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后 > 第171章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上一章节已补完,没有看的宝子们可以回去看。】

将琉璃方子交给于二成和工坊工匠后,顾霖就让于二成全权负责此事了。

几日后,于二成前来郑府,顾霖让人将他带进来。

大堂。

于二成跟着喜竹进来后,对坐在大堂上方的年轻哥儿道:“东家。”

顾霖问道:“你怎么过来了,可是工坊那边研究烧制琉璃遇到什么难题?”

于二成没有隐瞒,回道:“我和工坊的工匠日夜研究琉璃方子,但结果不尽人意。工坊的工匠多数擅长木工和研制胭脂水粉,除了一两位工匠能看懂些许琉璃方子外,其他工匠皆不明其意。”

听着于二成的汇报,顾霖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术业有专攻将玻璃方子交给工匠不错,但工匠之中也有细分,木匠、铁匠、金匠等等,他们看似皆是匠人,好似无甚差别却相差甚大,在自己的领域中,他们皆是专家,但在其他领域,他们便是外行。

倘若工坊的工匠是铁匠、银匠、金匠等流,或许还能研究琉璃方子。

顾霖无奈道:“是我大意了。”

可是就算如此,他们也找不到专门烧制琉璃的工匠,或者是铁匠银匠等工匠,这些工匠皆记载在官府名册,手艺好的匠人不是在官府做事,便是在世家豪族中做事,顾霖根本挖不到他们的墙脚。

看着自家东家头疼的模样,于二成开口提醒道:“东家,其实琉璃烧制并非一定要工匠来研究。”

于二成此话一落,顾霖的脑海里瞬间划过一道思绪,他抬头目光如电射向于二成道:“你的意思是请······方士?”

于二成没有意外自家东家快速地猜测出自己的想法。

他道:“多数工匠只精于一门手艺,在其他方面多有不足,且保守不敢创新,方士与之相反善于探索,若是能找到一位方士,同我们一起研究如何烧制琉璃,必定事半功倍。”

没有立马做下决定,顾霖沉思,从前受某些历史的影响,他对方士的印象并不好,其实,方士中也有好有坏,坑蒙拐骗的不少,身怀本领的也不是没有。

烧制琉璃涉及诸多知识,从原料的选择,温度的控制以及诸多化学物在炉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皆不是于二成和工坊中的工匠能够掌控的,顾林思索着,确实要请一位拥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士回来了。

不过想要请一位有真本事的方士,也不是一件易事,稍微有些本领的方士要么融入道教成为道士,要么成为宫廷术士,要么归隐山林······

虽烧制琉璃急需方士的协助,但顾霖也知道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如果一不小心,找了位坑蒙拐骗的方士回来,顺便将琉璃方子泄露出去才是给自己找麻烦。

理清思绪后,顾霖对于二成道:“你先回去找一位可靠的方士,无需吝啬钱财,对于琉璃烧制的研究也不要放弃。”

于二成应是,转身离开时遇见了归府的郑大人,他立马行礼,得到应允后才离开郑府。

顾霖前脚回到自己的院子,郑颢后脚就进来了。

喜竹等人忙着往桌面摆饭菜,见郑大人进来后,他身体一顿,眼角余光看夫郎神色无异,便多摆了一副碗筷。

摆好饭菜后,他们无声退下。

一如既往,郑颢落座在顾霖对面。

年轻哥儿手持筷子,开始用饭,没有赶青年离开,亦没有主动开口让对方留下用饭。

一时间,整个室内很是寂静,除了碗筷碰撞发出的声音外,没有丝毫响动。

“顾叔。”

青年蓦然开口,对着年轻哥儿唤道。

本不想去看对方,但想到前几日自己不作应答,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委屈姿态,顾霖的手指便不由得顿了顿。

他微微抬眸,眼神投向对面的青年,虽未言语却明显示意让对方有话快说。

现在对待郑颢,顾霖是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倘若说,从前郑颢是顾霖的掌中宝,现在······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宛若看不出年轻哥儿眼眸所表现出来的不耐,郑颢微垂眼眸道:“陛下有命,令我为监军不日前往镇红军,协助镇红军将领招安红衣军。”

顾霖闻言,脑子一空,就连筷子上的菜掉进碗里也没有反应。

郑颢一个文官,初入官场的新人,怎么会被派去镇红军做监军?

即便顾霖身在北方,但镇红军一路势如破竹,连连攻下两座府城的消息仍不断地传入他的耳中,由此可见,朝廷的军队对上镇红军没有丝毫优势,甚至还有些被对方压着打的意思,若不然镇红军早便班师回朝了。

看着年轻哥儿渐渐紧握的手掌,和脸上渐白的面色,郑颢微默,而后起身朝对方走去,倒了杯温水放到年轻哥儿的手上。

顾霖下意识接过来,心慌之际,他赶紧抬手喝了些温水压惊。

片刻,顾霖略微呆滞的神色和眼神重新回神。

他朝对方看去,眼底浮现着不安,郑颢见此心间一涩,安慰道:“监军多数待在军营和城内,不似将领需上前线。”

言下之意便是让顾霖放心,他此行前去没有危险。

但怎么可能会没有危险,顾林想到,这种话骗骗小孩子就算了,战场风云莫测,危险重重,朝廷军队节节败退,郑颢前去的冀北府与红衣军正面相对,若是红衣军一鼓作气将冀北府也攻了下来······

虽觉得不可能,顾霖仍不死心问道:“一定要去吗?”

战场上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

微垂眼帘,避过顾霖眼中的不忍,如果再对视下去,郑颢怕他会脱口答应对方。

郑颢回道:“明日便会有太监前来宣旨,君命不可违。”

先不说这是他自己谋取的差事,单是建安帝的命令,世家大臣尚且要顾及,他亦是违背不得。

微微低眸,看着年轻哥儿退去冷色,满含担忧惊慌的眼眸与神情,郑颢抬手轻抚年轻哥儿的面颊,感受着脸侧的热度粗糙,年轻哥儿下意识的反应不是躲避,或者将对方的手甩开,顺着青年轻柔的力道,顾霖抬起头来,同郑颢黑色专注的深眸对视。

顾霖微微恍惚,他好似从青年的眼中看到一抹疼惜,再仔细看去除却沉沉黑色再无其他。

掌上力道轻过拿纸,郑颢温声道:“我很快就会回来,最迟来年秋季前。”

下颔为青年手掌所掌控,年轻哥儿无法摇头,他注视着郑颢,情绪相比刚得到消息时的无措,冷静许多。

顾霖眼眸微动,开口对郑颢道:“你要想好,作为监军前往镇红军,必定会身处在危险中,且到时镇红军班师回朝,朝堂上不一定还有你的位置。”

莫要看建安帝对郑颢很是看重的模样,但往前数受到建安帝看重提拔的臣子不少,可能留到最后的却寥寥无几。

郑颢此行一去归期不定,实在是太冒险了。

听着顾叔对自己的担忧关心,郑颢冰冷的眼眸泛起柔和:“顾叔放心,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见劝不动青年,再看对方眉眼间的坚定,顾霖哪儿还不明白,这差事很有可能就是对方主动谋取的。

顾霖一偏头,郑颢手上一松,年轻哥儿柔滑的下巴脱离他的掌间。

顾霖不看他,声音微冷道:“出去。”

身子微顿,郑颢微垂眼眸,片刻,他抬腿转身离开。

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声,顾霖没有看桌面的饭菜一眼,起身走进里间。

今夜,青年没有留在年轻哥儿屋内过夜,向来好眠的顾霖眼睛睁开半宿,浅棕色的眼眸直直盯着床顶。

直到后半夜精神不济才渐渐入睡了。

翌日,宫中太监果然携带圣旨前来郑府,圣旨宣读完毕后,郑颢任命监军一事无可改变。

待太监离去,顾霖没有看大堂上的郑颢,转身回自己的院子。

走进屋子,后面的脚步声愈发清晰,室内奴仆看着一前一后的二人,默契地退出屋子。

顾霖在桌前坐下,郑颢走近,见对方神色淡淡,唤道:“顾叔。”

顾霖没有反应,郑颢微垂眼眸,三日后他就要启程了,他不愿离开前,与顾叔多添一起矛盾,让对方生自己的气。

“我也要去冀北府。”忽地,年轻哥儿开口道。

低着眼眸,见年轻哥儿神色认真,不似置气,郑颢蹙起眉宇道:“冀北府正面红衣军,危险十分,顾叔不能去。”

顾霖闻言,冷笑一声道:“你去的我却去不的什么道理?”

年轻哥儿一席话宛若在无理取闹,郑颢却没有半分不耐,他解释道:“这两者间不可相提并论。”

此行前去,郑颢要做的事情会触及镇红军将士的利益,如果将对方逼急了将会引来杀身之祸,郑颢能够保下自己的性命,但他不愿顾叔和自己一同涉险,顾叔待在京城,无忧无虑地等他回来便好。

“不可相提并论。”顾霖咀嚼着这句话,他抬起眸子看着青年:“如果不是你强行把我留在京城,我早就经过冀北府前往江南了。”

“你的事是正事,我的事就不是。”

郑颢没有这个意思。

顾霖继续道:“不管你同不同意,我去定了,就算你这次能拦下我,可等你离开后,你觉得还有人能拦得住我吗?”

确实,如今顾霖无法离开京城,是因为郑颢强行将他留下,可若郑颢前往冀北府后,即便他往年轻哥儿身边派去十几二十人看守着,也根本拦不住顾霖的去留,也无人敢强行拦截顾霖。

微垂眼眸,看着年轻哥儿如火明亮的眼眸,郑颢手指一动,微微闭眼而后打开,道:“好,顾叔到达冀北府后,一定要听我的,不能随意乱跑。”

顾霖道:“我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决定好此事后,顾霖告诉赵嫂子余哥儿等人,自己要跟随郑颢一同出行。

而后嘱咐赵嫂子余哥儿等人,在他和郑颢离开京城后,如果店铺出事后该找哪些人帮忙,赵嫂子余哥儿几人纷纷记下,但知晓顾霖和郑颢二人要前往临近红衣军的冀北府,他们不免心下沉沉,担忧起来。

临出发前一晚,赵嫂子去顾霖的院子,听到外面的通传声,顾霖头皮发麻,脊背生出一层冷汗,幸亏刚才郑颢去前院安排前往冀北府的事务,若不然,深更半夜被赵嫂子撞上留宿在他的屋子,顾霖就算有七张嘴都说不清。

顾霖招呼着赵嫂子坐下,给她倒了一杯安神茶:“嫂子你怎么过来了?”

临别的话在吃晚食的时候就说了,他们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

赵嫂子道:“用饭时有些话不好说,我过来叮嘱你几句。”

顾霖:“嫂子你说。”

赵嫂子没有立马开口,她似是想了许久后,认真地注视着面前的年轻哥儿道:“这些日子,我不知你和明章发生了什么,但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现在你们一同出行,想来彼此之间的矛盾都解决了。”

自以为自己近日掩饰的很好,没想到还是被赵嫂子发现了不对,不想对方担心,顾霖笑了笑道:“我一个做长辈的,哪会和小辈计较。”

见年轻哥儿轻松自在的神情,赵嫂子放心,而后把以前对郑颢的称呼都带出来了。

她对顾霖语重心长道:“郑小子是个好的,从小到大他最在意的就是你,寻常人家的小子往外头跑后,哪儿想得起家里的长辈,郑小子却恰好相反。

他刚去府学住宿时,最放不下的就是你,特意写了一长卷单子交给我,上头记着你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哪日用药膳,哪日泡药汤,哪日喝补药,每次回来都要同我细问你的情况。”

赵嫂子道:“你们如果有矛盾好好说,不要赌气,能相依为命走到今天,还有什么坎是迈不过去的。”

说完后,赵嫂子起身:“明日就要启程了,你快些睡吧,我先回去了。”

直到赵嫂子离开许久,顾霖仍坐在原位,他眉间紧蹙,眼含沉思,好似在思索赵嫂子方才的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