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多彩的岁月 > 第331章 偷食禁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仿佛是一张被洇湿了墨汁的宣纸,在车窗外缓缓铺展、层层晕染开来。

极目远眺,远处武陵山脉的雄伟轮廓渐渐地隐匿于那青灰色的雾霭之中,宛如一幅神秘而朦胧的画卷。

沅水河则在公路下方蜿蜒流淌,犹如一条褪色的银链,静静地闪耀着微弱的光芒。

这辆老式客车的铁皮顶棚经过一整天烈日的炙烤,早已变得滚烫无比,此时它就像是一个饥渴难耐的孩子,正在贪婪地吮吸着这最后的一缕斜阳余晖。

坐在窗边的汪丽百无聊赖地数着车窗玻璃上那些细密的雨痕,这些雨痕是清晨路过桃江县时落下的雨滴留下的痕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凝结成了褐色的泥渍,就好似一串永远也数不到尽头的省略号。

当车轮无情地碾过沅陵段那满是坑洼的碎石路时,整个车厢内都回荡起此起彼伏的搪瓷缸相互碰撞所发出的清脆声响。

与此同时,张聪放在身侧军绿色挎包上的那个铝制水壶,也随着车身的颠簸轻轻地叩击着汪丽的膝盖,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汪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身旁的那个人,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他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就在这一刻,她的思绪突然飘回到了一年前在州委宣传部初次与他相遇的情景。

记得那天,他身着那件同样洗得有些发白的的确良衬衫,袖口处沾染着油印文件的蓝色墨迹。

当他微笑着向自己递过来那本刚刚送达的《新观察》杂志时,汪丽甚至能够清晰地闻到从他指尖传来的淡淡的蜡纸香气。

那一刻,时光似乎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只有他们彼此之间那短暂的对视和交汇的目光,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张聪,如今既已见过了我的父母亲人……”她轻启朱唇,话音刚落,车身猛地一个颠簸,犹如脱缰野马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震动,使得她原本婉转悠扬的尾音瞬间被抛向车顶,仿佛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青年几乎是出于本能地伸出右手,迅速而又准确地护住了她的后脑。他的手掌宽厚有力,掌心处微微凸起的茧子不经意间擦过她如丝般柔顺的秀发,就像是平静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带来一阵难以言喻的酥麻感,让她的心不禁为之一颤。

“凉拌如何?”张聪一边若无其事地说着话,一边抬起左手轻轻敲击着车窗的边缘。只见他修长的手指关节处泛着一抹青白之色,那是常年紧握钢笔所留下的独特印记,宛如岁月在他指尖刻下的一道道浅浅沟壑。

目光顺着他的手移动,可以看到那已经褪去部分油漆的木质窗沿上,隐隐约约镶嵌着一些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红色漆皮碎屑。这些碎屑星星点点地点缀在木纹之间,恰似湘西女子那件华美的嫁衣上剥落的点点朱砂,透着一种别样的凄美与神秘。

与此同时,一股淡淡的桐油味道悄然钻入了汪丽的鼻中。这股特殊的气味来自于身旁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的青年。

由于长年在苗区深入采访,他的身上不知不觉间沾染了浓郁的苗寨气息,仿佛是与生俱来一般自然。就连他随身携带的那个老旧的军绿色挎包内,那盒一直舍不得抽的凤凰牌香烟,似乎也总是笼罩着一层朦朦胧胧、欲说还休的迷雾,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正当此时,汪丽娇嗔地扬起粉嫩的拳头,轻轻地落在了张聪宽阔结实的肩头上。而他们乘坐的车辆正好缓缓驶过沅江渡口,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响起,原本栖息在滩涂之上的一群白鹭受惊飞起。

它们洁白如雪的羽翼在空中交织成一片绚丽的景象,纷纷掠过车窗。阳光透过翅膀的缝隙洒下,在姑娘美丽的鬓角旁投下一片片细碎而斑驳的影子,如梦如幻,令人陶醉其中。

张聪忽然想起正月初二在桃江老宅,月光也是这样穿过蓝印花被,将十岁表弟的鼾声织成偷欢的帷幕。那天汪丽发间的山茶油香混着霉味,成了他记忆里最蚀骨的蛊。

“婚姻就像是一顶顶天立地的红盖头啊!”他喉结上下滚动着,目光从前方道路移开,望向后视镜里那位司机嘴里叼着的喇叭筒烟卷。烟雾缭绕间,司机眯起眼睛,似乎也在倾听着他的话语。

“等今年秋收之后,我爹说要来看看吉首这边的桐油作坊……”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阵突如其来的山风呼啸而过,将后半句话生生卷走了大半。

坐在一旁的汪丽默默地别过脸去,车窗玻璃上映照出她耳尖那一抹绯红,宛如筒子楼里那个夜晚被油灯染得通红的枕巾一般。

那时,窗外的暴雨倾盆而下,雨点猛烈地敲打着窗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而屋内,弟弟那张珍贵的录取通知书静静地躺在桌上,在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霉味,但它却犹如春芽一般,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那些回忆如同车尾扬起的尘土一般,汹涌地翻腾起来。八十年代的湘西公路,宛如一条正在蜕皮的老蟒,蜿蜒曲折地盘踞在山间。它艰难地驮着满满一车人,在逐渐降临的暮色中缓缓前行,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沉重的岁月。

终于,当吉首站那昏黄的路灯刺破青灰色的天幕时,整个世界似乎都亮堂了一些。机关大院门口的那棵枇杷树,此刻正无力地抖落着最后几片枯黄的树叶,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汪丽轻轻地下了车,脚步有些踉跄。她低头数着脚下水泥台阶上的裂痕,一道、两道、三道……一直数到第七道,还是和去年腊月离开时一模一样。

张聪跟在后面,他那双解放鞋重重地踩在地上,细碎的月光瞬间被踏碎成无数片。钥匙串相互碰撞所发出的叮当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脆响亮,甚至惊飞了屋檐下栖息的几只蝙蝠。它们扑棱着翅膀,迅速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这床板...\"汪丽抚着吱呀作响的木纹,突然想起花果山老宅里那张窄床。十岁表弟翻身时,蓝印花被下的手是如何在月光里游走如银鱼。

此刻走廊穿堂风卷着去年的《湖南日报》,铅字标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门缝间沙沙作响。

铝饭盒里的年糕凝着冷白的油花,却无人问津。当张聪的指尖掠过她散开的麻花辫时,桐油灯正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石灰墙上。远处酉水河的涛声裹着赶夜船人的号子,一声声撞在生锈的窗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