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难民中不少人身上都携带着疾病,这些病症来势汹汹,传播速度极快,城内的大夫们纷纷摇头叹息。”

一位年长的大夫从安置点回来,满脸无奈地对景方春说,“刺史大人,这病症太奇怪了,我们从未见过,各种药试了都没用,实在是束手无策啊。”

景方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日夜思索,却苦无良策。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无奈,觉得自己作为幽州刺史,没能保护好百姓,让他们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短短几天内,他仿佛苍老了许多,原本乌黑的头发也增添了几缕白丝。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幕僚突然向他提起了苏怀月的医术。

“大人,苏姑娘医术高明,或许她能有办法救治这些难民。”

幕僚的话让景方春眼前一亮,他差点把这事忘了。

“对啊,苏姑娘医术高明,或许她真的能帮上忙。”景方春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急匆匆地赶往卫宅,却被告知苏怀月在城东的美容铺子。

他毫不犹豫地又赶往铺子,心中焦急万分,希望能尽快找到苏怀月。

“苏姑娘,你医术高明,如今这灵州难民的情况危急,还望你能施以援手,救救这些可怜人。”景方春一见到苏怀月,便神色焦急地说道,眼中满是恳切与期待,仿佛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

苏怀月闻言,心中猛地一紧。

她虽然这段时间全身心都扑在了铺子的装修上,但医者仁心,面对这样的困境,她又怎能坐视不管呢?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难民憔悴的面容和绝望的眼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然而,她也清楚地知道,铺子的装修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各项事务繁杂,一旦停下,再想重新启动恐怕会困难重重。

她深知这个决定的艰难,但片刻之后,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仿佛做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

“难民的性命要紧,铺子的事可以先缓一缓。我会尽快找出治疗的办法,争取不耽误太多时间。”苏怀月抬起头,毅然说道。

于是,苏怀月毫不犹豫地跟着景方春来到了难民安置点。

一踏入那片区域,一股刺鼻的药味和浓重的异味扑面而来,让她不禁皱了皱眉头。

紧接着,便是那此起彼伏的痛苦呻吟声,如同一把把利箭,直直地刺入她的心中。

“苏姑娘,你可算来了。”一位负责安置点的大夫看到苏怀月,连忙迎了上来,眼中满是期待,“这些难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希望你能帮帮他们。”

苏怀月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走进了安置点。

她看到难民们或躺或坐,有的在痛苦地呻吟,有的则静静地躺在那里,眼神空洞而绝望。她心中一阵酸涩,强忍着内心的震惊,迅速投入到诊治中。

经过一番仔细而全面的检查,苏怀月发现这些病症极为复杂,是由灵州当地特殊的环境,如潮湿的气候、污浊的水源,以及难民们长期的饥饿、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

这些病症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得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难怪城内的大夫们会束手无策。

“苏姑娘,这些病症实在太复杂了,我们试了各种药方,都没有效果。”一位大夫无奈地说道,“希望你能有办法。”

苏怀月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路。

她知道,要想治好这些难民,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既要解决他们体内的病症,又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条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怀月仿佛化身为了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四处奔波,忙碌不已。

她先是跑遍了幽州城的各大药铺,寻找着可能有用的药材,那急切的身影让药铺的掌柜们都为之动容。

“苏姑娘,你需要什么药材,尽管说,我们一定尽力帮你找。”一位药铺掌柜看到苏怀月疲惫的样子,心中满是敬佩,主动说道。

苏怀月感激地笑了笑,列出了一张长长的药材清单。

掌柜的接过清单,立刻安排人手去寻找这些药材。

然后,苏怀月又尝试着调配各种药方,每一次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丝毫差错。

她在自己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药材和药具,日夜研究着药方。

她的脸上时常带着疲惫的神情,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怀月,你这样太辛苦了,要注意休息啊。”卫彻看到苏怀月疲惫的样子,心疼不已地劝道。

苏怀月微微一笑,说道:“这些难民的性命要紧,我不能放弃。”

她每日都在难民安置点一待就是一整天,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到夜晚的繁星点点,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难民的工作中。

她的身影在难民中穿梭,为他们喂药、换药、安抚他们的情绪,那温柔而坚定的模样,成为了难民们心中的一抹暖光。

“苏姑娘,谢谢你。”一位难民接过苏怀月递来的药,眼中满是感激,“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苏怀月微微一笑,说道:“大家放心,我会尽力救治你们的。”

回到铺子时,往往已是深夜,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

看着疲惫不堪的苏怀月,卫彻心疼不已。

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了铺子装修的大部分事务,与工匠们沟通协调,确保装修工作虽有延迟,但仍在缓慢而坚定地推进着。

“怀月,铺子这边你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好的。”卫彻对苏怀月说道,“你专心救治难民就好。”

苏怀月感激地看着卫彻,说道:“谢谢你。”

然而,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难民因为长期的苦难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苏怀月的治疗方案心存疑虑,甚至有些抵触,不愿配合治疗。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不信任,这让苏怀月的救治工作遇到了不小的阻碍。

“苏姑娘,我们不知道这药有没有用,万一喝了反而更糟怎么办?”一位难民犹豫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