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娜穆衍原本的心思,是一直在关注秦布衣,以及萧倾凰。
作为大辽的监国公主,她想要更全面的了解大周。
耶律娜穆衍深知大辽如今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若是二十年前,哪怕大周有战神北凉王。
哪怕有贤明的周宣帝。
大辽依旧能和大周抗衡。
虽说当初大周北伐夺了齐州。
但齐州那片,是辽国的儿子国。
也就是扶持起来,专门对抗大周的附属国。
事实上,当初大周北伐,还没有和辽国硬碰硬。
要知道,在匈国没有出现,狼王可汗没有一统草原之前。
草原部族,可都是听从辽国号令。
真要说来,辽国是当世最强。
因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是骑兵。
而辽国的骑兵是最多的。
可自打雄才大略的狼王可汗一统草原,甚至如今还夺了辽国的重镇晋阳之后。
大辽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耶律娜穆衍自大监国之后,一直想革除国内积弊。
可她能做的,也就是修修补补。
耶律皇族实力有限。
只是辽国各个军事贵族中的一支力量罢了。
就这掌控力,自然不可能完全做出改革。
今年辽国又遭到雪灾重创。
若非逼不得已,耶律娜穆衍也不会在过年的时候,跑到大周来寻求解决之法。
辽国的百姓组成,除了原大周故民之外。
就是黑山黑水之地,以及草原中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
半渔猎,半农耕的国家,有个缺点。
那就是国内的物资,很难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
平时做做贸易,风调雨顺还好。
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国内就会出现天灾人祸的惨状。
如今北方雪灾严重。
道路不通。
贸易也是受到影响。
辽国和西秦以及其他方向的贸易,几乎是出现了割断的情况。
这不,天灾人祸齐齐出现。
以往虽然也有大雪,毕竟北方地区。
可也不至于完全搞得道路封闭,人烟断绝。
但是今年的情况,恶劣到了极点。
甚至什么倒霉的事情都发生了。
西秦因为西北大战之败。
国内物资收缩储备。
匈国因为雪灾,很多部族南下打草谷。
这就导致西秦国内物资更进一步的囤积紧缩。
辽国买不到物资。
缺粮,缺衣服,缺盐,缺铜铁等。
这样的结果,进一步导致辽国国内情况恶劣。
再加上国内的军事贵族争斗。
很多军事贵族,都是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不是生产,唯一的生产就是放牧。
但放牧的吃食,不可能满足全国百姓的吃食。
而没有进口的衣物。
很多人出门都出不了。
半农耕,半渔猎的辽国。
如今的天灾人祸,可是到了极重的地步。
从齐州走到这西山城。
虽说耶律娜穆衍也见识了不少穷苦百姓。
可那些百姓,好歹有一身补丁衣服。
她也见到了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
可她更是见到,这一路走来,很多地方官吏,在收拢这些乞丐灾民。
让他们住进安置房。
这些,都是耶律娜穆衍亲眼所见。
秦布衣这半年时间,疯狂大撒币。
送农耕农具,鼓励百姓拓荒,甚至还送衣服,精盐,腌肉,腌菜等作为奖励。
而各地州县官吏,也让他们建造安置房。
将火炉,锅碗瓢盆送去,做好冬日雪灾安置准备。
秦布衣在扩建钢铁厂,铸造厂等重要工厂的时候。
建造最多的厂子,一是制盐厂,二是晒鱼场。
第三就是陶瓷厂了。
水泥厂,砖窑厂,都不如陶瓷厂多。
陶瓷,秦布衣的技艺可是异常深刻。
前世华夏的外国名字,翻译过来就是瓷器。
自唐朝时,瓷器就是华夏外贸商品最多的东西。
所谓的丝绸之路,都得给瓷器让道。
这还要从印尼的一艘阿拉伯商船沉船说起。
当时这艘沉船被发现之后。
直接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是一艘公元九世纪的沉船。
也就是一千二百年的唐朝。
这船是阿拉伯商人的商船。
船上有着各种金银器,铜镜等等,然而最多的就是瓷器。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石号。
其中瓷器出口的数目,多达六万多件。
而另一个有名的沉船,就是南海一号。
宋代的国内商船,有着多达十六万件文物。
当时出口最多的商品,还是瓷器。
多达十三万件。
这可都是真实的历史。
瓷器这东西的商业价值,放在古代,那就是奢侈品。
尤其是十六世纪时期引发的瓷器热。
青花瓷,各种釉彩瓷器,能够被画到各种宗教神灵的油画之中,可见其价值。
而诸多皇室所珍藏的瓷器,现今都保留着诸多皇室宫廷之中。
当时有些国王和贵族,为了瓷器,竟不惜用自己的军队做交换。
宴会中,瓷器也是主角。
上流社会在中国订制高端瓷器,运回过来还会用各种金银包装。
当时秦布衣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给震惊到了。
谁能想到,瓷器会有远超黄金的价值?会得到如此狂热的追求?
不过,华夏瓷器的辉煌,都在近代被摧毁。
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对科学研究的掌控,深入了解化学物质及其运用。
瓷器的科学制作,加上用各种化学试验来推陈出新。
中国的瓷器,就落后于世界。
哪怕是秦布衣穿越之时,世界上最顶级的瓷器,竟然不是华夏这个发明之地。
而是国外的。
甚至还有冷笑话吐槽。
中国最好的瓷器,是从墓地里挖出来的。
古代中国的工匠地位低下,各种敝帚自珍的传统,是很多技艺失传的绝对因素。
很多瓷器的烧制,一旦指定的匠人离世,那么这种技艺就会直接失传。
而自打西方掌控瓷器烧制技术之后。
他们就将各种烧制的方法,材料比例,种种,都会科学的详细记录,随之扩展实验。
然而华夏古代到近代,都缺少这种科学记录的习惯。
这也是可惜,可叹的事实。
文明的落后,不是耻辱。
耻辱的是妄自尊大。
前世古代没有这些科学发展的记录习惯。
这一世,秦布衣都给记录好。
不仅要记录,而且要培养出来。
瓷器是消耗品,也是未来贸易的商品重头。
所以,秦布衣在疯狂扩建瓷器烧制。
各种产品,全部记录下来。
这也是发展的方向。
秦布衣为了调动百姓积极性,开荒也好,鼓励扫盲学习,做工也好。
很多奖励,除了日常生产的精盐,腌菜,腌肉之外
送的最多的,就是这些瓷器了。
耶律娜穆衍从齐州一路走来。
见到百姓过得比辽国更好。
除了秦布衣撒币的原因。
另外就是很多轻工业都出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
虽然规模化还不算太大,可已经能够满足江南诸省的不少百姓生活了。
耶律娜穆衍要是去了江南或是其他地方。
她会发现。
这些个地方,绝对比不上江河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