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孟遇安传奇 > 第448章 迁都洛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当奉月府的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之时,裴嘉于是年年底从洛阳传回最新报告:

紫微城竣工了。

从盛夏开始,历时五个半月,比她和孟遇安承诺的半年期限还要再快半个月。

不光是紫微城重建完毕,洛阳作为一个国都应有的一切规划皆已完备,迁都之事近在眼前。

长孙羡作为孟遇安派遣的视察官员,已经提前去过洛阳,里外巡检了裴嘉的工程情况。

回来后,长孙羡对裴嘉大加赞赏:

“回禀陛下,裴侍郎当真是才华横溢,此时的洛阳与前燕时相比,可谓是焕然一新。微臣以为,现已万事俱备,随时可以迁都。”

大华二年正月,新春刚过,吉月迁居,大华都城由襄阳改为洛阳。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天下之中,横跨黄河中下游,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更是多朝多代都城的不二之选。

在昔年诸多往事中,洛阳此城也与孟遇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宛洛之盟,南祁与北燕正式开启相持阶段,孟遇安亲自在尧山山麓与独孤太后定下盟约。

洛水之战,孟遇安得道多助,大败宇文锐及于洛阳城外,从此在南北之战中占据上风位置。

黄河保卫战,孟遇安驻军洛阳,和宇文锐及隔河对峙数月,终在持久战中取得胜利,才有后来渡河北上,破晋阳,灭北燕。

可以说,洛阳这座城市,除了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战略优势,孟遇安对它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它见证了孟遇安的崛起,它代表了孟遇安的功勋。

再次进入洛阳城,孟遇安的心情也与之前的每一次都不相同。

没有了对北燕的提防畏惧,没有了对战事的殚精竭虑,只有迎接新时代的喜悦,以及展望盛世的憧憬。

裴嘉作为本次项目的总工程师和总指挥官,也在孟遇安初入新城时担任了向导。

尚未入城时,孟遇安与群臣同登北邙,鸟瞰洛阳地形全貌。

向南望去,便是伊阙之塞。

伊水两岸有东山西山对立,望之果如天然门阙。这东山是香山,西山便是龙门山。

北燕崇奉佛教,曾于龙门山上开凿石窟、雕刻石像。虽然后来由于战争有所损毁,但仍依稀可见旧年痕迹。

孟遇安看后,心中感叹:

原世界的龙门石窟气象万千,在沧海巫山的对照之下,这里的石窟未免就相形见绌了。

穿过伊阙,行至洛阳城的正门定鼎门,再往北去,便是整个洛阳城的中轴线。

裴嘉介绍道:“陛下,此街名叫天街,横向五十丈,纵向千余丈,南达伊阙,北过洛水,直通紫微城。”

孟遇安携群臣纵马慢行于天街之上,只见道旁两侧遍植林木,可惜冬日里全是光秃秃的。

“这些是什么树木啊?”孟遇安问道。

“回陛下,这些都是樱桃树,待春日气候回暖即盛开,届时天街遥遥望去,仿若朝霞降临人间,身处其中亦如履云端。”

听了裴嘉的话,孟遇安眼前已浮现出漫天落樱缤纷,那样的盛景恰恰也是大唐盛世的一隅,如今即将在大华重现。

沿着天街一路北上,渡天津,越天枢,过天门,便来到一座宏伟宫殿之前。

“陛下,这座宫殿就是紫微城的正殿,明堂,也是微臣设计的朝会之所。”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如此熟悉的诗句,如今就在眼前。

这座宫殿在孟遇安心里,不只是明堂,更是“人民大会堂”。它不是皇帝正襟危坐的天宫,而是聆听百姓声音的法门。

再往北走,穿过两重门,就到了紫微城中孟遇安起居理政和寻常议事的宫殿。

孟遇安抬头看去,却见匾额上空空如也,问道:

“这座宫殿为何没有取名呢?”

裴嘉答道:“因其是陛下居住的宫殿,微臣不敢擅自取名,只等陛下御览后,再做圣意定夺。”

孟遇安举目凝视了些时,微垂下头来,思虑片刻,缓缓说出两个字:

“观澜。”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长孙羡就站在孟遇安身边,反应极快,“真是好名字啊!”

其他朝臣受了长孙羡提醒,也一个个接起了话:

“这下一句便是,‘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正合观澜殿前方的明堂。陛下博古通今,斐然成章,微臣拜服!”

孟遇安道:“孟子云: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朕将此殿取名为‘观澜’,也是想时时提醒诸位,尽心知命,追本溯源,知行合一,不要失了为官者的一颗本心。”

“臣等受教。”众臣皆躬身拜下。

看过观澜殿后,孟遇安一行人没有继续往内走,而是折返回明堂,在裴嘉的引领下巡视东西各官署。

明堂之东,过春晖门,便是门下省、集贤院等处;明堂之西,过秋景门,则是中书省、奉月府等处。

尚书省、六部、国子监、太医署等其他重要官署,亦一一自有定位。

纵观这偌大的紫微城,什么地方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三宫六院的位置。

这当然是因为,孟遇安是没有后宫的。

这一点,孟遇安并没有提前和裴嘉正式说明,但裴嘉眼明心亮地体察出了孟遇安的意图。

因此,当裴嘉设计紫微城布局的时候,三宫六院不在她的规划之内。

但凡心思通透些的臣子,在跟随孟遇安参观紫微城时,也都发现了这一点。

联想到去年年末建立的奉月府,以及奉月府向各州发布的“禁止包办婚姻,取缔三妻四妾”的新令,仿佛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这些朝臣心中揣测,孟遇安不设后宫,定然是为了以身作则,为天下人表率。

毕竟,她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尚且不能同时有多个配偶,那么其下的臣民又怎么好意思左拥右抱呢?

这一通胡乱揣测,却也是歪打正着,帮了孟遇安的忙。

众人杯弓蛇影,不敢在皇帝垂范之下公然违反法度,一个个都断了纳妾的念头。

那些已经纳进门的小妾,根据奉月府的规章,可以继续留在夫家;但如果为妾的女子不愿意继续这种生活,则官府应立即批准和离,不得迁延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