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的,太后,这也是探春妹妹的福气。”黛玉恳切地说道:“前两天,南安太妃就提起过,想认探春妹妹为义女,彻底脱离罪臣之女的身份,不知太上皇和太后意下如何?”

“哦,那太好了!”老太后满意地说道:“还是太妃想的周到,如此一来,就没人有异议了。”

“这个办法不错,两全其美。”太上皇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孤这就下旨赐婚。”

“多谢太上皇。”老太后和黛玉不约而同地致谢。

贾探春被认作南安太妃的义女,远嫁南诏国。

随即,消息如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有人认为,贾府忠心爱国,为朝廷分忧,把自己的女儿远嫁外邦,实属难得。

也有侠义之士以为,两国友好,需要一个女子远离故土,嫁入异邦,令所有男人蒙羞,并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

黛玉与北静王提起此事,北静王不置可否道:“这种人云亦云的话,不必放在心上,男婚女嫁,人之常情,嫁出一个女子,换得两国长期交好,对朝廷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黛玉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其实,探春能嫁入南诏国,也是大皇子的福气,探春无论学问见识,都丝毫不逊于男子,将来必定能成为大皇子的助力。

不久,太上皇就正式下旨,贾政的女儿贾探春被南安太妃正式收为义女,嫁于南诏国大皇子为正妃。

南安太妃对探春的喜爱溢于言表,她亲自为探春准备了丰富的嫁妆,并教导她许多宫廷礼仪和管理后宫的技巧,以确保她在南诏国能够顺利地扮演好正妃的角色。

探春也不负众望,她聪明伶俐,很快就赢得了南安太妃的赞许。

大皇子对这位来自异国的正妃也甚为满意,他看到探春的才华和德行,认为她就是自己理想的伴侣。

他们的婚礼在两国间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

南安王也欣喜不已,探春作为自己的义妹,嫁到南诏国后,两国交好,自己在边疆的守卫就很轻松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日夜难眠。

紧接着,在一次盛大的宫宴上,南安太妃亲自为探春戴上了那串璀璨夺目的珠宝,这不仅是对她身份的认可,更是对她未来的祝福。

在宫宴上,探春身穿一袭华丽的礼服,雍容华贵,仪态万千。

她的衣裳是用精致的丝绸裁剪而成,上面绣着金丝和珍珠,光彩夺目。

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宛如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照着宫灯的辉煌。

她的发髻高挽,插着精美的簪子,每一颗宝石都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大皇子坐在一旁,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

他看着探春,心中不禁赞叹:果然是贾府的女儿,不仅容貌出众,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贾府不愧是八公之首,有着深厚底蕴和严格的家教,而探春,正是他们的完美体现。

在宴会的喧嚣中,她如同一朵静静绽放的牡丹,高贵而不失温婉。

大皇子的心思不自觉地飘向了她,他想象着若能与这样的女子相伴一生,将是何等的荣幸。

宴会继续进行,乐声悠扬,但大皇子的心思早已被探春的倩影所占据。

他知道,今晚之后,这位贾府的千金就正式成为自己的王妃。

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云集,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探春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恭敬地跪倒在太妃和太上皇的面前,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她知道,这份恩典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更是家族的荣耀。

她用最诚挚的话语拜谢了两位尊贵的恩人,她的声音虽轻,却传递着坚定与真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探春举止得体,言辞恰当,一举一动都彰显了大家风范。

太妃的眼中满是慈爱与满意,她知道,这个女孩会成为南安王府未来的骄傲。

而太上皇的目光中则透露出对探春未来的期待,他相信,这个姑娘将会成为两国交好的纽带。

随着宴会的继续,欢快的乐声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

而探春却知道,从此以后,她的肩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她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辜负太妃的期望,不辱没南安王府的名声。

这一喜讯,无疑给贾府带来了无尽的荣耀与欢乐,整个贾府上下,都沉浸在这片难以言喻的喜悦之中。

贾政和贾琏等人也从流放地回来,一家人终于团聚。

那日,天色微明,贾政带着满心的感慨,踏进了久违的家门,只见家中老小,无论男女,都纷纷迎出,眼中含泪,心中却是无比的激动。

虽然这只是一个别院,远远不及当时的贾府,但贾政看到一家老小,却感到无比的欣慰。

尤其是看到宝玉和宝钗一起过来行礼,贾政才恍悟,二人已经完婚,想到儿子的婚事,贾政不禁又想到了老太太,顿时流下泪来,但事已至此,说什么也于事无补了。

自从贾琏被流放后,平儿便带着巧姐,一直住在刘姥姥家,安身于这个小小的避风港。

那里远离尘嚣,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安宁。

然而,当她听说贾琏回京的消息时,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急忙整理行装,带着巧姐踏上了回家的路。

巧姐虽然年纪尚小,却也懂得骨肉分离的苦楚,自己的娘亲已经去世,只剩一个爹爹了。

她牵着平儿的手,一路上好奇而又紧张地问东问西。

当她们终于来到了别院门前,贾琏已经在门前等候多时,看到平儿和巧姐的身影,他快步迎上前去。

父女二人终于团聚,巧姐紧紧地抱住贾琏,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贾琏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女儿,心中满是愧疚与心疼。

他感激地看向平儿,这个柔弱的女子,在他不在的岁月里,承担起了照顾巧姐的重任。

他当即宣布,将平儿扶正,让她成为自己的正妻,以示对她付出的尊重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