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驻华公使欧格纳刚从总理衙门回到公使管,就看到了窦纳乐。
“日安,爵士。”
窦纳乐脱帽行礼。
欧格纳也脱帽,好奇的看着窦纳乐:
“日安先生,请坐,你是?”
窦纳乐坐下来后,从公文包里拿出文件,递给欧格纳:
“伦敦让我来协助您的,这是我的证明信息。”
欧格纳点点头:
“啊!确实,我已经老了,有人帮忙当然会好很多。”
欧格纳的任期已经结束了。
按理说,目前处于战争中,不会轻易更换公使。
因为当前信息不发达,新来的公使光捋清楚当地关系就要不少时间。
所以一旦爆发冲突或者战争,当前的公使会留任到战争结束。
窦纳乐才说是来协助他的,实际上也是熟悉后好接手。
“欢迎你的到来,窦纳乐先生,上面说你之前是陆军军官?”
欧格纳看了看信息,热情的和窦纳乐拥抱了一下,
“谢天谢地,终于来了一个懂行的了。”
窦纳乐笑了笑,他是陆军军官家庭出身,又在陆军中服役了十六年,确实是个“陆军专家”。
这里必须说明为什么打引号,因为他的服役时间是1872至1888,陆军大变革之前。
“先生,对于远东正在发生的变化你怎么看?”
欧格纳拿出一根雪茄递给窦纳乐,自己也点上一根,
“你认为谁会取得最终胜利?大英帝国又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窦纳乐点燃雪茄,吞云吐雾:
“爵士,在我来的路上,驻淞沪领事馆给了我一个消息。”
“前段时间,闵军和沙俄帝国爆发了一次争吵,十分激动的争吵。”
“法兰西人也在场。”
欧格纳点点头:
“是的,我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们怀疑闵军、法兰西人、沙俄帝国之间达成了某种共识。”
“我已经委托驻俄使官打听情况,我也有这样的怀疑。”
窦纳乐点了点头:
“沙皇对于领土的贪婪是没有底线的,他们迫切的希望得到蒙古草原,以保护他们脆弱的西伯利亚。”
“据驻淞沪领事馆所说,他们交谈时提到了边境、领土。”
“我很怀疑闵军会不会用蒙古草原和沙皇做了交易,换取沙皇对他们的支持。”
“毕竟我听说清国,对于蒙古草原的认可度并不高,甚至有着仇恨。”
欧格纳不语,只是一味的抽着雪茄。
窦纳乐也陷入了沉默。
…………
“亲王殿下不用说了,法兰西银行不准备参与到此次借款中。”
“我们并不想做刽子手。”
法兰西银行团的代表直接起身离开现场。
这是由总理衙门发起的,各国银行团代表共同参加的会议。
清国准备了一个善后大借款计划,希望向各国银行团借款一亿两白银用于战争开支。
抵押物是海关关税、以及盐税等。
按理说,各国应该是十分积极的,毕竟清国的海关关税和盐税都相当可观,加起来年收入有两三千万两。
一亿两白银,怎么都能收回来。
但各国的态度却没有庆亲王想的那样好。
英吉利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批了100万英镑。因为英吉利还没确定自己在这混乱局势中的位置。
到底该支持谁?
或者说支持谁才对他最有利?
东瀛?
继续支持东瀛会不会加速闵军和沙俄帝国走在一起的进度?
支持清国?
淮军已经被打废了,清国最能打的好像就是闵军……
法兰西人更是直接拒绝了借款。
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兰西人用金融实力维持着自身的影响力。
所以法兰西的退出,让荷兰、比利时等小国重新审视了借款合同。
然后发现海关收入的大头、盐税收入的一半,都已经在闵军控制区了。
风险太大,需要重新进行成本核算。
阿美丽卡正在南美洲和英吉利人博弈呢,根本没空管远东。
“亲王殿下,日安。”
“亲王殿下……哦?汉斯也在?”
“我当是谁,亚历山大,你也来了?”
“我为什么不能来?亲王殿下,沙俄帝国愿意向清国提供贷款,条件是租给沙俄帝国一个优良南方港口城市,并且在蒙古草原……”
“亲王殿下,德意志帝国也能提供贷款,我们也要……在消灭叛军之后,我们希望租借胶州湾,以及……”
“当真?!”庆亲王惊喜的看着二人。
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至于租出去什么地方?那已经顾不上了。
两江富庶之地已经被占据,借不到钱,清国连仗都打不起了。
打不起仗,就得亡国!
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
“当然,不过要先签条约!”*2。
沙俄和德意志对于自己的实力和国际法都很有信心。
签了条约,后续出了什么意外,也能凭借这个条约摄取利益。
何乐而不为呢?
…………
淞沪。
“原料进口被停了,现在各国都在执行战时禁运,我们进口的一批硝石被卡在了荷属东印度,下个季度的硝酸生产会受到影响。”
刘一鸣有些担忧。
突然反了朝廷,现在各国又进行联合禁运,怎么有一股山雨欲来的感觉呢?
“鲁地有硝石矿开采,运些设备去加快开发进度,同时收集土硝。”
“暂时不会有大战发生,我们的储备足够。”
在合成氨技术出现之前,硝石是获得硝酸的最重要来源,硝酸制作硝基炸药的必备原料。
而硝石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世界各地都是小规模分布,智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硝石矿。
智利硝石约占据当前硝石产量的80%。
华夏也产硝石,也有土硝,但储量小、资源分散。
汤潇逸进行了提前储备,但开战一年了,大量硝石都已经变成了硝酸,或者子弹炮弹。
剩下的硝石,不够三个月生产的。
但汤潇逸不打算现在推广合成氨技术,那对自己来说好处不大。
毕竟只是方向性的问题,其他国家看到了成果,很快就会跟进。
到头来他们凭借工业规模,反而会吃掉大多数利润。
再说了,闵军的弹药储备支撑几个月半年的完全足够,有这么多时间足够了。
东瀛已经无力再战,沙俄距离太远了,铁路开通之前也不会有大规模战争。
自己开采的数量,足够。
“大人,刘庆森电报,近期东瀛联合舰队又出现在了琉球海域。”
徐希颜拿着电报走了进来。
汤潇逸看了一眼,然后走到地图边:
“命令北洋舰队出动,沿着辽东半岛向北航行,炮击沿岸东瀛船只、人员。”
东瀛联合舰队去琉球,无非就是那么几个想法。
第一,最直接的,重新进攻琉球,但大概率不会。
第六师团前车之鉴在哪儿摆着,东瀛还能派出多少陆军?
不派陆军从岸上拿下岸防炮,舰队根本无法靠近。
第二,绕过琉球,进攻台澎甚至其他地方。
既能切断琉球守军补给,又能打击闵军的军心士气,甚至还能吸引闵海军主力决战。
福宁虽强,但东瀛也有铁甲舰,也许联合舰队打着蚁多咬死象的想法呢?
闵军的缺点,军舰数量少。
但是!
那是过去式了!
闵军已经接管了威海卫,接管了北洋舰队。
虽然北洋舰队各舰因为没有船坞,并没有真正修理好。
但是,开出去还是能开出去的。
东瀛你敢放任北洋舰队自由行动吗?
“是!”
徐希颜正要走,被汤潇逸叫住。
“既然咱们自己不装了,军制也得改改。”
“以后镇协标营队排棚,改称为师旅团营连排班,这是文件。”
汤潇逸掏出文件给徐希颜,
“什么提督总兵也别提了,仿欧洲军衔制,军官分将校尉,常备军衔11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特殊军衔大将、元帅、准尉。”
“你授中将,陆军参谋长,各军长少将,师长准将,旅长上校,团长中校,营长少校。”
“以后所有师都改为三团制师,旅不辖团,直辖营,四营制旅。”
“已有的部队暂时不做改动,战争结束后再改。”
徐希颜看了几眼,发现除了旅之外,其余就是改个名字,区别不大。
旅一级变成四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运输营,一个野战炮兵营,总共八个营。
总兵力五千多人,比原本的协一级减少了一半。
“大人,组建新部队的火炮不足了,能不能用57炮替代?”
徐希颜眨了眨眼,看到旅一级配的炮兵营他才想起这事儿。
旅一级的炮兵营用的是75炮,一个营18门。
闵军还有一些57炮,这种炮闵厂已经在造了,江南厂也造。
但75炮还没有。
两个厂都有生产能力,但已经没有产能了。
57炮对设备要求没有那么高,而75炮,最少也得上大型蒸汽锤了。
而且57炮够轻,转移方便,火力对付东瀛也足够,所以前线更喜欢57炮。
汤潇逸揉了揉眉心,这次搞军功授田确实有些仓促了。
但这也是不断提高闵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必经之路。
“先用57炮凑合,把北方的工人、设备都转移过来,我会尽快添加设备,搞生产线。”
57炮现在能凑合用,但再过些年就得落后了。
而75炮这个口径能用到二战,性价比显然更高。
注意是口径,不是炮。
“差不多可以把管退炮搞出来了,那样的话可以缩减一下炮兵规模。”
汤潇逸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