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黛玉回房换了男装,方与孙悟空同乘马车往那五进宅子而去。

“大圣,那宅子可有名字?”黛玉问道。

孙悟空挠挠头,笑道:“林大人走之前已与林大管家商议妥当了,今日那匾额也已挂将出来,乃是‘林府’二字。”

黛玉闻之,不禁愕然,嗔道:“怎的这般简单?”

孙悟空嘻嘻笑道:“林大人虽面上未言,却暗中向林大管家抱怨那‘木石居’之名太过古怪,这第二座宅子的名字便早早定了。”

黛玉轻哼一声,道:“既有了木石居,我也不把这名字放在心上,不过是个暂居之所罢了。”

不多时,马车停在林府门前。

二人下了车,只见那宅子两扇朱漆大门,厚重无比,透着庄严之气,门上镶嵌着一对金光闪耀的兽首衔环,好不气派。

大门顶端悬着一块匾额,黑底金字,上书“林府”,那字体清瘦中透着刚劲,恰似林父的风范。

“瞧这字,定是父亲大人所写。”黛玉莞尔一笑。

孙悟空点头道:“正是林大人亲手所书,还千般叮嘱,没挂上去之前不许告知你。”

“父亲竟如此顽皮,下次写信定要说道说道他。”黛玉佯装生气道。

这边林大管家早听得门房来报,赶忙大开中门,迎了出来,躬身道:“姑娘,此处已大体完工,姑娘若想在此居住,不日便可搬进来。”

黛玉点头,道:“大管家辛苦了,我日常还是住在木石居,若贾府有事,我赶不及回去,便在这儿歇一晚。”

二人从大门入内,迎面一座照壁,转过弯去,道路两旁奇花异草丛生,院子错落有致,与寻常人家大不相同。

“昭昭好友众多,又不喜旁人住进木石居,这林府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宅子极大,便是十几二十个人来住,一人一个院子也尽够了。”孙悟空在旁说道。

这宅子布置之时,黛玉便已心中有数,如今见这宅子处处合心意,更是欢喜,恨不得抛开矜持,与孙悟空多亲近些。

见四下无人,黛玉便快步跟上孙悟空,二人几乎是肩并着肩,黛玉这才觉心满意足。

“如此,都中我名下的宅子,便有了两座。一座是大圣和我的,另外一座便是父亲和我的。”黛玉越想越高兴。

孙悟空引着黛玉往前走,边走边道:“昭昭,你瞧这一进院子,甚是宽敞。

日后若逢节庆,可在此摆宴,邀了你的姐妹们,定是热闹非常。”

又至一处院子,其间小巧假山玲珑有致,清泉从石缝间潺潺流出,汇聚成一弯小池,池中锦鲤嬉戏,煞是可爱。

二人继续前行,来到后院,只见原在贾府大观园的孔雀、仙鹤、鹿儿、锦鸡等珍禽异兽或嬉戏或休憩。

恰见孔雀开屏,五彩斑斓,绚烂夺目,黛玉瞧着新鲜,眼睛都看直了。

这园子虽说没有多么富丽堂皇,却无一处不合黛玉的心思,黛玉满心欢喜,至此才承认林府乃自己的第二座宅子。

二人在宅子里又逛了许久,从院子布局到屋内陈设,皆一一细观。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孙悟空和黛玉返回木石居,用过饭食,便歇下了。

期间,先是王熙凤之子贾芃的洗三礼,后又逢过年之盛事,眨眼便到了正月十五。

这日,天尚未明,贾府阖府上下便已整肃衣冠,于大门前屏息静候。

贾母为首,率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等诸人,依品大妆,列于两侧,人人神色庄重,不敢稍有懈怠。

诸姐妹与宝玉亦在其中,个个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直等了一上午,才有个太监姗姗而来,传了信。

说是贵人们午后用膳,饭后还要去宝灵宫拜佛,晚膳后进大明宫领宴、赏灯,待请旨之后,恐怕戌初才能动身。

王熙凤早已出了月子,重掌管家之权,见还有得等,忙劝贾母和王夫人等先回房歇息,待贵人来了再出来不迟。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远远地,传来一阵悠扬肃穆的宫廷鼓吹之声,由远及近。

不多时,先有十来对红衣太监,各执仪仗,骑马缓行而来,至贾府大门前,勒马分列两旁,秩序井然,寂静无声,唯闻马蹄轻踏之声。

不久,便有八个太监一顶轿舆缓缓而来。

贾母见状,忙率众人下跪,口中高呼:“娘娘千岁千千岁!”立马便有太监跑过来扶起众人。

忙乱一番,元春到了贾母厅房,待要行家礼,贾母等人亦连忙跪下。

元春见状,眼中泪光闪动,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扶着王夫人,道:“老祖宗,母亲,快快请起,莫要折煞我。”

元春拉着贾母与王夫人之手,泪如雨下,哽咽道:“当日一入那深宫,便如隔世。

虽享荣华,却似孤雁,常念家中亲人。”

贾母与王夫人亦涕泪纵横,只是以帕掩面,不敢放声。

随后,元春与诸姐妹、宝玉相见。

见黛玉、宝钗娇美动人,探春、迎春、惜春亦各有风姿,心中欢喜,又执起宝玉之手,细细端详,道:“宝玉又长高了,模样越发俊了。”

稍作歇息,元春起驾游览省亲别院,并赐名大观园,亦对园中的院子一一赐名。

众人随侍其后,沿那雕栏画栋、曲径通幽之处徐行。

行至一处开阔之地,早已设下盛宴。元春居中而坐,贾母等依次陪坐。席间,元春笑语盈盈,与亲人共话家常,又问起府中大小诸事。

酒过三巡,元春笑道:“姐妹们与宝玉皆擅诗词,今日良辰美景,不可无诗以助兴。”

众人领命,或凝思,或挥毫,不一时,佳作已成。元春一一阅之,亦对诸姐妹之文采称许有加,又赏了彩头。

至丑正三刻,执事太监提醒该回宫了。

元春起身,环顾四周,眼中满是不舍,对贾母等道:“皇恩浩荡,日后再见,亦非难事,倒也不必伤怀。

只是日后相见,千万不可如此靡费了。

家中诸事,望老祖宗与众亲人保重,切莫过于挂怀。”言罢,登舆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