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看着春生脸上和煦的笑容,忽然觉得后背发凉,感觉自己好像是有点得意忘形了。
“太女殿下是一位孝顺的公主。”春生接着说道。
“打下京城,剿灭赵攀逆贼之后,太女殿下就想着来利州亲自接陛下回京。”
“可叛贼依然嚣张,太女殿下一时腾不出手,暂时无法接陛下回京。”
周康如遭雷劈。
他终于明白,春生说了这么一堆话,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背后的意思是什么了。
皇帝要继续留在利州。
什么太女殿下事务繁忙,没有时间来接陛下。什么叛贼还占据着河北路、山东路、辽东等大片地区。
这些都是借口。
陛下是一国之君,什么事情能有把陛下安稳地接回京城更重要。
陛下能自己跑到利州来,又何必非要太女殿下亲自来迎接,陛下自己回去难道就不行吗?
周康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春生自然看得出周康想明白了他此行的目的。
可想明白又能怎么样,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就不信压不住周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陛下染了重病,李莲李公公去世了。”
周康露出惊讶的神色,前两日他还见过李公公,看着很精神的样子,怎么就突然去世了。
春生轻轻叹了一口气,“年纪大了的人,谁能知道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陛下同你我一样是肉体凡胎,也会伤心难过,得知李公公去世,陛下又吐了血。”
周康,……
“陛下身体虚弱,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舟车劳顿,所以要暂时留在利州。”
周康还能说什么?
他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既然如此,那陛下就只能暂时留在利州。”
“等太女殿下平定了叛乱,再来接陛下回去。”
春生微微颔首,“太女殿下也是这个意思,这才先让我来告知周大人一声。”
“这份功劳太女殿下自然会记住的。”
“周大人是利州的父母官,一定要保证陛下吃得好,穿得暖,还要保证陛下的安全。”
周康的脊背仿佛要被压弯了。
“周大人责任重大,因为明日本统领便要护送皇后娘娘先行回京。”
“陛下这边的事情就全部有赖周大人了。”
这一次周康真的是被雷劈到了。
“那薛大人……”周康有种不祥的预感,用仅存的一丝丝期待的眼神看着春生。
“薛将军有重要的事情,已经提前回京了。”春生回答道。
周康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这真是要他的命啊!
周康此时也算是彻底反应过来了,这哪里是太女殿下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接陛下。
这是太女殿下把陛下抛弃,并且软禁在了利州。
陛下回到京城定然会影响太女手中的权利。
陛下在京城的根基自然要比太女更深厚。
陛下回到京城必然有很多人又会依附于陛下,从而分散太女殿下的权利。
这是公主和陛下赤裸裸的争权夺利。
他是那个夹在中间的受害者。
他既不能把陛下送回京城,也不能让陛下出闪失。
陛下留在利州定然不是自愿的,如果陛下有办法,一定想要在第一时间返回京城。
皇帝那么喜欢权利,他怎么可能轻而易举放手。
周康知道,他必须遵照太女的意思去办事,因为将来整个大周是太女殿下的。
只要陛下在京城之外,陛下便无所作为。
天下兵马都已经握在了太女殿下的手中,陛下想要有所作为的想法都是徒劳。
“微臣定然会照顾好陛下。”周康声音颤抖地说道。
春生满意地点点头,对周康很是器重地说了几句嘉奖的话,当然还许诺了周康光明璀璨的未来。
春生离开,周康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神气,疲惫至极,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日,春生便护送着皇后娘娘从利州启程,返回京城。
皇帝得知皇后和春生都离开了利州,返回了京城,差一点又气晕过去。
“让利州知府来见朕。”
周康收到皇帝的旨意,得知皇帝要见他,一个头两个大,双腿发软。
他拖着千斤重的双脚来到了皇帝的住处。
“微臣周康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康匍匐在地上,向皇帝行大礼。
皇帝盯着跪在地上的周康,之前他从未将此人放在眼中。此时他才看到周康身材矮小,微微发胖,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人。
“不用多礼,周爱卿起来说话。”皇帝声音轻柔。
周康从地上爬起来,微微弓着身子站在皇帝面前。
“利州有多少兵马?”皇帝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周康。
“回陛下,现在利州没有一兵一卒。”周康回答道。皇帝张口就问利州有多少兵马,其心思昭然若揭。
“怎么可能没有一兵一卒,每个州府都有常备兵马两千人。”皇帝说道。
“原本是有两千常备军,可是被利州路都督征调去平定叛乱了。”周康回答道。
“现在利州府到处都是流民,维持利州府的秩序还是临时征调的民兵!”
“这些民兵也就拿着棍子吓唬吓唬流民还行,他们连刀都没拿过。”
“最关键的是,利州兵器库里没有一把兵刃,所有兵器都被都督带走了。”
皇帝燃起的最后一丝期望彻底破灭。
“你去给朕征调兵马,半个月之内征调五千兵马,护送朕返回京城。”皇帝停顿了片刻,厉声对周康命令道。
周康想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以皇帝此时的样子来判断,皇帝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解释,那他只能使用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拖。
什么时候拖到太女殿下平定了天下大乱,想起了皇帝。他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
“微臣遵旨,微臣这就去征调兵马。”周康答应。
皇帝摆了摆手,“你退下吧。”
此时皇帝也意识到,自己被抛弃在了利州,而且被软禁在了这里。
他手底下没有一个得用之人。
他躺在床上,脑袋里浑浑噩噩,想到了张启年、严鹤林这些人。
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与前太子争夺太子之位,这些人是他的左膀右臂,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冲锋陷阵,为他披荆斩棘。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都渐渐地远离了他。
好像是从他重用姚仁美,让姚仁美做了宰相之后。
张启年被他排挤出了京城,严鹤林也走了,梁先生辞官……
皇帝的眼睛虽然睁得硕大,他想起来了。张启年、严鹤林这些人好像都跟六公主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