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都市创作 > 第144章 《古村秘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叫林晓,是个自由撰稿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了一个神秘古村的传说,据说那里发生过一系列离奇失踪案,出于职业的好奇心,我决定独自前往探寻真相。

踏入古村,一种阴森的静谧扑面而来。村口矗立着一座破旧的牌坊,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村里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蛛网横生,偶尔有几声乌鸦的啼叫,更添几分死寂。

我找到了村里唯一的招待所,说是招待所,其实就是一间稍显整洁的老屋。店主是个驼背的老头,眼神闪烁,透着几分神秘。登记入住时,他压低声音说:“姑娘,这村里晚上不太平,别乱跑。”我只是笑笑,并未在意。

夜幕降临,窗外风声呼啸,像是有无数怨灵在哭嚎。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隐隐约约听到屋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仿佛有人在来回踱步。正当我准备起身查看时,脚步声突然消失了,紧接着是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夜空,吓得我寒毛直竖。

第二天一大早,我决定先去拜访村里最年长的赵爷爷,希望能从他那里打听到一些关于失踪案的线索。赵爷爷住在村子深处的一座小院里,院子里弥漫着一股草药味。

见到赵爷爷时,他正坐在摇椅上闭目养神,听闻我的来意,他缓缓睁开眼睛,眼神里透着恐惧与忧虑。他说,几十年前,村里来了一个外乡人,自称能帮村民找到致富的法子,村民们被他说得心动,便跟着他进行了一场诡异的祭祀仪式。从那以后,村里就开始陆续有人失踪,每次失踪前,都会听到那外乡人的诡异笑声回荡在村子上空。

我心中一惊,直觉告诉我,这个外乡人是关键。离开赵爷爷家后,我四处打听当年祭祀的地点,在村外的一片荒林里,我发现了一个破旧的祭坛,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号,祭坛周围的泥土呈现出暗红色,像是被鲜血浸染过。

正当我俯身观察祭坛时,突然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死死盯着我,我脊背发凉,猛地回头,却空无一人。可那种被窥视的感觉愈发强烈,慌乱之中,我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石头滚落之处,竟露出一个地下室的入口。

地下室里弥漫着腐臭的气味,我强忍着恶心,用手机照明,一步步走下去。墙壁上挂满了水珠,脚下的触感软绵绵的,仿佛踩在腐烂的肉块上。在地下室的尽头,我发现了一本破旧的日记,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还能勉强辨认出一些内容。

日记的主人是当年参与祭祀的一个年轻人,他记录下了祭祀当晚的恐怖场景:外乡人将一个少女作为祭品献上,少女的惨叫声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之后,他看到参与祭祀的村民们一个个变得神情恍惚,身体也逐渐出现怪异的变化,像是被某种邪恶力量操控。

我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难道这些失踪案与这邪恶的祭祀有关?带着疑问,我回到村子,决定从招待所店主入手,他的眼神总让我觉得他知道些什么。

晚上,我佯装早早入睡,实则躲在门后观察店主的一举一动。半夜,店主悄悄出门,我紧跟其后。他在村子里七拐八拐,最后走进了一座废弃的古宅。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古宅,透过门缝,看到里面烛光摇曳,店主正对着一尊诡异的雕像跪拜,嘴里念念有词。雕像的面容扭曲,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突然,店主站起身来,从身后的箱子里拿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我心中一惊,以为他要做什么可怕的事,就在这时,他却将匕首刺向了自己的手臂,鲜血滴落在地上,瞬间化作一缕青烟。

我再也忍不住,推门而入,店主惊恐地看着我,大喊:“你不该来这儿!你破坏了仪式,它要发怒了!”我质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颤抖着说,当年的外乡人其实是个邪恶的巫师,他用诅咒封印了一个恶鬼在村里,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用活人祭祀,否则恶鬼就会大开杀戒,而这些年的失踪案,都是村民们无奈之下的牺牲品。

我当然不信这种邪说,决定从那本日记和祭坛上的符号寻找破解之法。经过一整天的研究,我发现这些符号与一本古籍上记载的驱邪符文有相似之处,我按照古籍的指引,准备了相应的物品,再次来到祭坛。

当我开始念动咒语,进行驱邪仪式时,村子里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黑暗中,一个巨大的黑影逐渐显现,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没有退缩,继续仪式,手中的桃木剑挥舞得虎虎生风。

就在黑影快要触碰到我时,一道金光从祭坛射出,将黑影笼罩,黑影发出痛苦的嘶吼。随着我的咒语声越来越激昂,黑影渐渐消散,村子里也恢复了平静。

后来,我将古村的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警方也介入调查,发现所谓的“恶鬼”不过是有人利用村民的迷信和恐惧,暗中进行的人口贩卖勾当。那个招待所店主,正是帮凶之一,他们用失踪案掩盖罪行,制造恐慌。而我,也终于揭开了这古村背后隐藏多年的惊天秘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虽说警方带走了招待所店主,捣毁了那座藏在废弃古宅中的“祭祀”窝点,可古村的氛围依旧阴森得让人喘不过气。村民们看向我的眼神,除了感激,还藏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忌讳,似乎仍忌惮着那股残留的“邪力”。

我本打算收拾东西回城,临行前,却又在村里的老井旁发现异样。井口边的石头湿漉漉的,像是刚有人打水,可这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老人小孩哪有力气打水?况且这老井荒废多年,水质浑浊不堪,根本没法用。

我趴在井口往下望,一股寒意直蹿脊梁,井下幽深黑暗,隐隐约约回荡着滴答滴答的水声,像是倒计时的钟声。好奇心作祟,我从村里找来绳索和手电筒,打算下井一探究竟。

顺着绳索缓缓下降,井壁湿漉漉滑溜溜的,好几次我都差点脱手摔落。终于踩到井底,一股腐臭混合着潮气的味道扑面而来。借着手电筒光,我看到井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有些还被红颜料涂抹,像是在标记着什么。

摸索着向前走,前方出现一个狭小的洞穴,我侧身挤进去,竟来到一间地下石室。室内正中央摆放着一口石棺,棺盖上刻着复杂的星象图,四角点着早已熄灭的白烛。我走近石棺,发现棺盖半掩,鼓足勇气推开一看,里面躺着一具白骨,头骨的眼眶空洞,却好似正直勾勾盯着我。

惊慌之余,我留意到白骨手中攥着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奇怪纹路,与之前祭坛符号竟有几分相似。我刚把玉佩拿下,周围就响起阴森的呼啸声,手电筒也开始闪烁。我赶紧往回跑,回到井底时,绳索却莫名断成几截,仰头望去,井口上方似有黑影晃动。

无奈之下,我只能沿着井壁寻找别的出口,手指抠进石缝,艰难攀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凸起能歇脚,却发现脚下的石头缓缓渗出鲜血,将我的鞋染得通红。此刻,我脑海里疯狂运转,想着之前看过的古籍、民俗记录,试图找到脱身办法。

突然,我记起玉佩纹路与星象结合,或许指向某个时辰方位。我掏出手机查看时间,估算方位,朝着井壁一侧狠狠踹去,没想到竟踹出个豁口,钻进去后是一条蜿蜒向上的地道。

爬出地道,我发现身处村外一处破旧神庙,此时天已大黑。我怀揣玉佩匆忙回村,直奔赵爷爷家,把遭遇一说,赵爷爷瞪大双眼,说这玉佩是当年巫师用来锁住“恶鬼”力量的关键,如今被我取出,怕是要惹大祸。

还没等我们想出对策,村里牲畜开始发狂嘶叫,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吹得门窗哐哐作响。黑暗里,有模糊身影穿梭在街巷,形似人形却动作扭曲怪异。我和赵爷爷用朱砂、艾草在屋子四周设防,可这些东西在邪风冲击下,眼看就要失效。

盯着玉佩,我灵机一动,想着反向利用它封印的力量。按照记忆里驱邪仪式的变体,我将玉佩置于一碗清水之上,口中念起融合了破解与封印意愿的咒语,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风声渐弱,那些诡异身影也缓缓消散。

经此一役,我彻底成了古村的“守护者”。回城后,我钻研各类神秘学知识,与民俗专家频繁交流,最终将古村故事整理成册,不仅是为这段离奇经历留下注脚,更是希望后人知晓,再诡秘的传说背后,藏着的往往是人心的幽微与善恶交织的真相 。后续还会接着为你丰富内容,你要是有新想法、新设定,也可以随时提。

书出版后,我的生活被各种采访、讲座邀约填满,可我心里始终惦记着古村的后续。一天,我收到古村新任村长的来信,信上说村里一切安好,庄稼丰收,旅游开发也提上日程,只是在清理那座家族祠堂时,又有了惊人发现。

我即刻启程,再回古村。踏入祠堂,只见地面被挖开一个大洞,村长说,工人施工时,意外挖到这个,里面堆满了白骨,初步判断,这些都是当年被献祭或迫害的村民尸骨。看着这些尸骨,我心中满是悲凉,决定帮他们寻找亲人,让他们魂归故里。

走访中,一位老人交给我一个陈旧的锦囊,他说这是祖先留下,代代相传,要交给能终结村子苦难之辈。我打开锦囊,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地图,标注着一个从未听闻的山洞位置,还有一行小字:“真相之源”。

我按照地图指引,深入山林,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山洞。洞口被荆棘掩盖,拨开荆棘进入,里面弥漫着一股神秘气息。洞中墙壁刻满壁画,描绘着古村起源,原是避难者聚居而成,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直至那邪恶家族与巫师到来。

继续深入,我看到一个石匣,打开后,是一本记录详细的古籍。古籍揭示,巫师来自远方神秘组织,妄图利用古村特殊地磁与村民血脉开启时空裂缝,获取穿越古今的力量,实现统治野心。那些失踪、诅咒、诡异现象,都是实验的“副作用”。

带着古籍回村,我召集村民,决定解开大家多年疑惑。正讲解时,突然电闪雷鸣,一群神秘黑衣人闯入,为首的目光凶狠,索要古籍。原来,那个邪恶组织虽沉寂多年,却仍贼心不死。

我和村民当然不从,双方僵持不下。紧急时刻,我想起古籍中关于地磁操控的记载,利用村里的磁石布置简易阵形,配合咒语引发局部地磁紊乱。这招见效,黑衣人阵脚大乱,我趁机带着村民躲进祠堂地下室。

地下室阴暗潮湿,但我在古籍中找到这里藏有通往外界密道的线索。一番搜寻,拉动一块松动砖石,密道开启。待所有人安全撤离,我用巨石堵住洞口,并以古法制符封印,确保黑衣人无法追击。

经此一役,古村彻底摆脱阴霾。后来,我协助村长,以古村真实历史与神秘传说为蓝本,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游客纷至沓来。而我,也在村口立碑,镌刻所有牺牲者名字,让后人铭记这段跨越时空、探寻真相的惊险历程,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