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顿住,这村长家的小闺女,还真不错。
就是还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上自己家?
刘婶心里没底,觉得对方很难看上他们家。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何家不一定看上他们家,她也要去争取一下是不是?不能什么都不争取,就这样放弃了,这不行。
“行,我改天就找春花问问。”
“哎,好。”
刘家两口子把事情说好了,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若是成亲了,他们能拿出什么来?
现在他们这里银子什么的,可能也不好使,还是得有一些粮食,一些肉跟皮毛才行。
仔细想想,虽然生活在这里不方便,但是至少不用担心强盗什么的,这已经比外边很多人强了。
三月底,山里的积雪已经全都融化了,黑土地也化开了。
村里的人开始忙活种地了。
姜绾计划在家里的土地里,种了一半的玉米,一半的稻子。
“这稻子能活吗?”
林玉娘问。
姜绾点了点头,“娘,你忘记了我们老家那边的山上,以前是有旱稻的。”
旱稻跟水稻同样是稻子,但是米的质量是有点区别的。
种植的方法也有些区别。
旱稻就是这样把种子丢地里就好,等着到时候生长出来。
水稻要求在水田里,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
现在姜绾他们村子,还不能引河水建水渠过来种水稻,索性就先种一些旱稻试试。
其他的人知道姜绾的做法,也纷纷决定拿出一点种子来试试。
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的收拾与整理,桃林新村里,很多公共设施也完善了。
在村口的地方,建起了磨坊,不管是磨玉米,小麦,还是舂稻子,都有石磨了。
除此之外,村里的每家每户的门口上,还挂着一个号码牌,这是何文强在姜绾的提议之下,给村里的村民们编的户名。
他们村子肯定会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的,为了方便管理,把院子编个号。
这样记录在册,只需要翻书一看,就知道村里有多少户人家了,这样更为方便快捷。
家里的地不算多,人不少,去年跟他们家换盐的人,都先来帮姜绾家种地了。
所以他们家的地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种完了。
这地种完了之后,就是四月初一了。
今天是谢衍父母兄长的忌日,也是谢衍守孝满三年的日子。
姜绾一大早就起来,煮了一只野鸡,煮了一块猪肉,再煮了几颗水煮蛋,从对面林玉娘厨房里,装了十几个白面馒头。
装满了满满一篮子。
“娘,我跟夫君出门了,今晚傍晚这样才回来。”
姜绾昨天就跟林玉娘打了招呼,说今天要干什么去,林玉娘心中有准备。
“好。”
“你跟女婿慢点,注意安全。”
林玉娘说完,又不忘记询问姜绾,“带酒跟杯子了吗?之前准备的纸钱还有吗?”
“都带了,娘你就放心吧!”
“好。”
母女二人说完话,姜绾就与谢衍出了村。
路上遇到有人询问他们去哪里,姜绾也不隐瞒。
“今天是夫君家人的忌日,我与夫君去林间墓前祭拜一下家人。”
“啊,这样啊,那是该去。”
村民们都认同,“路上小心点啊小绾,春天了,注意蛇虫野兽。”
“嗯,放心吧婶子,有夫君在不会有事的。”
姜绾笑着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村子。
小夫妻两人从村里的围墙出门,转身把门关上落了锁。
“这木头围墙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天气慢慢的变暖了,我们是不是要在木头的后边,用石头砌一堵围墙?”
姜绾一边往前走,一边询问身边的男人。
谢衍眸色凝重的摇了摇头,“没有这么多的石头……”
他们仅有的一些石头,都用来建房子,当房子的墙壁了。
外边村子的围墙再用石头,就没有那么多的石头了。
姜绾明白了。
“那砖呢?我们能不能烧砖?用青砖来做围墙?”
“若是有砖那自然是更好更结实的,可是我们村的人,谁有烧砖的技术?”
谢衍反问。
姜绾……
这也是一个问题!
“不对,等一下,姐夫会烧啊!”
姜绾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你忘记了姐夫以前是在哪里干活的?他以前是在砖窑里干活的啊!”
“只要我们找到适合烧砖的泥土,就让姐夫看看,能不能烧出来。”
“绾绾说的是,我也忘了姐夫会烧砖这这件事了。”
“那我们回村就跟村长说。”
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一个村了,原本拿工钱的里正,现在也取消了。
村里就只有没有俸禄的村长了。
姜绾觉得可行。
有砖建成的围墙以后,他们睡觉就能睡得更踏实了。
“那我们的房子要不要再改大一些?”
“若是能烧成了砖,先把围墙弄起来。”
改善住房这种事情等之后再看。
“若是姐夫能烧出砖了,就让他试试烧瓦片,我们把房顶的茅草换成瓦片。”
比起换砖的墙,房顶换瓦片更重要。
姜绾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
大半年的时间没走这条出山的小道了,树木已经长高了不少,已经看不到脚下的路了。
走了一段路,谢衍就抱着姜绾腾空飞了起来,踩在原始森林的树冠顶端,往盐湖那边飞去。
半个时辰,他们就落到了盐湖边上。
一年的时间没过来,盐湖还是那个样子。
春天来了,盐湖边上的盐碱地里边,许多螃蟹在上边产卵。
还有一些大笨龙虾,在盐碱地上慢悠悠的趴着。
有的甚至一动不动的,就像石头一样,也不知道死活。
姜绾双脚落地的第一时间,就想去抓那一动不动的大龙虾。
她都来抓这些龙虾好几次了,它们还学不乖,依旧动作迟缓。
姜绾一抓一个准。
随便抓了一会儿,就抓了一大竹筐!
“我们先去祭拜爹娘吧!”
姜绾收好竹筐,笑着走到谢衍身边。
谢衍点了点头,拉着她的手两人一起往不远处的衣冠冢走去。
今日祭拜完,谢衍的孝期就过了。这人不在孝期里了,之前一直没能行的夫妻之事,便可以行了。
不过此时姜绾并没有想到这些。
她现在想着的是祭拜完了之后,继续去抓螃蟹,抓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