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安全上,请将军放心,已经和济南方面协调过,济南方面愿意派出八百人护送我们车队回登州。”
“如此最好!你办事我向来放心。”李俊业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千户,军中辎重准备如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俊业颇为关心,接着向刘源问道。
刘源面露难色,说道:“按将军吩咐,已连夜打造大车两百辆,备足了五十日口粮,赶造了箭矢四十五万支,只不过火药始终难以采集,至今不过准备了千余斤。”
“火药搜集就这么难吗?”李俊业话语颇有些责怪,火药几乎关乎着李军的命运,可偏偏每次都是缺乏火药。
刘源道:“将军你是有所不知,建奴活动范围颇大,方圆五百里内火药,基本都被建奴搜刮干净,连原料一两都没有,我也是手里拿着金子,但四处买不到东西。”
“罢了,想必你也是用力了。”李俊业见刘源颇自责,连忙安慰。
其实这事也不能完全怪刘源,火药并非常用之物,每逢大战,火药都要告警,最要命的是,硫磺,硝石产量都很小,尤其是硫磺,不少都得从东洋和南洋进口。
如今建奴入塞,整个华北都处于战火之中,无论敌我双方,对于火药的争斗,都是摆在首位,加上战场消耗又大,刘源采集不到火药自然又在情理之中了。
李俊业道:“军情紧急,兵贵神速,现在建奴正在北返,然而掳掠的百姓依旧还有几十万,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管,任凭建奴将他们带入辽东苦寒之地为奴为仆,与父母妻子断别。
纵使火药不足,诸君也万不可蹉跎,三日之后,全军北方,望诸君齐心协力,勠力同心,解民倒悬之危。”
“诺!”
众人纷纷起座,齐声朗答。
……
京师
清晨,文武百官咸集,崇祯忧愁不已坐于奉天门下,御门听政,威武的大汉将军分列两旁,百官噤若寒蝉,整个早朝如同死寂一般。
“大捷,济南大捷。”
在这死寂般的世界里,一个苍老的太监扯着尖锐的鸭公嗓,一手高举捷报,一手撩起朝服下摆,飞一般的通过长长的朝道,那尖锐而亢奋的声音,一直在朝会上空飘荡。
“啊!守住了?真的守住了?”
班列中一个耄耋老者,摸了一下皲皱的额头,紧闭双眼,长叹了一口气,一副陶醉的表情,死而无憾。
“守住了!”
“太好了”
“真的守住了!”
刚才还死寂的朝会,瞬间热闹的如煮热粥一样,众人喜气洋洋,举手相庆,一扫刚才的阴霾。
“陛下,济南大捷,建奴围城凡四十六日,损兵折将三万有余,终至无功,于六日前已撤兵北逃。”那司礼监太监,来到御前,高举捷报,朗声地奏道,说话时,激动得全身上下不停的起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趁机朝贺,山呼万岁,崇祯龙颜大悦。
“念!”
听到大捷时,崇祯先是怔忪了一下,随后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济南战局他时刻都在关注,本来和杨嗣昌已经想到了预案,未料济南既然真的能扭转乾坤,这叫崇祯心中如何不喜。
不过天子自有威仪在,面对如此大捷,崇祯内心澎湃不已,可面色如平湖。
司礼监掌印太监,当即取来捷报,站在御门一侧的台阶上,大声的念诵起来。
这封奏章由宋学朱等人起笔而写,辞藻华丽,言简意赅,详细的济南之战的经过,以及有功之人和殉职之人,又反复重申了济南战后的惨状。
一将功成万骨枯,殉职的人大家自然不容易记住,可是参加大朝会的文武百官,无不再次听到了李俊业这个名字。
“这李俊业真是神人也。”
百官们私下里忍不住的再次讨论了起来。
“内阁拟旨,济南参战之人,俱升一级,殉职之人俱追封二级,另免济南税赋一年。”崇祯龙颜大悦。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兴高采烈,再次山呼万岁。
李俊业的大捷无疑是及时雨,犹如是黑暗中的一点明灯,原先死寂的朝会,一副喜气洋洋之色。
崇祯和百官又商议了几件要事,方才回到了御书房之中,不会儿杨嗣昌就来了。
如果说御门听政,那是为了大明这个机器能够运转,而崇祯的御书房,才决定了大明王朝的走向。
杨嗣昌进门之后,首先再次向崇祯贺喜,崇祯命人赐茶,二人稍后正开始进入正题。
崇祯道:“杨卿,济南既然如你所策守住了,现在杨卿该如何画河为牢,将建奴分而歼之。”
杨嗣昌悄悄地擦了一把冷汗,当初他只不过是为了安抚崇祯,随口说说的,明军真正的战斗力他比谁都清楚。
他的计策固然是绝对没有问题,但再好的计策也需要执行,无奈明军太拉垮,临时拼凑成的勤王之事,又如何能将建奴画河为牢,分而歼之呢!
杨嗣昌道:“陛下,建奴比我们预想走的要早,此时还未春回大地,冰河尚冻,建奴烈马能够轻易驰骋其间,这画河为牢,只怕是不能了。”
“哎!看来建奴军中也有高人,任凭杨卿如何神机妙算,也都被人识破,故而敢在冰河开冻之前,匆匆退军,不过好在济南守住了,并且重挫敌军。”崇祯摆了摆头,叹息了一声。
崇祯继续说道:“这李俊业可真是奇人,仅带三千余人马,不仅能打败建奴先锋入城,还能够守住济南,真是人臣中翘楚也。”
“这李俊业确是不错,只可惜桀骜不驯,不让遭受磨难,磨炼性情,恐日后尾大不掉。”杨嗣昌点了点头,一语中的。
君王虽然爱才,但更忌讳臣子尾大不掉,有不臣之举,何况崇祯这种本就多疑的性格。
“杨卿说的没错,是块好玉,但为人确是乖张了一些,目无法度。”崇祯也冷冷地附和。
“陛下日后你对他该如何处之?”杨嗣昌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