰上更加精美复杂。而平民则被限制使用某些材质,如绸、绢、素纱等十三种丝绸中的特定种类才被允许庶民穿着。

2. 社会风貌:

- 经济繁荣的体现:明朝时期经济较为繁荣,尤其是纺织业和染织业发展迅速,这为服饰的多样化和精美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服饰的材质上看,丝绸、棉布等各种材质被广泛应用,并且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织物,如织金、妆花等工艺的纺织品。在一些富裕地区,人们的服饰更加注重材质的品质和装饰的华丽,如《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中国南方城市的妇女们身穿丝质面料,佩戴金银玉钏等饰品,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富足。

- 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朝初期,朱元璋力求恢复汉族服饰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对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服饰更加注重端庄、得体,体现出儒家的礼仪规范。同时,社会上对于服饰的穿着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不同的场合需要穿着不同的服饰,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

- 社会阶层的变化:虽然明朝初期商人阶层被定为社会最末等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在服饰上突破等级制度的限制,穿着较为华丽的服饰。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等级制度的挑战。

3. 审美观念:

- 端庄大气:整体上,明代服饰呈现出端庄大气的审美风格。无论是官员的官服还是平民的常服,都注重服饰的版型和裁剪,力求展现出穿着者的庄重和威严。例如,官员的朝服大襟、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际横有褶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女子的服饰则以上衣下裙为主,拉长的上衣将身体部位完整遮蔽,体现出端庄之姿。

- 色彩鲜明:明代服饰在色彩的运用上较为大胆,喜欢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如大红、宝石蓝、葡萄紫、草绿等。这些鲜艳的色彩相互搭配,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展现出明代服饰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南都繁会图卷》中,大红色和宝石蓝相互映衬,体现了当时服饰色彩的丰富多样性。

- 工艺精湛:明代的纺织和刺绣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服饰的装饰工艺非常精细,如马面裙的裙襕设计、袍服上的绣花等,都展现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这些精美的工艺不仅增加了服饰的美观度,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服饰品质的追求。

4. 服装服饰颜色:

- 红色:明朝以火德王天下,红色作为正色,地位崇高。在皇室贵族的服饰中,红色被广泛运用,如皇帝的龙袍等,凸显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王权至上。同时,红色也具有生命、热烈、高贵、喜庆等象征意义,在民间的婚礼等喜庆场合也经常使用。

- 蓝色:蓝色在明代中后期较为流行,尤其是高饱和度的宝石蓝。随着统治阶级力量的逐渐削弱,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染色技术和染料也取得了发展,蓝色这种鲜艳的色彩开始在民间广泛使用,成为明代服饰中较为常见的颜色之一。

- 绿色:绿色是各朝平民常用的色彩,在明朝,随着纺纱和染色技术的进步,绿色的饱和度和明度得到了提升,显得更为清新亮丽。达官贵人也常将青色、绿色等作为服饰的辅助色彩,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顽强的生命力。

- 紫色:紫色在民间服饰中也较为流行,作为冷色调与暖色调的结合,具有中和的效果,常被用作服饰的主色。其中葡萄紫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欢迎。

明朝的传统服饰对现代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装设计:

- 款式设计:

- 立领元素:明朝服饰出现了立领的设计,这是中国传统服饰在衣领方面的重要创新。现代的一些中式服装,尤其是具有传统风格的女装,常采用立领设计,如旗袍、改良式的中式上衣等,立领能够凸显穿着者的颈部线条,展现出优雅、端庄的气质。

- 对襟与斜襟:对襟和斜襟的款式在明代较为常见,这种设计在现代汉服以及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服装中被广泛应用。对襟给人一种对称、庄重的感觉,斜襟则更显灵动、婉约,为服装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 马面裙:马面裙是明代女子的代表性裙装,其独特的设计结构,如宽大的裙摆、裙襕的装饰等,对现代的裙装设计产生了影响。现代的一些设计师会借鉴马面裙的元素,设计出具有复古风格或带有传统韵味的裙子,在时尚界和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广受欢迎。

- 云肩设计:云肩在明代服饰中是一种非常精美的装饰元素,通常绣有精美的图案。现代的一些中式礼服、舞台服装等会运用云肩的设计元素,不仅增加了服装的装饰性和艺术感,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宽松版型:明代的一些服饰版型较为宽松,例如男子的长袍、女子的上衣等。这种宽松的版型在现代的休闲装、家居服等设计中有所体现,强调穿着的舒适性和自在感,也符合现代人追求轻松、自然的生活方式。

2. 色彩搭配:

- 传统色彩的传承:明代服饰的色彩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这些色彩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仍然被广泛运用,并且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喜庆、吉祥,在现代的婚礼服、节日服装等设计中经常出现;蓝色和绿色则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常用于夏季服装或具有民族风格的服装中。

- 色彩搭配的借鉴:明代服饰在色彩搭配上注重对比与协调,如红与绿、蓝与黄等对比色的搭配,以及同色系不同深浅的搭配等。这种色彩搭配的方法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设计师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和风格,运用明代的色彩搭配原理,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服装。

3. 面料与材质选择:

- 丝绸的应用:明代的丝织业非常发达,丝绸是当时主要的服饰面料,其质地细腻、光泽柔和。现代的高端服装和中式礼服仍然会选用丝绸作为面料,以展现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同时,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丝绸的种类和花色更加丰富多样,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棉麻材质的流行:除了丝绸,棉布和麻布在明代也是常见的服饰材质,尤其是在平民百姓的服饰中广泛应用。现代的人们追求自然、环保的生活方式,棉麻材质的服装因其舒适、透气、吸湿性好等特点而受到欢迎,这与明代平民服饰对棉麻材质的使用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4. 文化内涵与审美观念:

- 文化传承:明朝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儒家思想、等级制度、吉祥寓意等。现代人们穿着明代风格的服饰或带有明代元素的服装,不仅是对传统服饰的欣赏和喜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例如,明代服饰中的一些图案和纹饰,如龙、凤、麒麟、花卉等,都具有吉祥的寓意,这些图案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经常被运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审美影响:明代服饰的审美观念对现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代服饰注重端庄、大气、典雅的风格,强调服饰的整体造型和细节装饰。这种审美观念在现代的一些正式场合的服装和传统节日的服饰中仍然有所体现,人们在选择服装时,会注重服装的品质、工艺和设计感,追求一种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着装风格。

5. 影视戏剧与文化活动:

- 影视戏剧服装:在众多的古装影视剧中,明代背景的剧集经常出现,剧中的服饰设计大多参考了明代的传统服饰。这些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不仅让观众欣赏到了明代服饰的美,也对明代服饰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影视剧中的服饰设计也会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产生影响,一些流行的古装剧甚至会引发一股复古服饰的潮流。

- 文化活动与表演:在各种文化活动、传统节日庆典、汉服表演等场合,明代服饰常常是人们展示和穿着的对象。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明代服饰的传承和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明代服饰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