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 第50章 赵匡胤:我真没想看大明皇帝被阉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赵匡胤:我真没想看大明皇帝被阉啊!

三国位面。

曹操轻抚胡须,沉声道:“这朱厚照,有勇有谋却未全然用在正道。他朱厚照既有御驾亲征之能,若能如我般坚定志向,精心谋划,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可惜了那一身的胆气与智谋,空在玩乐中荒废了大好时光,实乃不明智之举。”

在这乱世之中,机遇稍纵即逝,而他朱厚照拥有掌控国家、成就大业的潜力,却未能充分发挥,最终黯然收场......

真是浪费了自身才能!

当刘备看到朱厚照是被害而死时,他眉头紧锁,牙关紧咬。

“竟有此等恶行!”

.......

刘备猛地一拍身旁的几案,震得桌上的茶盏都微微晃动。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君主乃一国之根本,怎可遭此毒手!这等文官是何等的阴谋!”

诸葛亮在一旁轻声说道:“主公,朱厚照虽有过荒唐之举,但也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这些谋害他的文官,全然不顾国家社稷,只为一己私利,实在是罪大恶极。”

刘备沉默了一下,随后道:“这朱厚照不管如何,他终究是大明的皇帝,那些文官竟敢如此行事,这大明的天下岂不是要陷入混乱?”

.......

孙权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朱厚照之败,在于其不能自律自省。我东吴虽偏安一隅,但我亦深知为君之道的重要性。”

“他既有军事之才,却在平日行为中肆意妄为,不懂得收敛和克制。想我东吴,在发展中不断平衡各方势力,注重内政外交的稳定。”

“朱厚照若能有此觉悟,何愁不能成就一番伟业。如今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可叹。”

........

大宋位面。

当赵匡胤看到评论区网友,说朱厚照没有子嗣的评论时,眼睛都吓地差点掉出来。

皇帝肩负着传承王朝血脉、延续国祚的重任,子嗣的重任,这些人是怎么敢的?!

他之前虽然想过这大明皇帝这么喜欢阉人,不如把自己阉了。

但她娘的,这不代表他真的想看这大明皇帝被阉啊!

这朱厚照没有被阉,却胜似被阉,实在是太讥讽了。

.......

萧择摇了摇头,天妒英才,朱厚照属于是爽文男主当了一半,作者不行写了,强行结局。

若他没有死,大明的武官说不定真能崛起。

萧择把短视频进度条拉到最后,他想见证一下大明的结局。

……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条绳。】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五岁时母亲去世,由李选侍西李和东李抚养长大。天启二年被封信王。当时明朝魏忠贤党羽把控朝政,后金崛起,西南奢安之乱爆发,局势严峻。】

【朱由检小心自保,与兄长朱由校见面少,还差点陷入魏忠贤阴谋。 天启七年,朱由校去世,因无子嗣,朱由检继承皇位。】

【他大力铲除阉党,贬魏忠贤,后将其尸体磔于河间,还处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平反冤狱,启用被罢黜官员。】

【 但他在位时内忧外患,国内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壮大;外部后金骚扰入侵。他虽起用袁崇焕等将领,却中反间计冤杀袁崇焕,局势恶化。】

【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频繁更换将领、滥杀大臣,致人心惶惶。 】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沿途未受到像样的抵抗,各地官员与宦官纷纷投降,京师的各部官员也出现叛国投敌的现象。1644 年 3 月 18 日,崇祯最后一次在皇宫鸣钟召集朝臣,却无人响应。】

【此时,只有王承恩站出来,带领为数不多的太监抵御李自成的军队。】

只见画面中,王承恩走到朝堂中间。

“列位大人,你们怎么都忘了,紫禁城中还有5500名太监,老夫可领他们登城杀敌啊。”

镜头一转,王承恩身着那身略显破旧却依旧整洁的宦官服饰,站在城墙之上。

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长剑,那剑柄似乎都要被他的力道捏碎。

他对太监们道:“兄弟们!吾等深受皇恩,今日便是以死报效之时!”

“杀——!”

........

大秦位面。

看到朱由检多疑的种种场景,嬴政神色冷峻。

“朕当年横扫六国,靠的便是用人不疑,敢于放权。若如朱由检这般多疑,朕之大业岂能成就?”

嬴政微微踱步,继续审视着光幕中的画面:“多疑则乱,乱则国不稳。这朱由检不懂得用人之道,不明白信任臣子的重要性,实乃昏聩之举。”

当看到只有王承恩站出来,带领为数不多的太监抵御李自成的军队时,嬴政摇了摇头。

“没想到,这明朝最后居然还是这些阉人守国门。”

蒙恬拱手道:“陛下,朱由检之多疑,与陛下之雄才大略形成鲜明对比。陛下用人不疑,方能使我大秦将士奋勇向前,成就万世之功。”

嬴政没回蒙恬,只是扯了扯嘴角。

当初他当皇帝时,若不信人,那还真就没人可信了。

......

大汉位面。

刘彻看到朱由检多疑,叹了口气。

在朱由检的那个时代,他会如此多疑,也是形势所迫。

“朕当年虽也历经诸多波折,但与这朱由检所处之境,却又大不相同。”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空间中回荡。

“朱由检接手的大明,已是千疮百孔。内有农民起义不断,外有后金虎视眈眈。他虽有中兴之志,却无奈困于重重危机之中。”

刘彻微微摇头:“在这样的局势下,他难免会对身边之人产生怀疑。”

“生怕一步走错,便满盘皆输。”

“可惜,他却是步步走,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