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父皇他今天后悔了吗 > 第217章 入灾区救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豫理解了裴乐瑶想要做的事情,便知道这么做的含金量有多大,所以便义无反顾的要站在裴乐瑶的身后支持她。

这也是裴乐瑶选择李豫来金水县做县令的原因。

相较于那些古板的古代人,李豫相对来说还是个知道变通的人。

最关键的,是他是一个一直能守住本心的人。

要不然为什么堂堂一甲进士,这么多年也就只做到一个从六品。

但这并不代表李豫没有能力,没有智慧。

反倒是他很有能力,智慧超穷,只是为人太过于正直,不会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裴乐瑶就是需要踏实肯干,又懂变通的人。

李豫能支持配合她再好不过。

当然,最好是在理解她所做的事情之后支持和配合她,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饶县,李豫就听很多人说裴乐瑶厉害。可他只教她书法,并不知这位公主厉害在何处。

此时他在深有感触,别人在赈灾的时候都是被动的,等靠要。

等着朝廷,靠着朝廷,向朝廷要粮食,要钱财。

能把从朝廷要来的物资全部都用在百姓身上,这已经是有能力,有作为,有良心的好官了。

绝大部分赈灾的官员等来朝廷的赈灾物资能有一半用在灾民身上就不错了。

可裴乐瑶却是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这是最令李豫震惊的地方。

能把赈灾这种在天灾面前人力微乎其微,无能为力的事情,变被动为主动,何其难得。

这一次到金水县赈灾是裴乐瑶与李豫正式一起合作。

之前他们只是书法先生与书法学生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交往。

可这一次是实实在在处理很多复杂的情况。

从两人离开京城到现在,合作还算是比较默契。

李豫来到金水县上任,便去洛州城拿到了粮食,随即便命令衙役开始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进行警戒巡逻,维持社会治安,防止发生暴乱。

毕竟,洪水发生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一无所有,有的人在情急之下还是拿了一些粮食和银钱。

老百姓在饥饿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有官府的巡逻和驻守,灾民不敢乱来,虽然情绪不好但是在衙役的约束下,没有做出违法的事情。

最后,李豫又派官差迅速开始施粥,虽然粥很稀,但是也不至于让灾民饿死。

老百姓只要不是没有粒米米汤果腹,就不至于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裴乐瑶又向李豫建议,可以让灾民掩埋尸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衙役负责维持秩序,灾民有事可做,极大的降低了暴乱的风险。

紧接着,李豫又组织灾民分发编号,将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三五个家庭再凑成一个小队。

每一个小队选一个队长,每十个小队为一个大队,由官府指定一个大队长。

有了层级,便有了约束和管理。官府衙役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灾民这边。

如此以灾民治理灾民的格局便形成了。

裴乐瑶让廖五娘子带队,一部分从汝州过来的,有经验的人,再加上从灾民里挑选出来的识字的人,将这些灾民组合成几百个大队。

再有以廖五娘子为首的人为管事,每人手底下掌握几十个大队长。

如此安排下去,只用了半天时间,便将金水县的灾民彻底的梳理清楚。

李豫和裴乐瑶这边有任何事情需要通知,都会先告知管事,再由管事告知大队长,再由大队长向下一个层级一个层级的通知,保证每一个灾民都知道她和李豫要说的事情。

一开始给每一个人都编号码的时候,李豫并不知道裴乐瑶想做什么。

直到管理的层级越来越清晰,李豫才似乎意识到,这不是管理百姓的方法,而是管理军队的方法。

不过,这样做在这个特殊时期效果十分显着。

原本毫无头绪,乱糟糟的灾民在如此编排的情况下,彻底梳理起来,变得整齐划一,每一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

在裴乐瑶这根绳子的调动下,一部分灾民开始修建棚子,一部分灾民清理居住地。还有一部分灾民搬运伤员,还有的灾民负责掩埋尸体,清理垃圾,大家都能各司其职。

就连七八岁的孩子也成了传令官,送信人,跑腿的。除了伤者,老者,走不动道的,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所有人似乎都动了起来。

裴乐瑶又将大夫整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医疗队,按照他们擅长的领域分成了不同的科。

大夫只需要坐在棚子里接诊,有专门负责照看病人的陪护人员,有专门将病人抬进来的人。

孙木匠带人做了简易的担架,用树枝和茅草混着破布组合起来,把受伤的灾民抬进棚子。

大夫救治完病人之后,开完药,便不再需要处理。有人再将其抬出去,换下一个病人。

临时的医馆有人负责熬药。

这些人的病绝大部分都相似,淋了雨,染了风寒,或者是逃命的路上伤了腿脚。直接用大锅熬药,又省柴火,又省人力。

大夫忙的老眼昏花,直不起腰来,晕头转向,根本不知自己给谁看病,看了多少人,开了什么药。看了一天病,他连药材是什么模样都没见过。

裴乐瑶算着时辰,让留守的灾民来到岸边。

很快,出去搜寻的船只陆续返回来,上面都会下来从洪水中救出来的人。

几个负责登记户籍的衙役站在岸边,每上来一个人只要有意识,就要问他们的姓名。

有两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跟在衙役身边,只要问出他们的名字,就会扯开嗓子大喊。

接着灾民中就有人爆出哭声,几个灾民就会跑过去抱着从船上下来的人痛哭流涕。

没有接到亲人的则是在后面围观着,等待奇迹的发生。

岸边点起火把,在火光的照耀下悲痛,伤心,期望和失望在脸上闪耀着,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李家那个儿子竟然还活着。”“老刘家真是好运气,小孙子竟然还没有死。”

“刘婆子多好的人,唉,可惜了……好在找到了尸体。”

这一天下来,又救了六七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