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不要叫我院士,叫我宗主大人! > 第364章 答案就写在明面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4章 答案就写在明面上!

宋寒安排好任务后,科大超环实验室数学小组的人四处打听,结果在整个北方几十所高校数学系内都没找到宋寒所说的寇教授,反而在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内找到了一个研究流体力学的寇教授。

他们扒出寇教授曾经的论文后,看着论文内容,神情充满了懊恼。

“没想到国内还有这么一个研究流体力学的大拿。

组长,你说这么久,咱们怎么光想着死磕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忘了从工程应用领域去进行联合攻关?”

超环数学小组组长看完手上这份寇教授在2012年发布的湍流转捩计算的学术论文后无奈道;

“目前世界科学界来说,发展最为深入的是数学,其次是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应用信息,应用工程。

谁又能想到在产业应用端的研究能够跑到了现在数学界前头。”

和东北大学寇教授取得联系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赶到了当地。

东北大学寇教授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从他程亮的脑门和稀疏的后移至头顶的发际线,老远就能感受到一股学术强人的压迫感。

他跟着学校办公室的人赶来会客室的时候,看着超环实验来访的人满是疑惑:

“我11年回国时后,一直都在进行非牛顿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和流动物理方面进行研究。

现在主要是承接了航空集团超高音速飞机空气动力学,飞机发动机内部流动方面的应用问题和脉冲爆轰发动机燃烧和爆轰的数值模拟研究。

你们核聚变实验室怎么想着来找我进行联合攻关?”

数学小组的组长闻言苦笑着道;

“我们实验室现有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磁场强级达不到理想值。

我们在应用思路上,一直想从湍流问题上,找出超高温等离子体散射的湍流规律,从而提高约束力。

我们拜读了教授的论文,发现您从应用端对湍流问题的应用研究,比我们整个数学界都要深入。

所以我们打算联合寇教授一起攻关磁约束方面的数论应用问题。”

数学组长的解释让寇教授恍然大悟。

他忍不住乐道;

“我在九一年读的是流体力学博士,后来转到了水电工程,叶轮机械,飞机空气动力学,飞机发动机问题,没想到这个岁数还能参与核聚变的研究。

你们的委托我接了!

刚好最近我对湍流问题有了一个想法需要验证。”

“什么想法?”

“我从应用端进行湍流研究到现在都快四十年了,这么多年来对各种湍流问题的观察实验做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从来都没有发现过规律。

我严重怀疑这玩意根本就没有规律,这个方程也没有解!

我这么聪明的人研究了这么久也研究不出来!

肯定是这个方程有问题!

我想用超级计算机以动态约束和能量阶梯法结合泊松方程打造一个能够对湍流进行实施干预的软件模型。

以流动变量是不可微分的角度不管微观,直接从宏观调控!”

寇教授的话让数学小组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暴力破解?

你这个计算需要多大的计算量?”

“我需要太湖720小时的全部连续算力!”

两人对视一眼后无奈道;

“这个我们可做不了主,可能需要寇教授你也跟我们回超环一趟,看看目前主持超环实验的宋委员能不能想想办法。”

寇教授听到了两人的回应后,比他们还激动。

“那还等什么?走吧!”

几人也没耽搁直接飞回了内省。

等他们三人风尘仆仆的赶回科大的时候,应用工程小组的人已经提前将科学院激光研究院的彭院士也请了回来。

一行人再次齐聚一堂,会议室内一个学部委员,两个院士八个一级教授,数百个正职研究员加上全国各地联合攻关实验室。

他们超环研究中心从来就没有如此兵强马壮般强大过。

只是一群人都没有说话,都静静的看着坐在首位上不断算卦的宋寒。

数学小组的组长看着眼睛一直盯着宋寒没有移开的工程应用组组长问道;

“你们的高能激光点火器有着落了?”

应用组组长点头道;

“彭院士在前几年联合量子计算研究所落成的地空激光通信研究,对于激光功率已经达到了我们需要的能级。

现在已经联系了大大激光集团正在制作点火器。

你们呢?”

数学小组的组长看了眼一旁饶有兴趣盯着宋寒的寇教授点头道;

“看起来也是有着落了。”

他的话音落下,宋寒忽然拍案而起,他看着自己算了半天得出的覆卦与剥卦怒道:

“妈的,浪费本座这么久的时间,原来答案就写在明面上!”

宋寒的话让材料小组的组长眼睛一亮;

“宋委员,常温超导体也有着落了?”

“没,我说的是石墨烯工程制备方式。”

宋寒的话让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现在石墨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上石墨烯工程应用生产不易,整体价格一直都维持在四千元每克高价上。

如果真的解决了石墨烯批量生产的工程问题,光这个研究就能将人推向世界首富的位置!

“怎么做?”

“撕胶带!”

“啊?”

“啊什么啊?”

宋寒翻着白眼道;

“一个人撕胶带当然不行,用工程化思路,大规模流水线的形式去去开创式撕胶带,就用当年发现石墨烯的手工制作法,直接工程化应用。”

宋寒的话让工程应用小组的组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高质量石墨上,需要上百次的撕扯才能得到微观视角下质量微小的石墨烯,用这种思路进行工程化应用,整个生产线会庞大的难以想象!”

宋寒没有回答工程应用小组的问题,直接对着手机道;

“盘古,以?范德华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给我出一份石墨烯工程化应用方案。”

“产量定在多少?”

宋寒闻言扭头看向了工程小组的组长。

工程应用小组组长沉吟了一番道;

“我们整个工程需要的石墨烯导线就要上百吨。”

“年产百吨级别的生产线。”

宋寒的话音落下,他的手机对话窗口上不一会就开始不断涌现方案。

宋寒将资料投射在会议室内的大屏上,所有人看着眼前这一片庞大的建筑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一个个高度在二十米长度接近五百米的长方体建筑,建筑内一条条流水遍布整个厂房。

当石墨板在通过流水线入口填充材料后,整个流水线开始运作,在一次次黏连撕扯下,石墨板厚度迅速消失,前后不知道流传撕扯了多少次,最后在成品口,无数微观石墨烯汇聚成了宏观粉末态,像是面粉一般,漂浮着纯肼溶液上。

“原来答案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