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杂货铺里售卖的东西很快就吸引了往来之人的一些注意。
“《下至黄泉》?”
一名文士打扮带着书生巾帽的修士路过这里,偶然看到铺靠外的架子上正在放书,顿时惊愕出声,赶紧走向铺面。
“一、二、三……竟然四册都有?店家,这《黄泉》一书怎么卖?”
店铺的伙计虽然只是个凡人,这些年也吃过见过,保持必要的礼貌笑问一句:
“客官知道这《黄泉》,要买几册?可以先挑选一下,我还要先将这些书摆放完毕。”
既然店家都这么说了,修士也不客气,直接从书架子取了《下至黄泉》第一册。
“不错不错,确实是《下至黄泉》,要买当然要买全四册,我有一位好友是位大儒,他都没有抢到,这次回去一定要跟他炫耀炫耀,哈哈……”
修士心情颇好,将书拿在手里掂量了下。
随手翻阅起来。
修士先将第一册夹在腋下,又抽出了一本第二册,翻了几页之后顿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接上了接上了,果然承前启后!对了店家,六册一共多少钱,可以多买几部么?”
店家这会还在码放书籍,但也一直留意对方的话,对方想买很多部就不行了,闻言摇了摇头道:
“客官,每人限购一部的,您又不是凡人,当也知道,此书,绝非简单的凡尘之作……”
修士点了点头,能买两部,已经够了,正如店家所说,这书绝对非凡。
“多谢店家,两部足以!”
“给我也买一部!”
又有人进门了,是一男一女两名修士,看上去十分年轻,男的长得高高瘦瘦的,女孩儿却娇小玲珑。
听到有人喊价,伙计赶忙跑到柜台边上:“两位客官要什么样的?”
男修士道:
“一样,六册。”
伙计点了点头。
而大约又过去一个多月之后,昆仑镜内的神秘光影在看到《下至黄泉》六册是时候,惊得直接失态了。
“黄泉!黄泉要回来了?杨岱找到了黄泉?不行!看来妙法莲花会上得找到杨岱问问清楚!”
一看到这一部书,那种黄泉的气息虽然很淡,却好似从遥远的上古扑面而来。
如他这般惊骇的人当然不止一个,对于黄泉可能重新出现的事都说不上好恶,却全都心中悸动。
而这段时间,《下至黄泉》一书也已经通过仙舟传到天下各处,凡尘之中文人墨客趋之若鹜。
而仙佛妖魔各道之中的追捧者同样不少,只要道行高深到一定程度,也同样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感觉。
玉衡山之中,有一个化作人形的山精匆匆来到一座巨峰前,将一部《下至黄泉》放下。
“山神大人,此书您一定要看看!”
山神的面容从山峰上显现,似乎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嗯,放下书,你下去吧。”
“是!”
山精拱了拱手后便离去了。
虽然玉衡山山神能感觉到,在天下各处开始流传《下至黄泉》四册的时候,他山下镇压的幽泉似乎并无任何特殊变化。
仿佛和《下至黄泉》之事并无任何关联,仿佛杨岱和他的大计根本毫无作用。
但玉衡山山神知道,那是因为《下至黄泉》之事还没有讲完,那是因为书中那发于一座高山之下的“黄泉”还没有对应这幽泉。
将来一旦说出山名,天下人心中的黄泉就会如同滚滚江涛一般冲刷过来,将玉衡山之中的幽泉同化,并化出真正的黄泉源头。
山神也能想象得到,想必他的安坐玉衡山中,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因为这一部书或惊叹或惊恐。
而作为推动《下至黄泉》一书作成并且流传天下的人,杨岱如今已经得些许空闲,终于能回到久违的家里之中去休息一下了。
杨岱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云中县人,但却真心实意地将云州的云中县当作自己的老家,所以每次回来,都是有一种乡土情怀在里头。
大齐有不少地方都在不断发生新变化,但云中县似乎永远是那种节奏,杨岱从北面城门慢慢走入县城之中。
沿途的景色并无太多变化,或许只是某些树更粗了一些,或许只是某个地方多了一个路边茶棚。
青灰色的城墙上满是岁月的痕迹,城楼上还挂着大红灯笼,似乎是过年时候挂上就没有摘下来。
街上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
一切看起来都很繁荣,但却让杨岱感觉到了一丝孤独。
早在多年以前,杨岱已经有意减少在云中县中出现的次数,如今更是又有十年没有出现。
不出他所料,基本已经没有人再认识他了。
当年认识他的人,都做古了。
“唉……”
杨岱忍不住微微摇头,转身往家里走去,放眼望去,所见的也都是些生面孔了,没有什么熟悉的声音了。
即便偶有一丝熟悉感,声音也是从来都没听过的,想来也是当年那些菜农的后人或者亲戚。
有一丝气息相连,就连街道两旁店铺中的人也基本全都换了,他慢慢入城到现在,没听到一人唤他杨先生。
不过看起来,云中县并非真的没有变化,里头的一些建筑还是有所改变,看来是既有拆除改建也有翻新的。
“汪汪汪……汪汪汪……”
“汪汪汪……”
远处有狗叫声传来,杨岱望去,稍远处的街巷处,成群结队的大小土狗打闹着跑过,他就又露出会心一笑。
不过人会变,但杨岱的家还是在仁清坊,相信就算云中县换了很多任父母官。
仁清坊成长了几代人,总不至于有人会打五味斋的主意的。
行至仁清坊牌坊口的那条街道,一个声音让杨岱忽然精神一振。
“打铁,打铁喽,也卖卤面,走过路过瞧瞧看一看啊——老字号老手艺咯——”
钱家的铁匠铺还开着?
还开了一个面摊?
杨岱略感疑惑,照理说老钱之后钱家已经无人学这门手艺了。
杨岱走路的速度都快了一些,接近摊位的时候,果然看到那摊位上立的布挂着招牌
“钱记面摊”。
见到有人过来,摊位上的一名壮汉热情地招呼一声。
“这位客官,可是要吃碗卤面?”
“嗯,来一碗吧。”
“好嘞,可要加什么额外的浇头?都有。”
“不用了,卤面便好。”
“好,客官您坐下稍等。”
店家忙活开了,杨岱也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原以为,这里应该没有铁匠铺了的。”
杨岱这么说了一句,摊主在那边笑道。
“本来是这样的,我师父还在的时候就说,虽然我们家不打铁了,但是总要活着不是吗,所以学了做面的手艺,我就在这开面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