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良只觉头皮一阵发麻,心底叫苦不迭,暗自咒骂:“这狗皇帝,如此明目张胆地威胁,我哪敢拒绝?” 脸上却堆满讪笑,恭敬答道:“陛下既有此雅兴,臣下自当奉陪。”

“哈哈!赵爱卿果真是忠臣啊!”康顺帝放声大笑,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随后便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棋台走去。

他素爱下棋,御书房里专门置有一张精美的棋台。

赵??良跟在后面,脚步拖沓,眼神却在四处游移,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安插在宫中的眼线,盼着能赶紧通风报信。

然而,此地乃是康顺帝的御书房,随侍太监寥寥无几,且全是皇帝的心腹,赵??良知道自己的盘算彻底落空了。

他无奈地暗自叹了口气,心想今日宫门落锁前,怕是难以脱身了。等离开皇宫,再想截住那份诏书,简直难如登天。

看来,只能在毓珠公主前往合水镇的途中,想办法动手截杀公主了。

时光悄然步入十一月,合水镇的百姓们满心困惑。

陈玉华之前宣称要扩军,那阵仗闹得极大,可如今都过去快半个月了,却毫无动静。

只有潜伏在合水镇镇上的那些细作得到了消息,知道陈玉华是在等一份赐婚诏书。

一旦诏书宣告,他便能名正言顺地大肆扩军,由此推断,此次扩军规模必定不小。

这个推测让暗中的各大势力忧心忡忡,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截杀毓珠公主的决心。

在他们看来,只要破坏了陈玉华与皇室的联姻,即便即将成立的镇南军勇猛无敌,他们这些氏族集团也能通过其他手段,慢慢将其消磨或同化。

打不过就加入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这些氏族领会得最为透彻,这也是他们能够长久屹立不倒的关键秘诀。

十一月初五,那支消失多日、好似人间蒸发的钦差队伍,突然现身于合水镇的如家客栈。

两个“果敢自卫队”小队及时赶到,护送着他们进入了已正式命名为“陈家园”的围堡。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很快,合水镇官府告示栏以及街头人流密集之处,都张贴出了众人期盼已久的大红招兵告示。

告示内容简洁明了,只写明定在十一月初六,在“陈家园”前的小广场报名,既无数量限制,也未提及具体安排。

这样的告示让那些细作惊恐万分,他们深知事态严重,赶忙将消息传递回去。

而此时,钦差还未离开陈家园。

此次前来宣诏的钦差是太监马金,他是佐鸣的心腹。

这一路,他乔装打扮,风餐露宿,历经无数艰辛。当见到陈玉华时,马金激动得眼眶泛红,声音都有些颤抖。

宣诏完毕,他抬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汗水,苦笑着说道:“大将军,咱家这一趟皇差,险些把命丢了。若不是骠骑卫拼死护卫,怕是都见不到大将军您呐!”

陈玉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说道:“内侍福泽深厚,有惊无险,还立下了大功,日后在陛下跟前,必定会备受重用。”

马金听后,不禁有些得意,随后他的神色陡然变得悲愤,说道:“那些奸佞之徒,竟敢半路截杀陛下下诏的钦差队伍,简直罪大恶极,终有一日,定要将他们诛连九族!”

接着,他向陈玉华拱手行礼,说道:“明年三月,还需大将军派兵前往京城迎接毓珠公主,否则恐怕会有变故。”

陈玉华微微点头,沉稳地回应:“内侍请转告陛下,本将会派遣亲卫队前去代本将迎接毓珠公主。”说罢,他示意陶梓送上一千两银子的红包,作为马金回京途中的盘缠,钦差队伍的其他成员也都有丰厚赏赐,体现的就是一个豪气大方。

马金被陈玉华的大手笔惊得瞪大了眼睛,推辞了两次,才略带忐忑地接了过去。

他深知这位驸马爷的实力,本想着能在陈玉华面前混个脸熟,留个人情就好,没想到竟收到如此丰厚的红包。

他心中不禁感叹:“传说镇南大将军豪气干云、为人大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马金带着喜气洋洋的宣诏队伍离开了陈家园,一路向北而去。

如今回京,不必再担心被人截杀,他们可以悠然自得地游山玩水,只需在过年前回到京城复命即可。

钦差队伍前脚刚走,陈玉华便立刻宣布将“果敢校尉衙门”变更为“镇南军衙门”,“果敢自卫队”也更名为“镇南军”。

随后,他派人手持镇南大将军衙门的文书,前往清阳县县衙下达一系列军令。

镇南大将军的军管区涵盖了大乾朝整个东南地区,包括韩江省、南浦省和桂云省三个省份。

根据刚刚宣告的诏书条款,镇南大将军衙门直接对皇帝陛下负责,有权向军管区内所有衙门下达军事协调令,必要时可实行军管,全面代替所有衙门行使职能和权力。

这意味着,康顺帝几乎将大乾朝的东南半壁江山交给了陈玉华管理。

当然,这并非康顺帝慷慨大方,实则是因为五大千年大氏族中的秦林府赵氏、阳江府崔氏和天原府姬氏,分别位于这三个省份内。

陈玉华若想掌控整个东南,必然要与这三个千年大氏族正面交锋。

陈玉华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未觉得这是康顺帝在算计自己。毕竟,他早已与阳江府崔氏针锋相对,多两个敌人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在他看来,只要将清阳县的资源充分消化,转化为强大的战力,那些所谓的千年大氏族,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而他掌控清阳县资源的第一步,便是要对清阳县县令下手。

此前,他只是一个校尉,无权干涉县衙事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包辰在合水镇码头大肆捞取利益。如今时过境迁,他自然不会再手下留情。

陈玉华派陈二柱前往县衙执行命令。

陈二柱手持陈玉华的亲笔军令,率领着一百多人的队伍,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地直接闯入清阳县县衙。

陈二柱一脸严肃,大声责令包辰交出县令印信,并要求他不得离开后衙半步。

包辰早就收到下陵府林氏传来的消息,对自己可能被陈玉华打压已有心理准备,因此没有任何反抗,乖乖地照做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若是敢有丝毫违抗,陈玉华凭借掌握的贪污证据,定能直接将他拉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县令印信随后被交给了主簿陈伯美,由他暂行县令之责,全力配合镇南军衙门执行任务。

-----------------

陈伯美原本只是一个主簿,当陈二柱将镇南军军令塞到他手中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仿佛置身梦中。

他怎么也没想到,陈玉华竟摇身一变,成为了权势滔天、相当于诸侯的镇南将军。

而自己因为与陈玉华同属陈氏,竟被指定暂行县令之责。

他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紧紧抱住陈玉华这根大腿,未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于是,他将镇南军衙门的军令奉为最高指令,下令整个县衙全力配合执行。

就这样,在镇南军进行扩军招兵考核的同时,清阳县县衙管理的所有矿藏地契都被顺利移交到镇南军衙门。

与此同时,阳江府崔氏在清阳县的所有农庄,都以窝藏盗贼的罪名被收缴充公,用来安置因镇南军军营扩建征地而搬迁的村落。

一夜之间,崔氏在清阳县的产业几乎被抄掠一空。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到阳江府崔氏大院,崔恩赐得知后,顿时气得脸色铁青,怒发冲冠,随手抓起身边的名贵器物,狠狠地砸在地上,一时间,屋内一片狼藉,瓷器碎裂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