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生,您看这样编排如何?\"

秋日的晨光中,王子明将一摞整理好的竹简呈给叶知秧。这是明德堂筹备已久的教材,凝聚着众人的心血。

叶知秧仔细翻阅。第一册是《明德总论》,开篇写道:

\"天下之学,原无定法。善教者,因材施教,启人心智;善学者,博采众长,明己本性。\"

\"开篇立意不错。\"她点头赞许,\"把我们的教学理念说清楚了。不过......\"她指着某处,\"这里说'圣人之道',用词太过高远,不如改成'求学之道',更贴近实际。\"

王子明连忙记下。这时,一阵吵闹声从院外传来。

\"怎么回事?\"叶知秧起身查看。

原来是两位教习在争执教学方法。一位主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另一位则提倡打破常规、因人而异。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各自搬出经典佐证。

\"都别争了。\"叶知秧走到院中,\"不如我们听听学生们的想法?\"

众人这才注意到,围观的学生中有人欲言又止。

\"说吧,\"叶知秧鼓励道,\"教学之道,理应师生共议。\"

一个腼腆的少年站出来:\"回先生,我觉得两位教习说的都有道理。就拿我自己来说,有些课确实需要循序渐进,比如诗文基础;但有些课则适合灵活些,比如思辨议论。\"

\"说得好!\"叶知秧赞许地点头,\"教学如医,贵在辨证。同样的方法,对一个人有效,对另一个人未必适用。\"

她转向两位教习:\"这不正是我们编撰新教材的初衷吗?要总结各种教学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

两位教习这才醒悟,抱拳致歉:\"是我们太过执着己见了。\"

\"走吧,\"叶知秧说,\"正好趁此机会,我们一起商讨教材的编排。\"

回到书房,几案上已经摆满了各种教学记录:有老教习的经验总结、游学带回的见闻、各地学堂的心得,还有学生们的学习体会。

\"先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编这套教材。\"叶知秧开门见山。

\"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学到知识。\"王子明说。

\"不全对。\"叶知秧摇头,\"如果只是传授知识,前人的典籍已经足够。我们要做的,是教会人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她取出一份江南学子的来信:\"你们看,这位学子说他们那里新开了一所女子学堂,但遇到很多困难。社会偏见且不说,单是教学方法就很困扰他们。照搬男学的方式显然不合适,可新的方法又无从摸索。\"

\"这确实是个问题。\"一位女教习说,\"我们明德堂虽然男女共学,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叶知秧欣慰地看着这位女教习。当初创办明德堂时,让女子任教曾遭到很多非议。但实践证明,正是有了不同背景的教习,才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所以,\"她总结道,\"我们的教材不能只是知识的汇编,更要是教学方法的总结。让天下教习能有所参考,让天下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于是,大家开始重新梳理教材结构。

第一部分是\"明德总论\",讲述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第二部分分科细说,除了经典必读,还增加了实用知识。比如在算学一章,除了传统的算法,还加入了西域商人的计算方法;在医术一节,把民间验方和官方医学结合起来。

最特别的是第三部分\"因材施教\"。这里记录了大量实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这个很有用。\"一位教习说,\"就像我最近教一个来自边疆的学生,就用他熟悉的牧场生活作比喻,效果特别好。\"

\"对,这些经验都要记录下来。\"叶知秧说,\"教学贵在灵活运用,而不是死板照搬。\"

正说着,萧远珩带着一位老者来访。

\"夫人,\"他介绍道,\"这位是岭南的陈老先生,听说我们在编教材,特意来献策。\"

原来这位陈老先生有个特别的建议:在教材中加入\"乡土课程\"。

\"在我们岭南,\"他解释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以渔业为主,有的以瓷器闻名,有的善于种植果树......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

叶知秧眼前一亮:\"妙!这正是我们要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要扎根现实。\"

她立即让人加上这一章节,请陈老先生现场讲述岭南经验。老先生的话匣子一打开,众人都被深深吸引。原来岭南的教习们早就开始尝试用本地资源教学,比如用渔民的经验教算学,用瓷器制作教工艺,在果园里教植物知识。

\"这些都要详细记录。\"叶知秧说,\"让各地都能借鉴,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教育。\"

夜色渐深,书房的灯火依然明亮。大家沉浸在教材编撰中,不时讨论,不时修改。

\"先生,\"王子明忽然想到什么,\"这样的教材,恐怕会遭到一些守旧之人的反对。\"

叶知秧微微一笑:\"正常。任何革新都会遇到阻力。但只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就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

她看着案上的竹简:\"教育的根本,是启迪心智、培养人才。只要对学生有益,什么方法都值得尝试。这就是我们的'师说新篇'。\"

第二天一早,叶知秧就收到了第一份反馈。有学子发现新教材中的方法特别管用,原本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先生,\"这个学子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真正理解、真正思考。\"

叶知秧欣慰地点头。这正是她期待的效果——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教会人如何学习、如何思考。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看着学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叶知秧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这部新教材的影响不会止于明德堂,而是会像涟漪一般,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启发更多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它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点燃多少心灵的火焰,在于培养出多少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而这部《师说新篇》,正是明德堂献给天下学子的一份礼物。