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9年,即天佑十六年,春天的气息刚刚弥漫在大地上,正月之际,李存审在德胜城这一战略要地着手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他深知此地对于抵御外敌的重要性,因此沿着黄河蜿蜒的两岸,精心设立了层层叠叠的栅栏,宛如一条巨龙蟠踞在河畔,既壮观又威严。与此同时,李存勖完成了他的魏州之行,返回之际,他深思熟虑,命令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暂时接管幽州军府的事务,以确保那里的稳定与秩序。
三月,李存勖又兼任了幽州节度使的重任,他深知这一职位的分量,于是派遣了自己亲信的大臣李绍宏前往主持幽州府事,以确保一切政务都能顺利进行。
夏日的热浪随着四月的脚步悄然而至,梁将贺瑰率领大军,如同乌云压境,包围了德胜南城。他从四面八方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势如破竹,同时,他还动用了大型战舰,封锁了渡口,使得南城与外界的联系几乎被完全切断。李存勖闻讯,心急如焚,立刻赶往北岸,亲自布阵,准备迎战。
南城的守将氏延赏,面对敌军的汹涌攻势,心急火燎地向李存勖告急,声称城中的箭矢和石块已经所剩无几,形势危急。李存勖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南城恐将不保。于是,他毅然决定,用重金招募能够破坏敌舰的勇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久,便有数十人前来献技。他们中,有的声称能吐火焚烧敌船,有的则说能用神秘的咒语使敌军的兵器失灵。李存勖虽然心中存疑,但还是命令他们一一试验,然而,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无一奏效。
李存勖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他深知,若再找不到破敌之策,南城必陷无疑。就在这时,亲从都将王建及挺身而出,进言道:“请允许我前去效命,定当不辱使命。”李存勖闻言,大喜过望,立刻批准了他的请求。
王建及领命后,立刻行动起来。他用巨索将十艘船紧紧地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船阵。然后,他精心挑选了三百名效节勇士,他们手持锋利的斧头,身披坚厚的铠甲,个个英勇无畏。随着一声令下,鼓声震天,勇士们击鼓划桨,船阵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向河中央驶去。
梁军的楼船高达三层,船身用厚实的牛皮蒙盖,悬挂着木板作为盾牌,防御严密。然而,王建及率领的勇士们却毫无惧色,他们奋勇当先,冲入敌舰之间。只见他们挥舞着斧头,砍断了梁军楼船的竹索,破坏了悬挂的盾牌,使得梁军的防御瞬间瓦解。
与此同时,王建及还在上游找来了数百个瓮,用竹索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瓮上堆积了厚厚的柴草,浇灌上油脂,点燃后,火焰腾空而起,横贯天空,照亮了整个河面。梁军的楼船在熊熊烈火的焚烧下,船身的绳索被烧断,楼船顺流而下,淹死者不计其数。
李存勖的军队趁机渡河,对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梁军见势不妙,纷纷撤退。李存勖乘胜追击,命令骑兵一直追击到濮阳,俘虏和斩杀敌军数以千计。贺瑰见大势已去,气愤不已,竟因此一病不起,最终郁郁而终。
秋天的凉风吹散了夏日的酷热,七月悄然而至。李存勖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战事后,终于回到了晋阳。他深知,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战争还远未结束,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八月,梁将王瓒率领数万大军,从黎阳渡河而来。他们在杨村扎下了营寨,建造船只搭成桥梁,以打通渡口通路,企图对李存勖的地盘发动进攻。冬十月,李存勖得知消息后,立刻从晋阳赶往魏州,他深知,这一战关乎生死存亡,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李存勖发动了数万民工,扩建德胜北城。他们夜以继日地劳作着,用汗水浇灌着这座坚固的城池。德胜北城的扩建工程完成后,李存勖的军队便以此为基地,每天与梁军交战,双方你来我往,战况异常激烈。
十二月戊戌日,李存勖的军队驻扎在黄河以南。他们深知,王瓒的军队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攻击。因此,他们决定主动出击,给王瓒一个措手不及。
夜晚,李存勖的军队在潘张村梁军营寨下埋伏了步兵。他们悄无声息地潜伏着,等待着时机的到来。与此同时,李存勖还派出了骑兵去掠夺梁军的粮饷运输队,捉拿他们的侦察兵。这一举动使得梁军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不知所措,只能被动地应对着李存勖的攻势。
王瓒见势不妙,立刻摆好了阵势等待着李存勖的进攻。然而,他却万万没想到,李存勖的军队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发动突然袭击。只见李存勖的铁甲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冲了过来,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喊杀声震天响地。各路军队随后跟进,对梁军发起了全面的攻击。
梁军在面对李存勖军队的突然袭击时,显得手足无措。他们纷纷败逃,淹死的人很多。王瓒见大势已去,只好逃往北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